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表率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54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党中央隆重召开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国、全世界宣示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在新的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时代意义、历史意义。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为我们提供了思想遵循和动力源泉。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关键要在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上下功夫。
  始终保持“终身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真懂上下功夫。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读书学习,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建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确定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开始的,这就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持久深入、持之以恒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做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持之以恒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更加自觉、更加刻苦”的学习要求,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必修课”,以更加自觉的态度、更加务实的学风,深入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带着信念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熟读精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源头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始终坚持“不忘初心”,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在真信上下功夫。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兴党之要。回顾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几十人的党发展到今天拥有450万个基层党组织、8900多万党员的第一大执政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改革开放,历经各种艰难困苦,无數先烈付出了生命,但始终旗帜高扬,初衷不改、勇往直前,关键就是共产党人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即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重申信仰,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讲话中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强化科学理论武装,永远保持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对事业担当,特别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忠诚、绝对认可、绝对信赖、绝对服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
  始终发扬“求真务实”,弘扬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在真用上下功夫。邓小平同志曾讲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认真分析和把握国际国内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解决了许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用实践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活生命。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习常态化、科学化,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就要坚持把践行马克思主义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紧紧抓住“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驱动作为内生动力,把脱贫富民作为根本目标,把生态立区作为底线工作,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脱贫攻坚和重大风险防范“三大攻坚战”,扎实推动“三大战略”“五个扎实推进”重点任务落实,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G
  (作者系沙坡头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花菊萍
其他文献
10月16日,自治區召开盐池县脱贫退出现场会,并进行观摩和座谈交流。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出席现场会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真学习借鉴盐池县脱贫攻坚的做法和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必胜信心,把各项工作做得更精准更扎实更有效,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自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部署,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01.5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23.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5%下降到了6%。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剩下的贫困地区大部分自然条件差,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要实现2020年全区8
期刊
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在革命战争年代“两论”从世界观上肃清了曾在党内造成极大危害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在新时代,重新学习“两论”,对于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坚持实践观点、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学习运用实践的观点知行
期刊
党的十九大以来,宁夏妇联认真落实党中央对群团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的具体安排,紧紧围绕强“三性”、去“四化”目标,积极探索,稳健推进,开启了妇联组织常做常新、充满活力的新动能,激发了广大妇女“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新活力。  破除壁垒,固本强基,实现群众工作群众做  在改革中,着力敞开大门,破除壁垒、构建网络,打破群众工作群众做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基层妇联组织的神经末梢,打通联系和
期刊
2018年以来,宁东基地党工委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聚焦问题导向、聚焦中心工作、聚焦党建创新,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地上,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安排、共同推进,形成了“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的工作格局。  坚持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两统筹”  统筹顶层设计。党工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抓党建,亲自抓落实,压实党建责任,并深入社区、企业调研党建
期刊
自治区成立60年来,隆德县各族群众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团结一心,接续拼搏,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意志和勇气战天斗地,全县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隆德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60年来,始终聚焦扶贫攻坚,以精准施策引领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对隆德县来说,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长期坚持的、富有更多时代
期刊
六盘山下的隆德县,素以风光旖旎、民风淳朴而为外界津津乐道。进入新时代,隆德县创办的农民讲习所也成了城乡群众热议的新话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成了开展农民思想教育的“大学堂”、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引领群众脱贫的“致富路”。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已经成为当地农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隆德的有效载体。  “八有”讲习所:农民思想教育的“大学堂”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中国有了好兆头,全国人民有盼头。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方位是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观察的基础上,作出的新时代的论断。  新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世界观的统一  从历史性变革到历史新方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新中国的成立,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
期刊
近年来,自治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认真落实中组部和自治区党委关于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紧扣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以“六有”为目标,以“双强六好”“四服务四促进”为载体,抓住组织覆盖、骨干队伍、阵地建设、职能发挥等关键环节,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全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期刊
呂全德,1955年生。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宁夏美术家协会会员、宁夏书法家协会会员、固原市美协理事、隆德县一中高级美术教师。2008年作品在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全区书画展中荣获一等奖。2011年作品在首届六盘山杯全国书法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