小学“数学发现”教学误区及其对策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4891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国小学数学最大的变化就是传统的双能转变为四能,相对应的小学课程增加了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内容,这些改变有效的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文章主要在小学教师进行“数学发现”教学的前提下,对教学误区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学发现 小学数学 对策分析 教学误区
  发现能力是指人类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并且人类社会就是利用发现能力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才能不断地逐步前进,此外发现能力不只受限于对人类未知事物的寻找,它还致力于通过人类自身头脑进行的一切知识获得。发现能力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最开始我国对这种方法褒贬不一,一部分人认为发现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和知识发现,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发现学习方式是错误的,通过布鲁纳则和皮亚杰两位心理学家的理论,可以知道学习是一种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知识发现、推理分析、直观运用、内在动机运用过程以及基本认识结构。
  1、 小学“数学发现”教学的误区
  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发现教学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从态度价值观出发有三点,第一,不敢问,学生这种情况主要来源于担心自己因为提问的问题比较简单而被老师训斥或者被同学嘲笑;第二,不乐问,这种情况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对数学感到没意思,就算发现问题也不问;第三,不会问,这种情况主要来源于学生的表达方式和思想方法,学生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表达或者想不出问题。从教学方法出发有四点,第一,数学情景的建立,老师没有有效的把课堂实际和认知特点进行结合,并找准切入点;第二,老师的观念更新,对于数学发现来说老师不仅需要进行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不断提升,还需要进行教学观念的不断创新;第三,时间的利用,老师在课堂上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思考,而是一味的灌输知识;第四,正确的评价及鼓励,老师没有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的评价及鼓励,让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 小学“数学发现”教学的对策
  2.1小学“数学发现”教学的观念
  老是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发现方法教学时,需要注意在观念上对学生进行他们才是教学主体的强调,让学生做到自己去发现,此外老师还需要注意指导的适当,不能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做到指导者的身份。目前小学数学课程每节课只有十几分钟,而且小学生的年龄段使得他们学习数学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如果老师不能做到导的适当,就会导致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学习任务的学习,所以要想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就必须做到老师不能忽略数学发现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和运用作用。
  2.2小学“数学发现”教学的环境
  小学“数学教学发现”教学的环境从心理方面来说,老师需要对学生的情感状况进行关心,从而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此外老师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互相理解、和谐以及互相尊重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拥有和谐、民主以及安全的心理环境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及时的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进行发问,就算学生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老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训斥或否定,要对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把学生不敢问这种情况直接铲除掉。小学“数学教学发现”教学的环境从问题情境方面来说,学生的不敢问、不乐问、不会问是传统教学方法所导致的,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压式,只是简单地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这种方式让学生感觉不到一点对于数学学习的喜爱,这就直接让学生不会问,最终导致学生的不敢问、不乐问。为了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老师就必须从学生活动区域出现,找准切入点,创造问题环境,认真钻研教材,从而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疑问、认识冲突。
  2.3小学“数学发现”教学的知识储备以及提出建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类比和多样化学具操作,老师就必须准备足够的操作资料,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的强化。小学数学教学中,类比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而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的强化,则可以促进学生的类比推理,从而让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得到进化。学具的多样化可以留给学生更大的选用空间,学生在选择学具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他们不同的操作方法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大幅度提升。
  小学“数学发现”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就是提出假设,所以老师在课堂中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巧妙设计,让学生尽可能的提出建设,从而实现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此外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还可以把学生带到老师所想的设想中,不仅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加强了老师的教学目的,如果出现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把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方便学生提出建设,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在进行知识全部掌握过程的调动,也是学生自己在进行对角度思维过程的运用,更是学生自己在进行深入观察的探讨。小学“数学发现”教学单从信息学来看,是一种在已有信息中学生不断编码以及不断组合的过程,所以老师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
  2.4小学“数学发现”教学的鼓励
  小学“数学发现”教学中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不仅可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保护,还可以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积极的发展,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数学发现的优点在于能够积极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智力以及知识,比较好的对记忆中的知识进行保持,提升学生的自信息、学习兴趣、问题兴趣、学习效率以及独立性。
  参考文献
  [1]罗勇,徐建梅.小学数学“发现法”应注意六大问题[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王学桃.小学数学发现能力的培养与思考[J].小学时代教师
  [3]毛淑梅.小学数学发现、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4]朱文显.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J].大观周刊
其他文献
摘要:旨在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探索从课程导入、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创新、知识比较学习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学习积极性  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表达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它从根本上说明了兴趣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动力基础,同时针对数学教育而言,随着学生慢慢步入高中,数学学习难度在
十年前,以诗歌创作出道的苟天晓沉寂数年后,移形换步,潜心“武学”,在不惑之年,竟在小说领域实现自己新的突破.2003年,第4、9期分别在头题位置推出他的两个短篇和,其中被选载
摘要 :变限积分函数的求导在微积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根据常见的几种结构式的变限积分函数的求导做出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连续 可导 变限积分函数  1.研究背景  函数是微积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函数的可导性是微积分学中的一个主要研究问题.高等数学的上册部分主要讲解了一元函数的微积分.面对形形色色的函数结构,初学者对函数的求导感到无所适从.在微积分及其后继课程中,经常会涉及变限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渗透的方法,使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 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
期刊
唐欣,自1984开始步入诗坛.他是60年代出生,于80年代中期开始写诗的所谓“中间代”诗人中较早出现在知名刊物上的一位诗人.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酷爱外国文学,对欧美哲学
一rn2000年大哥检查身体,发现有肿瘤,7月来兰州检查.兰州天气正热,当时我在参加省人大常委会,住西北宾馆.我让他来同我住,因房间里有空调,较为凉快些.我们在下午、晚上闲谈很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新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已经逐渐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新疆地处西北边陲,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仍然是贫困问题比较严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