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森林种苗培育技术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森林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林业要发展种苗是关键。为进一步搞好我国的森林种苗建设,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森林种苗培育工作。本文就森林种苗培育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森林;种苗;培育;技术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林业后备资源的培育,而后备资源的培育关键是森林种苗的培育。
  1 森林培育面临的现状
  1.1 森林资源匮乏
  我国森林培育资源数量少,再加上生产和经营、苗木培育、森林生长发育等环节的重造轻管等生产调控不当,人为地对森林的肆意砍伐,使森林资源的植被大量砍伐,直接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而至。
  1.2 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人们对森林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人类的一切生活都有赖于生态环境,造成人类对生态物种数量的减少和濒临灭绝。旱灾害严重,自然界危害程度日趋加剧。
  1.3 耕地资源质量下降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均耕地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受荒漠化危害的影响,造成土壤污染、酸化,耕地面临的治理任务艰巨。荒漠化的根本措施在于造林种草,所以发展林业,建立农林牧水有机结合的体制迫在眉睫。
  1.4 防灾减灾的任务艰巨
  为了确保农业稳产高产,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可减弱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高温日灼危害。森林可以吸收、固定CO2,提供氧气、净化空气、防治污染,在提供木材、薪材的同时,对振兴山区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促进我国森林种苗培育技术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加大种苗培育科技含量
  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实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加大种苗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新品种的引种示范工作,推广地膜覆盖育苗、营养钵育苗,逐步培育出适宜当地的良种壮苗,抓好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随着森林经济的发展,森林培育技术必须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培育出适宜当地的良种壮苗为林业生态建设搞好技术服务工作。在森林培育上应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关生产加工企业。加大种苗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新品种的引种示范工作,逐步抓好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森林培育技术必须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充分利用的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关生产加工企业。
  2.2 依法治种
  要初步形成依法开展种苗生产、经营的良好氛围。实行种苗生产制度,从根本上保障林业建设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种苗供应招投标制禁止使用“人情苗”,实行种苗价格听证制,坚决制止哄抬种苗价格的行为。确定合理的苗木价格有效地保障苗木生产者和合法权益。要求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认真落实公益林,用材林,经济林的实际育苗情况,认真研究和分析重建种苗需求,适当扩大培育周期短,提高造林种苗的生产,积极推行订单育苗,落实好造林育苗基地,签订容器育苗合同,大力推广芽苗移植,全部完工要通过检查验收。
  2.3 深化国有苗圃改革
  国有苗圃对促进全国林业种苗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行整合资源合作发展统一规划,不断促进国有苗圃的快速发展。苗圃要重点以引种、试验、示范新品种,以国有苗圃技术、信息、市场的优势带动社会发展育苗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地区性种苗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
  2.4 做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健全护林队伍。天然林保护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具有最广泛的社会性,为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打下基础,林业站应组建专门护林队伍,健全护林网络。护林员要落实管护区域,配合做好管护区内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和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破坏林地的采砂、采土的行为,同时针对护林员工作地点分散,林业站应在護林员的公开选聘等环节强化管理。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站要切实把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资源管好,狠抓采伐限额管理,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积极抓好农民自用材,林业站要严格执行征、占有林地管理制度。防止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强化林权管理,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明确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证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在培育针叶树种人工林时,对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定期进行监测,对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措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做到林地土壤养分管理的精准化。同时要对林分凋落物严格保护,采伐剩余物要全部归还到林地,准确掌握凋落物归还后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程度,高度重视采伐剩余物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林地长期生长力的维护。
  2.5 林分管理方法 林地土壤养分管理。美国南方在培育火炬松等针叶树种人工林时,对林地土壤分状况定期进行监测,同时定期对树木体内的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综合土壤和树木的营养状况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国内对杨树,桉树,杉木,毛竹等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措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本做到了林地土壤养分管理的精准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监测结果。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轻重
在现代化林业生产中,基本都是机械化作业,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由于林业机械的使用环境比较特殊,加之操作人员的原因,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影
本文报道了在Cr~(+3)和Cr~(+6)两种铬离子的诱导下,蚕豆叶尖和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间有良好的正相关性。本研究为利用叶尖细胞微核测定法监测大气和土壤污染打下了应用的基础
摘 要:本文针对实际工作中杨树栽培方面,如苗木选择、选择林地及整地、造林密度、栽植的技术要领、造林方法、松土除草、施肥要求、肥水管理、修枝整形、间伐等一系列程序进行了简析,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栽培;苗木;整地  1 苗木选择  因杨树树种品种繁多,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来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品种,还有,切记在没有任何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不可选取新树种进行栽种。杨树造林成活率与树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日前表示,春节前,各地团组织不许去团中央“汇报”工作,而要集中精力做好返乡务工青年的培训准备工作。陆昊说,春节前的工作“汇报”,大家都清楚背后的内
以唯物主义为背景探析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原初关联,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前提;历史关联,生态文明建设的唯物进路;现实关联,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格局。生态文明建设是关联模式的实践活动
戴维森的核心成果之一是其真值条件语义理论,该理论通过给出句子的真值条件以解释其意义。因此,在这一理论中,戴维森的真之理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戴维森的真之
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福利,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人类健康服务成为了必然。文章简单阐述了大数据与大健康产业的关系,描
本文介绍一种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且不影响药物有效成份的最佳蜜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