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观察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4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4例患者行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术均获成功,术后6~13 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12个月,CT复查支架无移位、无漏血及假腔内血栓形成,无严重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积极控制血压和止痛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对有效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护理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从内膜破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而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纵轴方向扩展形成血肿和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1]。该病起病急剧,发病24 h内死亡率达40%。我科2007年6月至2009年4月对2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经超声心动图、CT或MRI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4~79岁,平均60.3岁;患者均主诉因突发持续性胸背部刀割样剧烈疼痛,阵发性加重而入院,既往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史;根据DeBakeg分型:I型11例,Ⅱ型5例,Ⅲ型8例。本组24例患者行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术均获成功,术后6~13 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12个月,CT复查支架无移位、无漏血及假腔内血栓形成,无严重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基础护理严密监测并详细记录患者呼吸、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2~4L/min[3]。常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控制血压,根据血压变化调节泵入速度和剂量,血压控制在90~l10/60~70 mm Hg,心率控制在60~75次/min,避免血压波动过大而引起主动脉夹层撕裂。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温湿度适宜,预防感冒咳嗽。避免过度用力如排便、剧烈活动等,以防血压急剧升高,夹层继续撕裂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指导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进食清淡、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饱餐及刺激性食物。遵医嘱常规使用芦荟胶囊、番泻叶等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或行人工冬眠以保证患者绝对静息。
  2.1.2疼痛观察疼痛是主动脉夹层最特征性的临床症状,90%以上患者从疼痛发作一开始即为剧烈疼痛,常呈难以忍受的撕裂样、烧灼样或搏动性胸腹疼痛。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并及时进行处理,充分镇静、有效镇痛。本组有24例患者突发持续性胸背部刀割样剧烈疼痛,有窒息感且伴濒死的恐惧感,按医嘱给予注射哌替啶、吗啡等镇静剂,伴烦躁者加用丙泊酚。护士应密切观察大剂量使用镇痛剂患者的呼吸、血压、瞳孔、脸色、意识等变化,以防止发生药物急性中毒[2]。
  2.1.3心理护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急,大部分患者因疼痛剧烈就诊,由于对本病缺乏认识,造成患者及家属往往烦躁不安、精神紧张、恐惧,精神紧张又促使患者血压升高,心律加快、心脏负担进一步加重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重视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随时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并认真倾听其主诉,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系统评估患者的应激反应、情绪状态及心理需求,确定心理护理对策,给予心理疏导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以及对预后的忧虑,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以战胜疾病。
  2.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导管室后,护士应首先向患者介绍环境及身边的工作人员,安慰患者不要紧张并随时听取患者的主诉,在直接动脉压监测下调控血压并密切监测心率和心律变化,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熟练配合手术医师顺利完成手术。
  2.3术后护理
  2.3.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入CCU,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患者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注意有无心律失常。严密观察尿量并准确记录出入量,避免因循环容量不足引起少尿、无尿现象,如有发生,可在充分补充血容量的同时予以利尿治疗,1~2 d后拔除尿管。
  2.3.2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可能出现动脉栓塞,植入后综合症,内漏、截瘫,各种脏器功能受损等并发症,严密观察各种征象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术后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足背部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改变及肢体活动时是否出现疼痛、麻木等感觉。术后常规护理,穿刺部位砂袋压迫加压,观察穿刺局部有无血肿、出血或渗血。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观察尿量和尿色的变化并定期监测肾功能,观察有无腹痛、腹胀、便血以了解肠系膜的血运情况。术后须绝对卧床休息48 h,术侧肢体伸直制动24 h[3]。
  2.3.3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以休息为主,注意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活动量循序渐进,注意劳逸结合;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戒烟、酒,宜进清淡、低盐、低脂、无刺激的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坚持口服降压药和抗凝药,注意监测血压情况,将收缩压控制在12.00~17.33 kPa;定期复查,若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3小结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凶险,不可自愈,病死率极高,一经确诊应绝对卧床,严格控制血压和心率,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因疼痛或烦躁使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夹层破裂。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保证患者安全渡过手术危险期。
  
  参考文献
  [1]王天佑.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4.
  [2]左兆凯.带膜支架置人治疗胸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杂志,2006,14(2):145.
  [3]刘英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8,22(2):48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椎炎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漏诊和误诊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12月诊治的强直性脊椎炎伴发葡萄膜炎83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双眼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详细记录角膜后沉着物(KP)的性质及分布、前房细胞的数量以及前房闪辉的程度,尤其是否合并纤维素性渗出、前房积脓,骶髂关节X线影像学检查。查阅以往的病史记录,统计分析诊断的一致性及漏诊、
通过对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定律的数学推导,揭示了影响恒流式气泡液位传感器输出水深精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指出了气管两端口竖直高差是影响输出水深精度的主要因素,而非重力加速
目的 比较椎管镜下B-Twin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间的差异.方法 对2006年至2008年入院行上述手术方法治疗的3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其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植骨融合率情况.结果 随访3~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所有患者所有节段均获骨性融合,未见融合器后移及沉陷,无并发感染.JOA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