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复习导入
  
  1.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介绍凡卡。
  3.自由读文中信的内容。看看凡卡告诉了爷爷一些什么事,哪件事最能体现他的悲惨命运,让人感受最深。
  
  二、体验凡卡生活之“惨”
  
  1.指导朗读第八段。
  A.学习挨打的句子。
  ①画出凡卡挨打的动词。抓住动词进行朗读。
  ②摸拟动作,感受凡卡的痛,再读。
  ③联系实际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有加,与凡卡对比,再读。
  B.学习挨饿的句子。
  ①抓住“简直没有”“一点儿”朗读,突出食物的少。
  ②联系生活,再读,感受凡卡的可怜。
  C.学习挨困的句子。
  【设计意图】抓住句子中最能体现老板狠心、凡卡悲惨的词语,让学生模拟动作,亲身体验凡卡的痛,再把自己的幸福与凡卡比较,能更突出凡卡悲惨,更容易对凡卡产生同情、怜悯。
  2.教师范读第八段,学生边听边想象场景。
  3.交流,提升情感:“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象、感悟,获得情感的提升。
  
  三、感受凡卡哀求之“切”
  
  1.找出凡卡哀求爷爷的语句朗读。(读出痛苦、绝望、哀求)
  2.设置情境,复沓朗读。(出示三句哀求的语句)
  A.情境一:凡卡从一块松动的砖块里拿出一个又黑又硬的馒头。老板娘操起鞭子,朝凡卡猛抽过去……凡卡委屈地哭了,缩在墙角,在心里哀求着爷爷——(学生朗读)
  B.情境二:老板揪起冷得直打哆嗦的凡卡,拖到院子里,又是一顿猛抽。凡卡无能为力,他只能躲在过道抽泣,在心里哀求着爷爷——(学生朗读)
  C.情境三:凡卡孤零零地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他眼前的橱窗里出现了一棵挂满礼物的圣诞树,多漂亮啊!可怜的凡卡却只能隔着玻璃望着……他在心里哀求着爷爷——(学生朗诵)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丰富情感,更容易体会凡卡渴望幸福的强烈愿望,让学生情感层层递进,层层强化,深切地读出凡卡痛苦、绝望的心情。
  
  四、分享凡卡往事之“乐”
  
  1.过渡:凡卡望着窗外,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想起了什么,回忆起了什么,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2.你从哪些语句、哪些情景看出凡卡快乐呢?
  3.体会作者写凡卡快乐往事的意图是什么?
  
  五、揣摩凡卡甜蜜的“梦”
  
  1.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他的信爷爷真的能看见吗?(自学略)
  2.揣摩作者的意图:以凡卡甜蜜的梦结束,暗示了凡卡的命运是悲惨的,是不可能改变的,梦终究会醒的。
  3.凡卡的命运是如此悲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活呢?
  4.想象写话:凡卡醒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他的命运会怎样呢?◆(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黄坑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
其他文献
指导阅读,就是教师站在指导者的位置上,指导(而不是教授)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朗读或默读,让他们在摸索中读懂课文,并逐步掌握读书的方法。阅读指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摸索规律 授之以法    文无定法但有规可循。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这“可循”之“规”,使学生不仅“闻一以知二”,还能“闻一以知十”。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不仅要教给文化知识,更要教给学习方法,让
期刊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的确,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过程。这过程是学生发现新知识的源泉,是训练学生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好方法。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但对某些知识能知其然,而后更知其所以然。前不久我作为参赛者参加了“全国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在预备会上有幸聆听了名师刘清姝的数学示范课,颇受启发。刘老师在课堂上“用不同
期刊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教师该如何带领学生走进文学殿堂呢?    一、引“趣”    1 发挥榜样的力量。小学课本中有许多名家的作品,比如巴金的《鸟的天堂》,叶圣陶的《荷花》,萧红的《我家有个大花园》等等。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名家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
期刊
一、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有利于凝聚人心,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战斗力    “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这对于学校来说,校长可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尤其是目前校长责任制的形势下,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有的学校会出现“一言堂”的局面,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这样会直接导致班子人心涣散,各干一套,有力使不
期刊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发现,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自主探究能力,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学生的奇思妙想、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环境。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教学内容等方面出发,精心设计探究的课题,确定每次探究活动在发
期刊
摘要:出题习作,囿于限制,感到束手束脚;自由习作,海阔天空,还是难以下笔。作者以校园生活为视角,提倡学生写体验式习作,从身边素材撷取精彩,摈弃成人化标准,让学生的生命自由地表达,忠实于生活,洞开了儿童习作的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习作实践 生活体验 校园视角    一、困惑和惊讶    [现象一]“出个题目吧!”——对自由习作的无所适从。  在习作教学中,本以为放手让学生自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期刊
摘 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的责任心和爱心呢?我们可以以少先队家园为主阵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逐渐育开队员的关爱之花。使关爱精神在少先队家园中薪火相传。  关键词:少儿爱心 培养 践行    爱是生命之源,是人间至善至美的珍宝,世间唯有充满关爱,人类才能创造和平、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
期刊
阅读教学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教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我认为,要把各种书刊(包括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理解的内容,就必须在课堂教会学生“三读”,即速读、精读和朗读。    一、速读——有速度的读    阅读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二是有一定的阅读速度。所谓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较多的材料,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
期刊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依托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所以想象对于文学作品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那么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读出文章的精髓,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个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感悟教学法,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并大胆创设情境,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科林伍德
期刊
摘 要: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整个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石。通过对广东省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出目前广东省高校的师生关系正处于“冷淡”状态,师生之间愿意交流但交往频率低,交流内容单一。而责任在于教师的修养和教学方式、学生的素质和心态、学校的各项建设制度以及社会风气几个方面。因此,必须从这几方面入手,建立起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 和谐    研究背景  2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