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忠告之四:当孩子不想学琴时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ga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孩子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不想学琴的情形:一是想玩的时候,一是不会弹或弹不到位的时候。两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
  如果孩子因为想玩而不想学琴,我们可以语气平静但态度坚决地告诉他,学完琴后你还有玩的时间,但现在不是玩的时候。若孩子还是不能将心思放在学琴上,你可以握住孩子的手,让他看着你的眼睛,以不可商量的语气再次重申你的观点:现在只能学琴,不许做任何其他事情。不要轻易心软退让,因为你这样坚持不仅是在让孩子学琴,还在让他学会专心致志地做事。
  如果孩子是因为不会弹或弹不到位而不想学,就到了孩子能否坚持学琴的关键时刻,处理得恰当与否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时命令就没有用了。孩子的情绪越是出现剧烈波动、心情沮丧、哭泣、发脾气、甩手不弹、对学琴的热情和信心急剧下降等等,我们就越是要冷静、克制,因为这是他们宣泄不良情绪和自我康复的重要手段。只要我们冷静,孩子经过足够的心理震荡和摇摆后,就会渐渐平静下来,重新建立新的心理平衡。此时,他们才会认真考虑和接受我们的建议和忠告。
  具体做法如下:
  第1,给予耐心的具体的指导—如果是因为没有认真听课而不会弹,就抓住这个时机,告诉他认真听课是学琴的基础。切记不要指责、埋怨、呵斥,重要的是让他明白认真听课的重要性及不认真听课的后果。如果是因为反复练习后仍弹不到位、丧失信心而不想弹,那么,要理解孩子的不易,充分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比如搂住孩子真诚而温和地说:“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我真的为你的努力感到高兴。弹得不到位不是你的错,我们都知道要想把琴弹好是需要反复练习的,不可能一两天就练好。老师弹得好也是经过许多年反复练习才达到的呀!只要你多练,你也一定能够弹好。妈妈相信你。”孩子从我们的话语中得到了认可、支持和信任,就会重拾信心,继续努力。
  如果因弹不到位而沮丧、发脾气,不妨冷静地等待他们自己平静下来,因为他们只是在生自己的气。但如果孩子在发脾气的同时有伤人毁物(如钢琴)或伤害自己的行为,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制止:用力地握住他的双手,严肃地说“不可以”,并迅速把孩子带离钢琴,等待他平静下来后,再讲道理。
  第2,讲述别人的故事激励孩子。我们可以给孩子讲钢琴家幼时学琴的故事,也可以讲我们自己对钢琴的梦想和憧憬,讲述我们对孩子学琴寄予的希望,激励孩子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第3,夸夸孩子自从学琴以来取得的进步,帮助他重树信心。与孩子共同分析是什么方法使他取得了这样的进步,建议他再尝试一下这种方法,也许就会掌握这个技巧了。
  第4,在情感上给孩子以支持。父母对孩子在情感上的支持对幼儿是更为重要的。当孩子弹得不顺或有畏难情绪时,不要指责、埋怨、嘲笑甚至打骂。畏难情绪是人们面临困难时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勇气、信心、坚持等品质,正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克服困难逐渐积累和培养起来的。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地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一定能跨过去的。”这是孩子最需要的帮助,也是我们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帮助。
  第5,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和毅力,磨练孩子的意志。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都会遇到困难,只要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跨越障碍。“我知道你不会这么脆弱,找到了方法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坚持到底。” 学琴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钢琴的演奏技巧,培养对音乐的热爱,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学琴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和毅力,磨练孩子的意志,建立牢固的自信,使孩子终生受益。
其他文献
以往由妈妈送幼儿园的亚力山大,这天改由爸爸约翰送。几个孩子看到小伙伴换了个新“领导”,兴高采烈地围上来大叫:“亚力山大!亚力山大!”刚2岁的亚力山大还不太会讲话,只是躲在爸爸的身后冲小伙伴们笑。约翰则笑着主动与孩子们打招呼:“伙计们,你们好,我叫约翰。”孩子们也纷纷自报姓名和年龄:“我叫大卫,5岁了。”“我叫杰克森,今年3岁。”“我4岁了,叫瓦娜沙。”约翰弯下腰,伸出大手,笑着与孩子们一一握着,特
期刊
一群心理学家在一个学校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给全班儿童做了一些根本不是智力测验的练习,然后从中随意地选取了5个普通孩子,煞有介事地告诉老师们,经过严格的测试,这几个孩子是这个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年以后,心理学家们发现:这几个当时表现极为一般的孩子,真的后来居上,成了全班最好的学生。  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几个孩子的优秀呢?实验结果分析概括为四个字:期待效应。因为老师们对心理学家的预测深信不疑,于是用特别
期刊
终日为生活疲于奔命,这天心情比较好,我跟儿子玩了好久,而且中间破例地没有不耐烦。儿子很明显有点意外,兴奋的他小嘴巴哒巴哒地说了好多话,甚至找来一本《上海托幼》对我说:“妈妈,你下次记住,不能每次给我盛太多的饭,那样我会呕吐的。你看书上也是这么说的!”  我只知道姥姥教他认了一些字,没想到他竟然可以看书了,而且居然活学活用地指导起我这个妈妈的育儿方法来。又惊又喜,我忍不住抱住儿子使劲亲了一下。可能是
期刊
很多妈妈自以为是个好妈妈:一切从孩子从发,为孩子着想,委屈自己,成全孩子,却总想不通为什么孩子还是那么自私、懒惰、不爱学习、丢三拉四、畏手畏脚……殊不知,也许正是这些“好妈妈”们正在无意识地培养着一个个小懒虫、小气鬼、小笨蛋!不信吗?往下看看吧。    溺爱型妈妈: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留给孩子吃;自己舍不得穿,却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  后果:容易培养出一个自私的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一
期刊
市场上摆着些小白兔,成对地装在细铁丝笼子里,十分可爱。女儿指着笼子喊:“我要我要!”那阵式志在必得。“怎么养得活?”妻子在一旁制止,但比起兜售者卖劲的吆喝,声音弱得多。  15元一对,买!  提着活蹦乱跳的小东西在大街上往家里走,女儿说:“爸爸,快走,小白兔冷。”一家人的脚步顿时大步流星起来。  给小白兔保暖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妻子连忙从柜子里拖出旧棉衣,却被我制止了。  “她要买的,让她自己解决
期刊
  
期刊
幼儿经常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一方面能提高心肺系统的功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大脑供氧状况,提高机体对氧的利用率,有利于幼儿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从而为智力活动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能使幼儿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有利于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同时,运动时的各种动作,通过运动器官的末梢感受器传入大脑,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活动的强度、灵活性、均衡性以及分析综合能力,建立起各种复杂
期刊
科学研究认为,儿童的潜能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教育越晚,儿童天赋就越难以发挥。有的孩子出生后,家长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没有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早期教育,孩子的智能发展就受到很大影响。有的孩子出生时早产或窒息,但家长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早期教育,孩子的智力发展就正常甚至优秀。所以.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非常有益。  孩子多好玩。作为全球最大电子学习产品生产商
期刊
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幼儿期开始学习外语呢?原因主要有四:  1. 发音需要口腔内许多小肌肉的协调活动,年龄小的时候,口腔肌肉还未定型,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容易发出各种语音;年龄越大,发音,尤其是发一些难发的音就越困难。  2. 正因为幼儿阶段母语使用还不成熟,在学外语时受母语的干扰就不会太强。一旦模仿到纯正的外语,有充分的外语口语环境,外语就可以学得像母语一样好。  3. 学语言主要是靠日积月累,开始
期刊
男孩子到了四五岁、六七岁,多对玩具武器开始表现出非一般的热情:玩具坦克、玩具机枪被当作心爱的“宠物”而爱不释手,对“杀伤力”更大的玩具火箭更是情有独钟;他们仍像小时候那样爱玩积木,但搭起的却不再是学校、花园,而是炮楼、掩体—而且最后,还不忘一举击毁它们。他们随便拣起一根木棍就可以当作一支长枪,随手抛出一只鞋子就可以当作发射了一枚导弹—凡是能触摸到的东西,在他们心里都成了“武器”。  家长们开始紧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