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 市场经济下的蛋

来源 :记者观察·民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96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一代正处在中国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可以说呱呱坠地始就遭遇了市场经济的疾风骤雨。他们记事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因此他们注定要承受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剧烈阵痛。
  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衣食无忧,他们成长于一个相对单纯的空间,然而他们在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现实中,不得不在生存与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寻找发展空间。因此他们必然活得比父辈们累,活得孤独。
  他们离经叛道,但遵守游戏规则;他们崇尚自由,但不排除合作;他们追逐财富,但讲究取之有道。他们北漂,缘于有梦。一个个奋斗的梦,有梦就有希望。他们离开家庭温暖,走出熟悉的环境,背井离乡,只身闯荡京城,陷入集体无意识的漂流动荡之中。他们哭过,消沉过,动摇过,但他们从来没有后悔过。他们用自身的行为打破了中国传统小农经济超稳定的结构。
  我认识的一位记者,离开省城来到京城,住地下室,在未找到工作时,身无半文,曾经三天未吃过一顿饭,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可以找同学借,或者让家里寄钱,但他没有这样做,他硬挺了过来。他清楚放弃就意味着失败,他明白大都市的机遇和发展远远大于中小城市,他绝不是来北京混吃混喝的外省人。
  鲁迅在小说《伤逝》里面曾说:一要生存,二要发展。生存与发展两个不同数量级阶段,生存是基础,发展是动力。在这组“80后”的文章里面,主人公都是实实在在,活生生的小人物,面临生活压力,不抱怨,不放弃,乐观向上,默默前行。上班要挤三个小时公交车地铁,生活成本高,生活压力空前,睡眠严重不足,冬天的小屋没有暖气,甚至没有钱吃饭,且放弃优越的没有任何压力的小城市生活,放弃国外丰厚的待遇,他们中一个人说得好:“人不应该总是埋怨客观环境,在大城市,只要你拼了,就能出成绩,这个城市就承认你,越得到承认,你的心态就越平和,就越出成绩,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代表他们的心声。
  纵观历史,大清朝湖广填四川,带来盆地的空前繁荣;百年前山东热河的汉民闯关东,无意间成为传播内地文化的使者,造就了东北地区的人丁兴旺。如今,80后外乡人独闯北京,也烙上这个时代的印记。比之祖先,他们的行为是主动而非被动,这是“80后”鲜明的特质:张扬个性,崇尚自由,务实求发展,看重结果但不排除追求过程中痛并快乐的喜悦。
  以前为理想,现在为梦想。理想可望而不可求,梦想则可随时变成现实。他们比父辈更注重实际。他们没有父辈解放全人类的理想担当,也很少有父辈那种高昂的英雄主义情结,甚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连保尔·柯察金这样的钢铁楷模也不知道。他们缺少上世纪七十年代“存在即合理”的事功色彩,以及叩问人生道路在哪里的迷茫。他们不追求崇高与伟大,不抱怨现实,甚至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他们务实,平和,很在乎个人价值。他们不太看重他利,更看重己利。首先是活着,然后才是奋斗,他们衡量道德价值的标准不是荣誉、崇高、理想,而是财富、积累、成功,他们已经蜕化为彻头彻尾的市场化的“经济动物”。
  如果说欧洲19世纪中叶“城外人”纷纷涌向巴黎、伦敦,向往浮华的都市生活,追求享乐,上世纪初美国西部淘金热展现的是新大陆西部拓殖的冒险主义精神,而今中国“80后”这个庞大的新生代,集多重性格组合于一身:力求稳定,又不甘于寂寞,义无反顾追求冒险,又谨小慎微患得患失,既儿女情长小资情调,又寻找刺激江湖豪气。“漂一族”、“希望一代”、“垮掉的一代”、“网络一代”、“孤独一代”、“自私一代”??很难用一句话准确概括这个群体的基本特征。但万变不离其宗,个人奋斗、我行我素、追求成功的基本价值的信念始终不变。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校正一贯的价值评判标准,不得不换种思维,摒弃传统道德观,制定新的衡量体系。
  “80后”是个不新,但依然非常有意思的命题。他们是冉冉崛起的一代,正在成为中国“人才蓝筹股”。 今年不少“80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佐证他们步入主流社会的时间不远了。
  关注“80后”,就必须关注他们活着然后奋斗的生存轨迹,接受他们正在成熟的事实,他们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下的蛋。
其他文献
游走在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之间,限价商品住宅能否真正造福于民    我国对限价房的认知和尝试,已历经五年时间。2003年,宁波市最早开始建设限价商品房,其背景是:从2002年开始,长三角房价涨幅加大,宁波尤其如此,为了平抑房价和解决百姓购房难的问题,宁波就成为第一个“食蟹者”。实践证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价高歌猛进的张狂劲儿。其后,杭州、大连、青岛等城市亦有所尝试。  2006年,官方对此有了
期刊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王新全强调。几年前,当李玟、尊龙等明星在银幕上演绎那个村民拍武侠片故事的电影《自娱自乐》时,尽管大家都说他们演得不像,但他还是记住了“自娱自乐”这四个字    “啪”地一声,汽车的引擎盖被王新全掀开了,王新全手持一个黄色的塑料桶,开始给突然抛锚在路边的汽车加机油。     这辆破旧的小汽车的尾灯早已不知去向,挡风玻璃下放着一块“藏马山传奇剧组”字样的标志牌,而“新全影视
期刊
在社会急救医疗市场化的今天,拥有一个更多人知晓的急救电话,医院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固定的病人客户源    “快打96999。”  “不,还是打120。”  近日,一名孕妇在黔灵山玩耍时,突然感觉下身疼痛无比,陪同的朋友着急之余却不知道该打哪个急救电话。  “急救号码太多,有时候一着急起来确实不知道该打哪一个。”市民王先生对贵阳市急救号码的“过剩”感觉有些无奈。  与此同时,贵阳市市民除了在96999和
期刊
当前中国物质欲望的膨胀和两千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实,以我在中德两国之间的生活经历,我认为两千年后的中国人比两千年前的中国人更需要重视内心的价值    经常行走于中德两国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是一个完完全全受金钱控制的世界,而与此相比,德国人有着一种无比的慵懒性。在中国,几乎每一个人都为钱而奋斗,为钱而奔走,为钱而吃饭喝酒,为钱而加班加点。在德国,商人之间谈买卖往往在谈判桌上进行,双方即
期刊
暂住证从诞生之日就身兼管理与服务双重功能,而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职能被畸形放大,服务职能却得不到很好体现    “我相信在北京这个城市,几乎每个外地人都会有自己的关于暂住证的回忆,我相信这回忆中,绝大多数是不愉快不高兴的回忆。”  说这话的是北京某媒体的王先生,当然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外地人。几年前的一个夜晚九点多钟,他和初识女友吃完饭后送女友回家,路遇一个喝得醉醺醺的警察查他的暂住证,他不仅没有暂住
期刊
史玉柱曲折的发家史注定了其每一次举动都会引人瞩目,此次,与白酒巨头五粮液合作欲开发保健酒,巨人能创造“黄金搭档”和“征途”一样的奇迹吗    2008年1月18日,史玉柱包机抵达宜宾。下午5点,五粮液集团会议大厅,五粮液保健酒公司与史玉柱缔造的上海巨人投资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开发保健酒。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个是保健品大亨,一个是酒类龙头企业,庞大的渠道联手庞大的品牌,既有强大的轰动效
期刊
忙碌的现代人是否只有在回忆里才能重温那段温馨的岁月?在传统节日即将变为法定节假日的今天,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20年前的元宵节,我在爸爸的肩上度过。  10年前的元宵节,我在电视机前度过。  今年的元宵节我却在电脑前度过了。  记忆中,童年的元宵节很热闹。每逢正月十五,全村人都会争着往淄川城里赶,去那里欣赏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那时候,元宵节的一整天都是热热闹闹的。白天,是扮玩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强烈地传递出一种信号: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民主意识、充分尊重民意、热切关注民生。  在这样一种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下,《记者观察·民声》杂志宣布创刊。  传统意义上的民主、民意、民生仅限于弱势群体,或者一个阶层。今天,我们更愿意把“以人为本”的民主政治,把关注民生
期刊
如果重新修建几座宫殿就可以富民强国了,那我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似乎也太简单了点    眼下,中国三岁的孩子都知道,圆明园的被毁是一个国耻。和南京大屠杀一样,圆明园的被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耻辱。这个事实,无论将来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否认的。  历史的耻辱没有什么,我们不应该有罪恶感。真正有罪恶感的,应该是那些因为为非作歹而丧失了人性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尽最大可能保持圆明园被焚毁的原貌
期刊
中国人将重建圆明园了,总耗资200亿元的圆明新园将在浙江横店开工。当满目疮痍的圆明园在异地沦落为歌舞升平的主题公园,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1861年,法国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写到: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曾经有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  这样的杰作,历时一个多世纪于1707年建成。它汇聚中国最有代表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