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马铃薯疮痂病药剂防治对比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马铃薯疮痂病在城固县普遍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影响薯块外观及商品价值。城固县马铃薯疮痂病药剂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播种前采用72%农用链霉素药剂拌種和在幼苗期、现蕾期分别用33.5%喹啉酮600 g/hm2对水750 kg/hm2叶面喷雾,防治疮痂病效果最佳,增产效果明显,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药剂;防效;陕西城固
  中图分类号 S435.32;S481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24-01
  马铃薯疮痂病为细菌性土传病害,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1-2]。近年来,该病在城固县普遍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马铃薯品质及商品价值,挫伤农民种植积极性。为研究探索该病的防治方法,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城固县植保站在马铃薯疮痂病常发地块开展了药剂浸种和苗期喷药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城固县三合镇龙王庙村1组村民一农户的马铃薯责任田内,属马铃薯疮痂病往年发生严重的地块,面积为666.67 m2。供试马铃薯品种为早大白,全生育期139 d。选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喹啉酮作为试验药剂,即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由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3.5%喹啉酮悬浮剂(由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72%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药剂拌种(A);72%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药剂拌种 33.5%喹啉酮600 g/hm2对水750 kg/hm2于幼苗期喷雾(B);72%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药剂拌种 33.5%喹啉酮600 g/hm2对水750 kg/hm2于幼苗期叶面均匀喷雾,现蕾期用33.5%喹啉酮600 g/hm2对水750 kg/hm2再次喷雾(C);以空白作对照(CK),不使用任何药剂。每个处理7畦,每畦15.6 m,宽1.5 m,每个处理面积163.8 m2。不设重复。2014年12月26日开沟做畦播种,畦宽1.5 m,地膜覆盖栽培,2015年5月14日收获。栽培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3-6]。
  1.3 试验方法
  播种前药剂拌种,将处理A、B、C试验种薯切好后均匀摊开,用72%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均匀喷洒在每个薯块表面,堆闷15 min后在阴凉处摊开晾干再播种。幼苗期叶面喷药:马铃薯进入幼苗期时,对处理B、C分别用33.5%喹啉酮600 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1次。现蕾期叶面喷药:马铃薯进入现蕾期时,对处理C用33.5%喹啉酮600 g/hm2对水750 kg/hm2叶面均匀喷雾1次。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收获前,在4个处理区内,各取7.5 m2(1.5 m×5.0 m)范围的马铃薯,分别调查病穴数、带病薯块及小区测产,并计算出病穴率、病薯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和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疮痂病分级标准:0级为薯皮健康,无病斑;Ⅰ级为薯皮基本健康,有1~2个零星病斑,所占面积未超薯皮表面积的1/4;Ⅱ级为薯皮表面有3~5个病斑,所占面积为薯皮表面积的1/4~1/3;Ⅲ级为薯皮表面有5~10个病斑,所占面积占薯皮面积的1/3~1/2;Ⅳ级为严重感病,病斑在10个以上或病斑面积超过薯皮表面积的1/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从病穴率、病薯率分析:处理C最低,分别为6.5%和4.3%;其次为处理B,分别为6.7%和9.0%;再次为处理A,分别达13.8%和11.2%;CK最高,分别为14.3%和13.2%(表1)。
  从病情指数分析:处理C为1.09,发病指数最低;处理B为2.50,发病指数次之;处理A为3.57,CK为4.40。
  从防效结果分析:处理C防效达75.2%,处理B防效43.2%,处理A防效18.9%,防效对比十分明显,处理C防效最好,处理B次之,处理A防效最差。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药剂拌种 幼苗期药剂防治 现蕾期药剂防治处理的效果最好;药剂拌种 幼苗期药剂防治处理的效果一般;只采用药剂拌种,苗期不药剂防治,效果最差。
  2.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从折合产量可以看出,处理C最高,产量为19 333.33 kg/hm2;处理B次之,产量为18 000.00 kg/hm2;处理A产量为16 400.00 kg/hm2;CK产量为15 333.33 kg/hm2。CK∶处理C∶处理B∶处理A产量比为1.00∶1.26∶1.17∶1.07。各处理与空白对照(CK)比较,处理C和处理B增产效果明显。
  2.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安全性分析
  各处理在施药期间,马铃薯未见药害及生长异常表现,也未发现其他不良天气及环境条件影响的异常表现,表明试验各处理及方法安全可靠。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播种前用72%农用链霉素药剂拌种,并在幼苗期和现蕾期分别用33.5%喹啉酮600 g/hm2,对水750 kg/hm2叶面均匀喷雾,防治疮痂病效果最佳,增产效果明显,建议在马铃薯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曾宏宽.西乡县马铃薯疮痂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169.
  [2] 李拴曹,李存玲.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J].陕西农业科学,2016(1):76-77.
  [3] 王宏虬,缪福俊,李彪,等.马铃薯疮痂病最适诱抗剂筛选试验[J].南方农业学报,2013(7):1125-1129.
  [4] 张海颖,郭凤柳,许华民,等.河北省张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的病菌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4(10):131-134.
  [5] 张建平,尹玉和,闫任沛,等.内蒙古马铃薯疮痂病发生与防治途径[J].中国马铃薯,2013(1):56-59.
  [6] 赵伟全,杨文香,刘大群,等.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研究初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6):74-77.
其他文献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大力举荐表彰优秀科技人才的指示精神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以往主要以剖腹手术为主,现可用腹腔镜摘除,安全、无痛的经皮卵巢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治疗则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适应证为单纯单房性囊肿,黄体囊
介绍了陇中地区塑料大棚芫荽、毛芹、稀芹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分析了其综合效益,并总结了一茬芫荽、二茬毛芹、三茬稀芹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整地做畦、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唐朝贞观君臣吸取隋朝灭王的教训,推行'仁政德治'的国策,使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刑法宽平、秩序井然,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冶世.贞观统治集团行'王道'、
【正】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世界收获后粮食每年遭受粮仓害虫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约为5%,如果人力、物力和技术跟不上,损失可能会达到20%~30%,如何早期发现、准确定位粮仓害虫
对茂名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进行探讨,介绍了本地区近年来此项工作的经验、做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进一步推进统防统治夯实基础。
周文王为灭商铺平了道路,继位的周武王遵循父业,积极做灭商的准备。他筑镐京,东观兵,强军备,观殷情,欲一举而灭之。周武王伐纣前的诸问题由于文献记载不一,所以古今学者的认识和说法
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充分利用连铸坯自身热能的连铸已成为钢铁生产中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连铸坯热装热送工艺将炼钢——轧钢变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一体化生产
目的:探讨磁共振膝关节矢状位扫描的改进,以提高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显示率。方法:对148例患者的膝关节在常规矢状位扫描的基础上进行扫描技术改进,对扫描图像进行评价,观察
区域品牌对于提升地区产品整体竞争力的作用被日益重视,本文将以山东省胶州市塑料机械产业为例,从概念剖析,问题分析、品牌建设建议3个方面展开对区域品牌建设的论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