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喧嚣之中觅宁静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忽如一夜北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冷风劲吹,深冬的这场大雪如期而至,周村的古街上如白羽翻飞,煞是好看。周围的声音仿佛都随着雪花的飘落而压低了,阴沉的天气好像让整个世界都提不起精神来,慵慵懒懒,却别有一番味道。
  说到周村,可以说是闻名天下,家喻户晓,这座北方古城以其特有的商业文化、民俗特色在旅游界开拓了一片天地。先不说这些,单单是周村烧饼就足以勾起人们对周村这一宝地的无限向往了。
  繁华、热闹、拥挤、买卖应该是人们想到周村的第一印象,不错,这个乾隆御题的“天下第一村”是在各种手工业、农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当繁华的市镇。几百年之后仍保存完好,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每年前往此地的游客络绎不绝,用车水马龙来形容实不为过,但是在这繁华的背后,留心观察,它也有着极为静态的妩媚,尤其是一场大雪,便能赋予周村别样的风情。
  大雪纷纷而下,客店、酒幌在视线中渐渐模糊,街边的小贩不像往常那样兴致勃勃地叫卖,蜷缩在伞下无精打采地看着街上的行人,不知是在这难得清闲里休息,还是为生意的惨淡而惆怅。街上的游客少了,在如鹅毛般纷纷飘落的大雪中人们都行色匆匆,急着奔向温暖的小窝,颇有“风雪夜归人”的韵味。几百年的繁荣与波折,是否她也累了,宁静、沉思、自在,用另一种眼光看周村,看自己,洗尽铅华,在安谧中寻找繁华背后的那份静好。
  这样的周村好像最安静的又好像是最热闹的,远道而来的小情侣看到这漫天飞雪的浪漫,禁不住喜悦拍照留念。此时,更是孩子们的天堂,撑着伞在大街上欢呼雀跃。“红紫飘零绿满城”,处处悬挂的花灯似乎也是深爱这场雪的,红绿相应,浓墨重彩,在这洁白的世界格外光彩夺目,这样的美丽景象在繁华热闹的晴天可是见不到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雪停了,周村的世界安静了下来。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于这古街上徜徉,内心也格外的安宁。心灵找到了一个静怡的空间,像是在喧嚣中找到了一份真诚,沉淀下来的是一个真实的自我。也许明天,天朗气清,人们又会追随着阳光的脚步投入到喧嚣生活的洪流之中,但周村的雪,却已经永久地停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其他文献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古升村一村民家中指出,“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这两年,邹城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抓手,集中投入、重点突破、全域推进,三年累积投入27.5亿元,拉框架、打基础、上水平,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环境整洁村建设全面完成,建设生态文明村8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4个。2014年11月3日,济宁市委、市政府在邹城市召开了高规格、
期刊
过去的2014年是发展的一年,也是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的一年,尤其是对河流污染的治理,对大气PM2.5的整治举措都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作为化工企业,荣信煤化在企业发展之路中更要走持续发展之路,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荣信的安全环保节能减排设施,一开始就实现了同步高标准设计、同步高标准施工、同步高标准投产的“三个同步高标准”。我们还融合了多项先进技术成果,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和
期刊
2014年,兖矿集团在煤炭产量、收入、利润增幅均位居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第一位,特别是煤炭产量提前一年完成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突破亿吨大关,成为全国8个亿吨级煤炭企业集团之一,实现了几代兖矿人建设亿吨企业集团的梦想。在煤价下滑影响效益近80亿元、全国90%的煤炭企业陷入亏损的情况下,兖矿完成20亿元利润目标,一举扭转了母公司亏损的局面。若考虑价格下滑等减利增支因素,按照全口径考核,降本增效近200
期刊
济宁是儒家思想发源地,始祖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梁祝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相融共生,使济宁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市,在文化旅游发展上优势独具。过去的2014年,济宁旅游局秉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时的嘱托,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通过旅游内涵的提升肩负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担当。2014年,济宁先后赴周边500公里内30余个重点客源城市开展了“文化济宁”旅游推介活动;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第三方机构游客满意度测评工
期刊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玉器有着重要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中国有着巨大的玉器市场。然而2013年以来,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以及中国整治腐败力度的加大,整个玉市场行情下滑严重。“玉”向何往?已经是当务之急。  喧嚣依旧的“玉器村”  在幸福村,尽管是假日,但村口马路边玉石市场依旧显得有些冷清,大部分门面甚至都关着,这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在巷子口,44岁的冯国军靠在躺椅上,百无聊赖地拨弄着手机,夕阳打在脸
期刊
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协第十一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1月底在济南举行。两会期间,千余名代表、委员齐聚首,共商大计,共话改革。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山东锐意改革,成绩不俗,改革全面播种、次第开花。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唯有加大改革,迎难而上,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两会过后,我们邀请了几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倾听一下他们所在领域的新突破、新作
期刊
在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有几所少为人知的山村幼儿园,有一批常年在那里工作的幼儿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往返十几里山路,给孩子们上课,给孩子们妈妈一般的温暖呵护。  一个冬日的上午,我们来到了东港区三庄镇李家沟村。在村委大院后面,石头砌成的墙上,用粉笔写着:李家沟幼儿园。在这里,幼儿教师范丰花正在为孩子们上美术课。现在的李家沟幼儿园只有四个孩子,最大的六岁,最小的还不到三岁。  已经56岁的范丰花,是三庄
期刊
冬天接着秋天的脚步转瞬而至,天气开始变得寒冷,万物也开始萧条。能够对抗这寒冷的,除了厚厚的羽绒服,便是暖气了。而在普通市民享受这温暖的时候,正是供暖工人忙碌的时候。  有人说,“供暖这活儿是忙半年歇半年”,而实际上却截然不同。当你真正走近他们,便会发现,他们的工作其实并不分寒暑季。当每个供暖季结束的时候,意味着有那么一群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这群人并没有因为锅炉的停运而休息,因为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等
期刊
冬季的八大关,空气清冽,阳光充足,秋叶落尽的树木纤骨毕露,像宋朝官窑的开片瓷纹一样印在湛蓝的天空上,明净而凛冽。让人远远看去,清而不寒,遗世独立。冬季的八大关就像一位住在终南山的隐士,独居独处,不问世事沧桑。  曾在青岛常住的梁实秋先生这样说过:“青岛到处是红瓦的楼房点缀在葱茏的绿树中间,而且是三面临海,形势天成……我是北平人,但从不以北平为理想的地方。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到辽东,南至两粤,也走过
期刊
日照的这片海,正是因为有了在上面生活繁衍的渔民,才有了味道。长期的渔业生活,也让这里的渔民早已习惯了安然恬淡。冬天的日照,能感觉到这里的节奏比以往更慢了一些,慢到要停下脚步,才能品味它淳朴的韵味,品味它别样的情怀。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在这里,蓝天、碧海、金沙滩是其特a有的名片。洁净细腻的沙滩、优雅的城市环境,淳朴的民风民情,使它成为人们度假避暑、休闲观光的理想胜地,但日照不是光夏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