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居秋暝》四美赏析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所作的《山居秋暝》一诗,充满了诗情画意,真是美不胜收,最能体现他山水诗画面美的艺术风格。我们可从诗歌画面的“空灵美、纯净美、立体美、高洁美”四个方面来加以赏析。
  一、美在空灵
  诗歌首联就给出了画面的轮廓,立意高深玄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照应诗题,十个字交代写作时间是傍晚,环境是秋日新雨之后的空山。写足诗题,描画背景。一个“空”字,写出终南山天高云淡、万物灵空之美。诗歌颈联明确写有竹喧浣女,莲动渔舟,诗人开篇下笔却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上松林茂盛、竹林高密,掩盖了人类活动的痕迹,“空山”两字点出此处宁静空灵,有如世外桃源,又是初秋的傍晚,一番新雨洗清秋,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读者可以想见。
  王维特别喜欢在诗歌中寄托“空”的情怀。《山中》写道:“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过感化寺》写道:“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鹿柴》中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佛家讲求四大皆空,而王维尚佛,有“诗佛”之号,“空”字正应了禅宗要旨,诗歌中空与景融合,更增添了画面的空灵之美。
  二、美在纯净
  诗歌选用的一系列典型意象:新雨、清泉、浣女,皆與水有关,纯明洁净至极。新雨点出秋雨初歇,万木葱郁碧绿,松间那轮明月银辉四射,天地生辉,一派空明洁净、纤尘不染,这场新雨洗净山石草木上的一切尘埃,更仿佛洗去了人世间的一切污垢烦恼,让人的心也纯净起来。
  清泉在石上缓缓流淌,泉本至清,又在秋日傍晚新雨沐临之后,新雨化成的泉水清洗得石头洁白如玉,像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松间泄下的月光下闪闪发光。这是多么幽清明净的山水影色啊! 再看颔联中的“浣女”一词,可不可以换成“织女”“桑女”?答案显然是不。浣字有清洗之意,西施浣纱,便衬出其美好洁净。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塘上月色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同样用一个洗字写出荷叶、荷花的洁净。作者精心选择与水有关的新雨、清泉、浣女这些意象,由意象构成一片洁净的境界来。
  三、美在立体
  首先,摩诘写景有总有分,有面有点。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从面上着眼领起全诗,接着具体分写明月、清泉、松、石、竹、莲等景物,把秋日傍晚时分山中的特征性景色:新雨、明月、松、清泉等,融入工整流畅的诗句里,并通过“照、流”两个动词,勾勒画面,酿造意境。
  其次,观察角度有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写景,上句仰视,镜头由远而近。天色已晚,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透过密密的松枝,在林间空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下句俯视,雨后的山泉潺潺流泻于山石间,在月光下仿佛透明成一条光带,是多么幽清明净的山水景色啊。
  再次,写景角度善于变换。 诗歌前面两联主要写静景:空山、明月。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转向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愈见环境之静。又由前面两联自然环境转向人间烟火的描摹。诗歌颈联中,上句闻竹喧,下句见莲动,视听结合,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勤劳淳朴、淡泊自然的农家人,宁静的画面上,农家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幅山居秋暝图描摹得极为立体,把动态鲜明的局部画面联结为有机的艺术整体,有面有点,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从自然的美景到人类生活的纯美宁静,勾画出立体的山居秋暝图,无怪乎,王维心生长留此间的美好心愿了。
  四、美在高洁
  同样从意象入手,王维在诗歌中精心选用了“明月、清泉、竹、莲”这几个意象,这些意象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心灵的高洁。郑板桥有:“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唐代诗人刘兼曾言:“自是子猷偏爱竹,虚心高节雪霜中。”他们都以竹象征高洁情操。王维的高洁可以从诗歌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看出。诗人晚年过着半隐半官的生活,来到这个清幽雅致的山林佳境,必定触景生情,流连忘返。所以在尾联直抒情怀“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任凭、照例的意思。王孙,本指贵族公子,这里指诗人自己。尾联一方面表露出诗人对山中秋色的喜爱,一方面巧用前人之典。
  《楚辞·招隐》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王维反用其意,平添无限趣味。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所以就决然留在这秋日山林中了。 在这个秋天的傍晚,季节变迁,自然更替,春芳虽然已消逝,但秋光一样动人。是啊,山中比朝中好,自然界洁净淳朴,可以远离官场的污浊烦恼而洁身自好;山中比尘世好,宁静空灵,可以远离世俗的庸碌而修身养性。宁静的画面上,明月清泉、竹喧莲动,自然美与人间美融合得恰到好处,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的高洁情怀。
  总而言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根据主客观关系,将境界分为写境和造境两类,王维这首五言律诗,只有40个字,却给我们营造了丰富的画境,既用诗意的语言写了山居妙境,又造了轻灵悠远宁静纯美之境。在这短小的诗篇中,王维以自然美来寄托自己的人格美和情趣美,用诗画兼美的文字勾画出一幅幅清新动人、恬淡雅致的图画,兼空灵、纯净、立体、高洁之美,真不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美誉。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25300)
其他文献
在简述ADCP声波流速流向剖面仪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几个典型的环境监测工程实例,简单地介绍了该技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海洋工程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成果。工程应用的实际结果表明,采用ADCP技术能够获得良好的环境监测效果,阐明了这一技术在环境质量监测应用方面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在分析介绍野外地面γ射线谱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针对低能γ射线谱的特点,结合地质调查项目,在金矿勘查工作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并以特例的形式,给出一个测点的实测γ射线谱曲线图、
川剧剧种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就是清末民初四川生存主体诸种力量因素的必然遇合与偶然突变而准备向"现代化"迈进的戏曲化显现过程.
通过搜集1986~2001年间亚洲、部分欧洲及西太平洋地区台网44个数字地震台记录的187个地震事件,约1 500条三分量长周期数字化地震记录.从中挑选出390条很好地覆盖了青藏高原及
在海洋工程钢结构制造中,组块一般采用滑道上建造的方式,根据建造场地资源利用情况,有些组块在建造过程中需要进行滑道二次牵引。本文详细介绍了QHD32-6WHPG组块的滑道牵引过
散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鉴赏水平、丰富学生文学语言、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文体。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指的是取材广泛、结构多变、表达自由;“神聚”就是主题集中,线索明晰。虽然“神”是集中、凝聚的,但“形”看上去比较自由,这就给学生阅读散文、读懂散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阅
相干体技术是近年来地震勘探在资料解释方面的重要突破.与原来揭示地下异常体的方法相比,相干体可以更清楚地识别断层和地层特征.由于相干体是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计算得到,用
气液混相测量方法一直是一个国际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超声波流量计计量气液混相流过程中,声波信号不稳定的原因为流速所导致的非稳流的形成,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计量重复性和
宗教题材一直是绘画的主要内容之一,东西方皆如是。究其原因.宗教题材绘画不仅是统治阶层的政治需要.也是普通大众的精神审美需要.同时.绘画的直观性也能更好地诠释晦涩奥秘的宗教
利用国界积分方程数值模拟法对地下三维地质体的地表视电阻率响应进行研究,讨论了现实情况中的地形起伏及局部电性不均匀的影响及“奇异值分解”滤波法的效果,分析对比温纳、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