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h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得到提高,身体健康也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身体健康除了人们的生活饮食得到关注以外,而体育锻炼也同样在生活中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在中学的开展比较普及,最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然而在体育课中准备活动却没能很好的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作用、内容几个方面来探讨准备活动对中学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 准备活动 中学生 体育课 重要性
  
  中学准备活动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或专门性练习)。中学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特征,具有动态性和经常性。准备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各种身体练习,从而使身体体温,肌温上升,提高酶的活性,减小肌肉的粘滞性,增强氧运输系统所有环节的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和传导速度,并且是使学生可以较快的进入运动学习状态,充分发挥肌体运动机能的作用,为基础教学阶段作准备,而准备活动完成的优与劣,又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重视准备活动,并将准备活动有目的的开展开来。
  1.准备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由于我们教学的对象都是中学生,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这段时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期,是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兴旺时期,是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因此在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准备活动以及教材内容,是准备活动确实起到应有的作用。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提高肌肉的弹动幅度,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安静状态转入紧张的活动状态从而提高酶的活性,减少肌肉的粘滞性,从而适应体育活动的身体活动的内部环境,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目前来看,中小学的体育课都是将室外体育课安排在上午3-4节或者下午5-6节,在这时学生或多活动或少都带有室内课留下的痕迹,还沉浸在有关课程内容的思考或精神疲惫,或情绪低落,而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相对其它项目更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授基本教材前,必须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入手,精心设计和安排趣味性浓,新颖丰富易振奋精神调节情绪的身体活动或游戏,使学生精神得到放松,机体得到最佳的动员,以加快心血管系统功能和心肺系统功能的工作能力,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实施科学锻炼的基础,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不仅能提高人的兴奋性,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而且还能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如中学生男同学喜欢踢足球和打 篮球,如果课前不做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不充分,就会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踝关节扭伤,挫伤,如果一旦伤害事故发生,容易在学生脑海中留下阴影,从而使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起了阻碍作用,如果我们能在课前对此采取预防,那么,体育课就会有效地进行。
  2.准备活动的作用
  2.1生理作用
  准备活动,能逐渐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兴奋性,加强心血管和呼吸器官的活力,克服心脏机能的惰性;能减少肌肉的粘滞性提高肌肉收缩和放松的速度,并可以避免肌肉拉伤;能提高循环系统机能,因心脏外周血管的有限扩张经过一定量的准备活动后,交感肾上腺系统发挥作用,心迷走神经的支配能力减弱,心交感神经的支配能力相应增强,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能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因为细胞的代谢过程与温度有关系,体温上升10摄氏度,细胞代谢率约增加13%。肌体温度升高,酶系统的活性提高,生化反应过程加快,血液与组织的氧交换也较迅速加强可参与热代谢和物质代谢的汗腺活动,为机体进一步排泄大量的代谢产物(尤其是HL )做好准备,生理因素的改变促使运动成提高,测试结果表明,100米跑成绩提高0﹒5-0﹒6s,相当于提高3%-4%。
  2.2 心理作用
  2.2.1消除心理障碍
  由于体育运动的复杂性、竞技性和社会性,目前有些学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恐惧。如看到跳箱、双杠等体操器械就害怕,对长跑有恐惧心理等。同时,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急躁、缺乏锻炼的积极性或急于求成、胆怯犹豫等。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常与学生沟通,做好体育锻炼的宣传工作,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學生愉快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
  2.2.2 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在准备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自身练习,特别是组合新颖、动作优美、节奏感强的身体练习,学生就能在心理上由感觉到感知;由注意到记忆,表现出愉快兴奋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愿望和兴趣。使他们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创造了有利的心理条件[6]。
  2.2.3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准备活动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和学生主动参与练习,加上一些游戏来增加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从而引起学生对运动的注意!
  2.3实施品德的作用
  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准备活动作为教学手段的一部分都可以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很多项目例如:徒手操、跑步、游戏等这些均展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要相互帮助,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树立团队精神。
  3. 影响做准备活动的因素
  3.1学生缺乏做准备活动的概念
  每当我们在一节体育课准备部分都会做一些徒手操,游戏,专项准备活动,从而促进体温升高,促进血流速度,减少肌肉粘滞性,防止在课中出现伤害事故,如肌肉拉伤、肩韧带拉伤,腰扭伤、踝关节扭伤等。而学对做准备活动的意识不强,总以为自己没事,只是跑跑跳跳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平时自己也这样,所以在做准备活动过程中,学生就报着无所谓的态度,部分学生简单做,甚至有些学生站着不做,这样会造成伤害事故。
  3.2准备活动的内容
  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求是由慢到快,由上到下,由易到难,力度由小到大。
  3.2.1一般性准备活动
  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使身体各主要的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一般性这活动一般包括慢跑,徒手操和运动量较小的游戏,如:头颈、上肢、肩、胸腰、腹、下肢等不同部位肌肉的活动,动作的方向应前后左右照顾到,动作要求规范幅度大,节奏感强,把身体各个部分充分活动开,为进入体育基本部分做好生理上的准备。
  3.2.2专门性准备活动
  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是诱导、辅助、模仿练习,为掌握所要学的技术动作创造条件。专门准备活动主要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组织安排的。如在跳高的辅助练习就有两步和四步的助跑起跳,短跑中就有摆臂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等,因此强化准备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动作。
  3.2.3准备活动的时间
  准备活动的时间是根据课时、场地、器材、天气、课的内容而确定的 。方法如下:小课(45分钟一节的体育课)准备活动10分钟为宜;大课(90分钟为一节体育课)以25-30分钟为宜。但它受几因素的影响,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做准备活动的时间可以延长可以缩短,保证机体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进入学习。
  3.2.4准备活动的负荷
  因准备活动的负荷与云运动员的性别、年龄、神经类型、赛前状态、个人特征、气温等素有关,一般来说不宜过强,太大的负荷会引起局部疲劳,从而影响在运动过程中的损伤,一般采用本人最大竞技的50%-70%。一般准备活动时,以学生的平均心率在120次/分,最高心率为150次/分,持续2至3分钟为宜,因为这样可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一定的痕迹效益,有利于主要教材的学习。
  3.2.5准备活动的组织形式
  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长期采用一种组织形式,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减弱学生练习的兴趣。一旦教师能根据课的内容,学生年龄,场地器材对组织形式进行不断的变化调整,不但便于学生观察教师的动作,还能提高学生对练习的兴趣。
  4. 做准备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不仅要冲破陈腐樊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且更要有的放失地重视学生的个性心理需要,这样才能使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获最佳的教学效能。
  4.1要有针对性
  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课程的主要教材来选择,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动作,例如在练习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时,专门准备活动就应该安排有利掌握腿快蹬快摆的辅助练习,如原地的单脚支撑迅速抬腿然后积极下压,手臂迅速前后自然摆动练习,通过此练習,使学生对起跑时蹬离起跑器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4.2要有趣味性
  游戏因为趣味性,竞争性比较强,所以他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根据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选用游戏与小型比赛作为准备活动形式深受欢迎。例如在学习胸前传球技术过程中在准备活动的后阶段对于初中生可让他们做两组迎面接力比赛的游戏;对于高中生就可让他们分四小组交叉迎面接力游戏。再如,结合上下肢练习而采用“记先法”进行各样递球比赛,结合上下肢“斗鸡”“跳绳”游戏等,让学生在欢笑娱乐中使身体各个身体部分逐渐进入运动状态,以适应上课的需要,但在游戏练习中要注意运动量不宜太大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样安排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游戏和比赛规则、要领、方法。教育学生发扬团结协作,协调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4.3要有多样性
  如在慢跑过程中,喊数抱团或教师用口令指示学生做动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很高,渴望练习。虽然在练习过程中,我们都是在做同样内容的动作,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编制一些与之适宜的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简单动作,如在篮球教学中运球练习,我们可以绕“8”字运球,低运球与高运球,转身运球等相交换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4.4要有防患性
  根据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等差异及准备活动的内容的性质,动作特点,场地器材,气候等具体情况充分估计到课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预先采取必要的教育和措施,防患于未来,例如在武术课中,第一次运用剑,由于学生的好奇,容易出现用剑时对碰别人的现象发生。又如在做“蛇头抓蛇尾”游戏时,教师应该考虑到由于学生运动能力不同,年龄小的学生就不应该有此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学生容易摔伤。为此,教师练习之前,要向学生明确提出纪律和要求,并讲清楚其危害性使学生明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4.5要有思想性
  做准备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准备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跑两圈,四肢活动一下就行,而是要体温上升,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克服人体内脏器官的惰性和提高运动器官的工作能力,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为课的主要部分作好生理上的准备,而且还能发展身体素质,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
  4.6合理的布置场地
  在教学中,场地布置得整齐美观,线条清晰,对学生是良性刺激,这样容易使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提高练习效果。因而准备活动中场地的布置不宜忽视。教师在每次课前认真布置好准备活动场地,如画好必要的线条,练习的图案,摆好醒目的标志物等,让学生在醒目、新颖的布局中。这就易使学生对准备活动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必然提高准备活动的效果。
  准备活动是一节体育课的基础,做好准备活动有利于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做好准备活动。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准备活动的作用与其重要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器材、学生特点等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
  参考文献:
  [1] 李泓,等.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12.
  [2] 杜和平.对田径教学准备活动的探讨[J].自然科学,1998.6.
  [3] 邢丽.对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
  [4] 李继芬等.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应坚持八性河北职工学院学报2006.12.
  [5] 彭恩.如何做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9.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了10-12 mm紫铜母线的焊接工艺方法,通过性能分析和试验证实:运用熔化极氩弧焊接方法并采用适当的措施焊接紫铜母线是可能的,对焊缝的一次成型、铜排的导电率都有很大层次的提升。  [关键词] 铜母线 熔化极氩弧焊 预热温度    1 概况  华能玉环电厂6kV共相母线采用截面为125×12mm、120×10mm、80×10 mm的紫铜母线,焊口数量4100只,单条母线最长为1300m
期刊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宽带光接入网新技术GPON,并通过与其他通信技术的对比其优劣势,对GPON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作出分析。  [关键词] GPON技术 应用 前景    一、GPON综述  1.GPON的定义  GPON技术起源于1995年开始逐渐形成的ATMPON技术标准,PON是英文“无源光网络”的缩写。而GPON(Gigabit-Capable PON) 最早由FSAN组织于2002年
期刊
[摘要] 基于多孔配位化合物作为一种很有研究潜力和发展前途的CO2的选择性吸附材料,合成得到两个纳米级孔洞[Zn4Nd2(L1)4(1,4-BDC)2](NO3)2 ·2Et2O·4H2O(1)(异六核)和[Zn8(L2)4(H2O)4](2)(八核)化合物;其孔洞尺寸分别为10×5 nm和5.4×4.7 nm,均大于CO2分子的动力学半径(3.30Å);通过不同气体的吸附性能测定,在
期刊
[Abstract] With the technical supports included streamline and artistic interface, high quality video and audio, flexible insertion based on the video and animation, mobile equipment and the technolog
期刊
[摘要]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读书。重视读书,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强调了读在理解中的重要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在写作中的作用;“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则强调了读在认识事物进行实践中的重要性。而在培养读的能力的诸多训练方式中, 就语文而言,朗读尤其重要。  [关键词] 朗读 语文教学 旋律 兴趣 感悟 个性 技能    引言
期刊
[摘要]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突破此难点,可以采用高中氧化还原概念与初中有关概念对比分析典型反应,从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中更准确、更方便地揭示出高中氧化还原概念。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用“察颜观色法”、“背景分析法”等。  [关键词] 中学教学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 典型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高一学生,对元素的化合价掌握的
期刊
[摘要] 90后的大学生由于受社会、传媒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在行為、情感、思维、认知等方面特点突出、具有鲜明时代烙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发展规律和对象特征的教育新方法,加强对90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关键词] 非主流 思想政治教育    时髦、另类、张扬,既是时代冲击下的生成物却又受年龄限制,既是60和70代人最宝贝的下一代却又不是当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以中国为例的流动性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初步研究。  [关键词] 流动性 资产价格 研究    一、引言  流动性指的是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反映了货币的供应状况。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我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統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居民和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乃至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一些高流动性资产,都可以根据分析的需要而纳入不同的宏观流动性范畴。
期刊
[摘要]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通过对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模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  [关键词] 网络信息传播 模式 六度传播 WAP    一、前言  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当人们利用网络进行各种各样的信息活动时,同样会面对因各种消极信息传播所带来的非意愿后果的问题。  网络信息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
期刊
[摘要] 2000年以来,数字语言实验室逐步更换了原有的模拟数字语音室, 在我国高等院校得到普遍应用,大大改善了语言教学条件。从办学定位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如何建设与管理好数字语言实验室,服务语言教学,提高语言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数字语言实验室 建设 管理    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内涵  根据教育部2007年关于教学质量工程的文件精神,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培养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