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重见天日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法国、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一样,英国允许私人打捞沉船。人们只需在发现沉船以后到有关部门办理必要手续,就将得到政府预支的25万英镑的经费,而打捞者将从沉船打捞所得中获得30%的回报。
  1987年8月,经研究,中国救捞总公司同意了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的申请,决定与其合作打捞 “YHRHYNSBURG” 号沉船。中方承接这一任务的是广东省救捞局。
  就这样,中国海域的沉船探测工作意外地被英国人拉开了序幕。
  在沉船打捞行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打捞容易搜寻难。尽管英国人根据文献记载画出了沉船的准确位置,但探测定位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当时,英国人租用了一条新加坡的打捞船,船上除了一台声纳仪,没有其他任何与水下考古有关的仪器和工具。而且,参加打捞的英方工作人员是完全没有考古专业背景的潜水员。当时,为了寻找沉船,英国人用声纳仪在海面上循环往复地扫描,然后在荧光屏前仔细地判断由海底反馈的每一个可疑信号,一旦发现海底有突起物,就把船上的抓斗机放下去乱抓一通。十几天过去了,这条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始终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就在人们极度失望的时候,有一天,荧光屏上突然显示出一组可疑的信号——海床上发现了一个可疑物体!为了确定可疑物体究竟是什么,救捞局的一名潜水员迅速潜到了水下。当他潜到海底时,突然看到了一根2米多长的桅杆,直立在布满淤泥的海床上,上面密密实实地挂着一层又一层的渔网。沉船终于找到了!
  英国人听说发现了沉船,顿时兴奋起来,他们迫不及待地放下抓斗机在海底一阵乱抓。由于英国公司为了缩短工期以节省成本,采用了最简单的打捞方法——发现海底可疑物体,就把1吨多重的抓斗放到海里去抓,结果其中一斗竟不偏不倚地正好将沉船的桅杆抓断。用这种方法打捞上来的东西,除了金属器物完整外,其余几百件瓷器都成了碎片。
  英国人的这种行为很快被广东省救捞局制止了,因为按照合同的条文,这不是那条荷兰沉船。
  英国人意外碰到的这艘船就是黄海生见过的沉船。不过,当时它还没有“南海一号”这个名字。国家文物局专家根据打捞上来的文物初步鉴定,这是一艘宋元时期的沉船,因此,称它为“南海宋元古船”。
  
  1989年,中日考古工作者联合开展南海沉船水下调查。
  
  
  “205号”轮上传来的好消息,让已经在海上焦急等候了三天三夜的考古队员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201号”急速向工作现场驶去。此时,海上的风力至少有六七级,海浪一个接一个扑来,“201号”顶着风浪连夜急驶,于第二天中午到达预定海域。但是,由于风大浪急,“201号”花了三个多小时,两次抛锚定位,直到下午5时多才把船位舶好。
  沉船的位置正当珠江入海口的西岸,由于河流沿途排入了大量废水,造成这一水域的严重污染。涨潮时,外海海水涌向岸边,水下能见度偶尔能达到20~30厘米;退潮时,岸边的浑水涌入海里,海底变得浑黑一片。而潮水涨落时所形成的暗流,则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巨大力量。一位有着多年潜水经验的考古队员说,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海底,只要你的手离开海底固定物2秒钟,你就不在原地了,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被暗流冲到了什么地方。
  
  声纳仪
  1826年,人们在日内瓦湖用超声波测量出了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这标志着现代海洋声学的开端。
  对于海洋声学应用的第一次大推动,源自冰海沉船事件。“泰坦尼克号”触冰山沉没事件发生后,科学家提出用声学方法探测水下冰山,以保证航船安全。不过,最大的推动力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击沉了协约国的商船,威胁到这些国家的海上运输,于是英法等国的科学家开始想办法用声波探测潜艇。
  1916年,法国物理学家郎之万研制出了第一部声纳仪。它可以用超声波测距、导航。
  最初的声纳仪是无声源的,只能接受物体发出的声能。后来,科学家很快研制出了有源声纳。早期的声纳仪只能成线性垂直发射信号,80年代升级为矩阵式多波束发射的超声波。这些信号经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可以用于海底地貌图绘制。
  
  水肺
  水肺是一种自负式压缩空气潜水装具,由压缩空气瓶和咬嘴式呼吸器组成。它的发明者是法国海军军官杰克·艾佛·古斯塔。
  最初的压缩空气瓶没有压力调节装置,不能保证不断下潜的潜水员能够在动态的情况下吸到与水压相匹配的空气,人们的下潜深度只能在水下10米以内。
  水深在10米左右时,水压约为每平方米1.03个大气压。当水深超过10米时,水压随之增加。当水深达到25米时,水压接近4个大气压。对人来说,只有在吸入体内的空气的压力与人体外部所受的压力相等时,才能正常呼吸。
  后来,古斯塔又与控制阀工程师加南合作,将压缩空瓶的阀门改装成可以随着海水压力的变化自动进行调节,供给潜水员适当压力的空气。于是,世界上第一套自负式压缩空气潜水器诞生了。这套设备简单小巧,潜水员带上它,可以潜到50~60米深的水中。
  
  减压病
  潜水员背负的压缩空气瓶装有经过脱水处理的相当于180~200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重量约25千克,里面的气体是按照大气的成分配比的,含21%的氮气、79%的氧气。
  
  潜水员下潜过程中吸入的空气的压力,经过呼吸器的自动调整,与身体所受海水的压力相等。当潜水员潜到水下25米深处时,水压和气体的压力都相当于4个大气压,这时,气体的体积被压缩到了原来的1/4。随着潜水员在水下停留时间的延长,吸入的氮气会不断溶解到体内的血液、淋巴等体液内,压力越大,溶解量越多。
  氮气是一种相对惰性的气体,极易存留在体内,所以潜水员在深水停留时间不能过长,浮出水面的速度也不能过快,并且还要在10米处停留5分钟,否则人体内高压氮气的体积会随着压力的减小迅速膨胀,形成气泡滞留在体内,压迫神经,阻断循环,引起栓塞,造成身体各部位的病变。在医学上,这种现象被叫做减压病。
  得了减压病,轻者会出现皮肤红斑、发痒,关节疼痛;中度患者会出现全身关节和肌肉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有时甚至剧烈难忍;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头疼、眩晕、呼吸困难、休克等,甚至出现瘫痪,肢体坏死,直至死亡。
  减压病一旦发生,就需要立即进入减压仓进行治疗。所谓减压仓治疗,就是让潜水员再次承受相当于20米水深的压力,然后缓慢减压,以便释放出人体各器官内的氮气。
  
  2001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完成“南海一号”沉船水下准确定位。
  
  20世纪80年代的两次国际合作打捞,都只是触摸到了“南海一号”沉船的冰山一角,人们始终没能见到“南海一号”的“庐山真面目”。
  2000年,经多方论证,由香港政府和迪斯尼公司投资兴建的香港迪斯尼乐园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迪斯尼乐园建设项目中有一个面积为126公顷的填海工程。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工程施工之前,考古管理部门需要对海底进行考古调查和探测。张威一行应邀参加了香港迪斯尼乐园的水下考古调查。其间,同行的张松认识了香港中国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协会会长陈来发先生,并最终促成了对“南海一号”的再次调查。调查所需经费由陈来发筹集。
  就这样,时隔十多年之后,张威和他的队员们再次来到南海,寻找那艘他们曾经触摸过的沉船。
  2001年4月18日,来自中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考古研究所、福建省福州市考古队的17名队员,集结到阳江市东平镇闸坡港,一同到来的还有曾两次参加“南海一号”探测的广东省救捞局的潜水员。
  当天下午,一艘海轮缓缓驶出阳江市闸坡港。这艘海轮由渔船改装,长20多米,可乘载40人,船上配备有先进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声纳搜寻系统。它就是这次海底探测的工作船。
  
  工作船每天牵引着声纳仪的拖鱼在划定海区内循环往复地扫描,只要荧光屏上一出现可疑物体,队员们就抛下浮标,结伴下潜,反复探摸。20多天过去了,探摸的可疑地点加起来已经有几十处了,可是,淤泥的海底平坦得几乎可以跑马,没有发现任何与沉船有关的线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1987年,英国人明明就是在这里捞上来了200多件文物,甚至还打捞到船的桅杆,为什么现在连续搜寻了20多天,却见不到沉船的踪影呢?
  按照计划,这次“南海一号”的调查时间只有30天,现在已经过去20多天了,在剩下的几天里,究竟能否出现奇迹?谁也不敢打包票,但考古队队长张威决定作最后一搏。
  张威请来广东省海洋研究所的专家助阵,他们带来了浅地层探测仪。5月13日下午2时许,考古队员崔勇在一个疑点处投下浮标,接着就与考古队员李滨一起潜入了海底。水下的能见度是这几天中最差的,崔勇和李滨谁也看不见谁,凭着对方“呼噜噜”的气泡声,才能感觉到彼此的位置和举动。他们尽量让自己保持动作轻缓、呼吸平稳,因为这样海底的淤泥不会泛起,气瓶里的空气也可以用得长些。
  潜到海底后,崔勇很快找到了浮标拖坠的铅块。他循着铅块继续搜索。在离铅块不到5米的地方,他隐约看到了一块黑乎乎的东西,于是便游了过去,李滨也跟了上去。当崔勇接近这个黑东西并用手触摸时,不禁一阵兴奋:“凝结物,没错!”这是只有沉船上才会有的一种凝结物。崔勇用手臂量了量,仅高出海底约30厘米。循着这块凝结物,他和李滨继续搜寻,在相距不到10米的地方,又找到了第二块凝结物,这块稍大一点,高出海床约60厘米。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凭着多年潜水探摸的经验,崔勇和李滨十分肯定,这就是他们要找的“南海一号”!
  其实,也难怪考古队员20多天没能发现沉船,近年来这一带的渔民采用了一种新的拖网方式捕鱼,拖网刮来刮去,将海床变成了“一马平川”。“南海一号”已经深陷在1米多厚的海底淤泥之下,只有两块凝结物露出水面,高度仅几十厘米,面积不过1~2个平方米,在茫茫大海中寻找这样的目标,名副其实是“大海捞针”。
  这次调查最重要的收获,是完成了对“南海一号”的精确定位,获得了一套关于这艘沉船以及周围海底环境的完整准确的物探资料。
  
  2007年12月,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沉船被整体打捞出水。
  
  从2001年以后,水下考古队先后对“南海一号”又进行了多次调查和试掘。
  抽泥机伴着海浪声轰轰作响,海底淤泥不断地被抽走,沉船表层不时有文物被打捞出水,瓷器、钱币、银锭、金银饰品、漆器、动物骨骼……尽管海底漆黑一片,沉船的船身又深陷在淤泥下,考古队最终还是揭去了掩盖在沉船上的一层层面纱。
  “沉船的两端是两块很大的凝结物,凝结物露出海底淤泥。在船体中部有一个方形的木制底座,应该是桅杆的基座。桅杆已经没有了,两面的船舷虽然已经破损,但木质还算结实。我们探摸到了船舱,沉船满载着瓷器,一摞一摞码放得很整齐。”见证了“南海一号”发现全过程的崔勇后来这样回忆道。
  考古队员们发现,虽经过七八百年的海水浸泡,“南海一号”的船体仍然坚固,甚至有整体移动的可能。在考古工作者看来,与船上装载的瓷器相比,船只本身的研究价值更为重要。因为,有关早期造船史的资料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少见的。
  沉船所在海域的水深22~25米,按照安全潜水的规定,每人每天最多只能潜水两次,每次最长只能停留45分钟,两次的间隔时间至少6小时。海上天气变化无常,不期而至的大雨狂风经常使发掘工作中断,而每天的潮涨潮落,又限制考古队员只能在短暂的平潮期工作。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南海一号”水下考古工作的进度。
  “能不能整体打捞?”一次,张松在和广东省考古所的李岩、曹劲两人聊天时,提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于是,一份整体打捞“南海一号”的项目建议书,由曹劲执笔完成后,送到了广东省文化厅领导的办公桌上。
  他们的建议被采纳,广东省政府拨出1.5亿专项经费,建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用于“南海一号”的发掘和保护。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水。打捞工程分为几步:一个巨大的铁制沉箱将是吊装这艘沉船的容器。两艘万吨级起重打捞工程船——“华天龙号”和“南天龙号”是打捞“大力士”。装着“南海一号”的沉箱将由“重任1601”半潜驳船托出水面,并平移到36海里外的“水晶宫”内。
  2007年12月22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被半潜驳船上一个面积约540平方米的巨大托盘托起,渐渐浮出水面……
  下午,半潜驳船在拖轮的带动下将“南海一号”沉箱运往“水晶宫”。 接下来,考古人员将在“水晶宫”内对“南海一号”进清理发掘。“南海一号”的许多不解之谜将随着大量文物的相继出水而大白于天下。
  
  相关链接
  “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水全程记录
  2007年12月22日上午。广东省阳江市。
  10∶15轮笛鸣响,鞭炮震天。现场所有船员对海三拜。随着一声令下,之前已被有着“亚洲第一吊”之称的“华天龙号”吊到“重任1601”半潜驳船上的重达3400吨的“南海一号”沉箱被半潜驳船上的一个巨大托盘托起,开始浮出水面。
  10∶34白色浮箱上的刻度显示还差4.5米。白色浮箱及沉箱四周源源不断地往外排水。
  11∶08白色浮箱上的刻度显示还差不到1米。“重任1601”的甲板已隐约可见。
  11∶13沉箱底托梁露出水面。专家宣布沉箱已基本出水。
  11∶28“重任1601”浮出水面。
  11∶32“南海一号”成功完整出水。
  随着“南海一号”沉箱底梁露出水面,在水中沉睡800多年的“南海一号”在被发现整整20年后,终于重见天日。在拖轮的带动下,“重任1601”将“南海一号”沉箱运往36海里外的阳江市海陵岛它的新家“水晶宫”。在那里,人们将可以现场观看考古人员对船内文物的发掘工作。整个考古工作将持续数年时间。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由5个不规则的大小椭圆体连环相扣组成,整体既似起伏的海浪,又如展翅的海鸥;中间最大椭圆体为“水晶宫”,这里就是“南海一号”的“安身立命”之所。这是一个巨型的“玻璃缸”,水深12米,其水质温度及其他环境条件与“南海一号”在海底时的情况尽量保持一致。“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水后,被平移到“水晶宫”内。根据设计,参观者可以在“水晶宫”内近距离观看考古工作者潜水发掘打捞文物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一个考古类主题博物馆采用过这种保护和陈列文物的设计方案。
  
  “南海一号”的未解之谜
  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号”终于成功出水,然而,关于“南海一号”的许多历史谜团仍然未能解开。
  
  “南海一号”沉没的原因
  对于这艘船沉没的原因,现在还没有找到确切证据。据分析,在沉船海域附近,没有礁石,全是泥底,水流情况比较复杂,气候变化比较大,因此这条船触礁沉没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受海况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大。
  
  “南海一号”始发港在哪里
  一些专家认为,沉船上打捞出水了金银器、锡器和陶瓷器等文物,而出水的瓷器都是中国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生产的,因此始发港应该在泉州等地。而另一些专家则提出不同观点:如此多的文物只能集中在同一个地方采购,而在宋代初年,广州是全国各地瓷器集散地,“南海一号”可能是从广州一次性采购全部瓷器并集中上船的,因而始发港应该在广州。
  
  “南海一号”开往哪里
  “南海一号”船头朝向西南240度,专家据此判断当时“南海一号”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另外,船上出水了不少具有浓郁西亚风格的文物,还有两具眼镜蛇遗骨,据此推测,该船当年可能是开往印度和西亚地区。
  
  “南海一号”的沉没时间
  从“南海一号”上出水了1万多枚铜钱和银锭,其中最晚的为南宋建立后20年左右。有专家判断,“南海一号”大约沉没在南宋初年,可能为宋高宗时期。
  
  “南海一号”的主人是谁
  从“南海一号”打捞上来的瓷器的底部有“李大用”、“六哥”、“林花”和“李长保”等名字。从船上还打捞上来了一些风格独特的金腰带和金手镯,这些可能是外国商人佩戴的饰品。那么,这些人究竟是谁呢?船主?窑主?瓷器订户还是其他?都还是谜。
  
  船上人员究竟遇难还是逃生
  迄今为止,一直没有在沉船上发现古人骸骨。专家认为,“南海一号”是一艘木船,通常木船的沉没速度比较缓慢,而且船身不算庞大,门窗不高,船上人员想要离船并不难。至于船上人员逃离后是否脱险,则不得而知。
  
  “南海一号”上到底装了多少文物
  有专家估计,“南海一号”上有6万~8万件文物。当然,只有等到其完全开箱后,才能知道船上究竟有多少文物。
  
  “南海一号”为何800年不腐
  专家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南海一号”沉没海域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而且在沉没后的短时间内船身周围很快就附着了大量淤泥,因而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二是“南海一号”所使用的材质是松木。根据广东民间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松木是抗浸泡能力比较强的造船材料。
  
  沉船上能否找到指南针
  宋代航海是中国航海的全盛时期,技术成熟,尤其是指南针举世闻名。可惜中国古代航海之宝——水浮式指南针至今没有实物被发现。“南海一号”极有可能在这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
其他文献
一幅福岛畸形雏菊照片最近在互联网上疯传。许多人猜测,雏菊畸形是由日本福岛核电站在2011年海啸中发生的核泄漏造成的。科学家说,目前当地核辐射水平只比正常值高一点点,尽管不排除核辐射导致雏菊畸形的可能性,却也有许多其他原因能引发这种情况,例如化合物、疾病、激素失衡或遗传基因的随机变异等,而照片中的雏菊畸形在多种雏菊(全球共有2万种雏菊)中都有发生。要想确定辐射是否为主要原因,还得看福岛当地的类似雏菊
媒体近来讨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如果猫从地球上消失,会出现什么后果?尽管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都在养猫,但许多人其实并不懂猫。本文将告诉你一些有关猫的有趣和有用的知识。    猫的简史  传统上,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一般认为古埃及是猫的最早驯化地,理由是在大约3600年前的埃及绘画上清晰地刻画着家猫的形象。然而,2004年,考古学家在塞浦路斯的一座墓葬中发现了与人骨紧挨着的猫骨。这座墓葬的年代被估计为950
20世纪,随着地球上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全球表面温度明显上升。但进入21世纪后,尽管温室气体继续增加,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却在大约10年里停止攀升,甚至还略有下降。这是为什么?科学家测量了全球各地的海洋温度,发现海面下的温度一直在上升。太平洋是在研究中发现的表面下温暖海水的主要来源,那里的一些暖水现已推进到印度洋。从2003年起,异常强的信风及其他气候特征导致暖水一直在太平洋西部300米深度以上的表层
每年都有无数只鸟儿在地球磁场指引下进行英雄史诗般的超远程迁徙。那它们是怎样侦测磁场的呢?这个奥秘已经困扰了科学家几十年。2013年4月底,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了一项重要成果:他们在鸟类的感应神经元中发现了微型铁球。这些感应神经元细胞也叫毛细胞,被发现于鸟的耳朵里,专门负责探察声音和引力。引人瞩目的是,每个细胞里只有一个铁球,而且铁球位于每个细胞中相同的位置。实际上,不管是鸽子还是鸵鸟
不久前,在由世界摩天大楼大赛组委会举办的一次展览上,也特别展示了一些近年来的优秀“水上建筑”获奖作品。这些“水上建筑”与方舟酒店相区别的是,它们大多固定在一处水域。  悬浮之城  这是美国建筑师为2016年奥运会设计的海上体育馆。2016年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而该市是典型的海滨城市,海岸线长达636千米。在海上体育馆举办奥运会,将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体验。  海上大厦  这座巨大的摩天大楼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神奇的水下公园——绿湖。在寒冷的冬天,它只不过是国家森林公园中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湖泊。奇迹之处在于,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回升,山巅上的冰雪开始融化,绿湖的形态会发生惊人的巨变。雪水完全融化进平时水深仅有1米不到的湖中。湖水越积越多,水位上涨,最终淹没了公园,成为一片水下绿洲。原先湖边上的设施和树木都被浸入水中,形成了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水下“仙径”。  绿湖只有每年春季的一个月左右
20世纪40年代,人们开始向原子核索取能量。这项发明有可能让人类在未来获得永不枯竭的能源。但与此同时,世界亦蒙上了核战争的阴影。  能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动力,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直到18世纪前,人类和其他生灵利用的一切能源几乎都来自太阳,太阳的光和热使地球充满生机。在太阳的照耀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造就了地球上的食物链,为一切生命提供了必需的保障。由于太阳的热辐射,地球上的水和大气时刻不停地运
①石头里的《昆虫记》  ②昆虫:以小搏大的奇迹  昆虫,从远古走来,别看它们渺小、貌不惊人,可它们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空中、陆地上或是水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在地球上已知的动物中,有四分之三都是昆虫!昆虫,已经经历了上亿年的进化,它们以小搏大,绝对是这个地球上把自己经营得最成功的生物。昆虫为何能如此成功地“统治”地球?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1.4亿年前的甲虫蚂蚁化石(有1.65亿年历史,
树根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视线能够穿透地表——这会是何等的神奇?如是,我们就可以像看天上的星星一样看地下的任何物体。每当我看到一棵大树,在惊叹于它粗壮的树干、丰富的枝杈和繁茂的叶片的时候,我常常就会想:这仅仅是它身体的一部分,而穿梭在地下向深处蜿蜒曲折的根却是我们所看不到的。  根有很多种,气生根是其中的一种,长在地面上。例如那些附着在建筑物或其他树木上的植物,包括很多种类的兰花、蕨类、苔藓等,
50年前的美国波士顿是一座恐怖之城。从1962年到1964年,11名女子在自己的公寓房间里被强奸并勒杀,杀人凶器通常是她们自己的长袜。一时间里整座城市陷入恐慌,凶手被媒体称为“波士顿色魔”。  警方和审判人员被勒令尽快终结此案。为此,当时已知的每一个性犯罪者都被拉来审问,但他们看来都不是此案的凶手。在“波士顿色魔”奸杀其最后一名受害者之后不到一年,警方相信自己终于锁定了嫌疑人:三流小偷加强奸惯犯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