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演变的认知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课题:本文是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名词性网络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CX2014B215)”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演变的基础为相关概念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模式;其语义演变机制为挪用机制和拓展机制,且语义演变机制为挪用机制的形式单位数量远少于拓展机制的;其语义演变的结果为变化和转换,且语义演变结果为变化的形式单位数量远少于转换的。
  关键词: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演变;概念的知识结构
  作者简介:曾亚(1981-),男,湖南株洲人,硕士,湖南信息学院公共课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尹铂淳(1989-),男,湖南邵阳人,硕士,湖南信息学院公共课部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一、引言
  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总面积20829平方公里,以汉族为主,有苗、瑶、回等少数民族。有2500余年历史,但城市吸引力有限,外来务工人员少,语言“纯净度”高,方言具有代表性。
  有学者对其方言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鲍厚星研究了邵阳方言的音系[1]196;李小军分别对邵阳方言的“吗呢”问句[2]556和语气词“咱”“啊”的鼻化别义进行了深入探究。[3]100但未有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研究,即未关注基于语言的经验基础和关于其表征概念的知识结构。本文拟于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尝试揭示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演变的基础、机制和结果。
  形式单位①承载概念、展现当地人的民俗、知识结构和认知操作。本研究筛选出410条邵阳方言形式单位作为研究语料,来源以当地人口述为主,拥有对应的普通话形式单位。语料收集自8人,4男4女,年龄在25到60岁间,2人具有高中学历,3人具有本科学历,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二、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演变的基础
  (一)概念的知识结构
  是指关于某个概念的百科知识网络,是人类通过与客观世界持续互动的产物,是一个有组织、有层级、有逻辑的系统。
  如坐直升飞机,初始义成功引申至“职务或身份等升得很高很快”得益于我们拥有关于概念“坐直升飞机”的知识结构,即知晓直升机上升迅速等。
  (二)文化模式
  指文化的知识结构。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不同民族语言的发展起制约作用。[4]77
  如讲一个人不识大体,说不懂经。“经”,指儒家经典或作为思想、道德、行为标准的书,体现了邵阳人对儒家经典的重视与尊崇。
  三、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演变的机制
  汉语形式单位语义演变的机制有挪用机制、拓展机制、形式单位赋义机制和事物赋义机制。
  (一)挪用机制
  挪用机制指主体“挪用”其他概念域/框架中与其表征概念有相似性的某一概念并投射至形式单位,使其成为该形式单位的新义项。
  如邵阳方言形式单位黄眼狗的初始义为“黄眼睛的狗”,基于知识结构,事物概念“不知感恩图报,不懂孝道的人”与其位于不同范畴,但有着系统的相似性:令人反感、相貌丑陋(有眼疾)等。主体获取事物概念“不知感恩图报,不懂孝道的人”投射至黄眼狗,最后使其拥有新义项,和普通话中的“白眼狼”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如:放大炮(发出猛烈抨击)、牵牛(偷摩托车)、坐直升机(职务或身份等升得很高)、癞皮狗(道德上令人反感或憎恶的人)等。
  (二)拓展机制
  拓展指形式单位的语义在同范畴中的延伸。具体过程:主体利用同一概念域/框架中与其表征概念具有相关性或邻近性的某一概念投射至形式单位,使其成为该形式单位的新义项,可视为原义项的“拓展”。
  如邵阳方言形式单位吃粉笔灰的初始义为“吃粉笔灰”,其激活了行为事件框架“教师教学”,其中施事为“教师”,行为为“教学”,受事为“学生”,结果为“吃粉笔灰”,故“吃粉笔灰”和“教师教学”具有邻近性即二者位于同一行为事件框架,主体获得概念教师教学,并将其投至吃粉笔灰,致使其拥有新义项。
  另如:荷叶锅(很大的锅)、海碗(大碗)、闭眼睛(死亡)等。
  (三)小结
  挪用机制和拓展机制是由内部义项引申所致词义推演,发生于同一范畴。
  形式单位赋义机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于概念层面、形式层面或语音层面相互联系的形式单位吸引彼此的义项,使一个形式单位的义项得以进入另一形式单位中,成为新义项。事物赋义机制指形式单位沿用旧的形式,被外界事物赋予全新语义。形式单位赋义机制和事物赋义机制是由非内部义项引申导致的语义变化。
  语料收集中(见表1),不存在形式单位赋义机制和事物赋义机制,且语义演变机制为挪用机制的形式单位数量远少于拓展机制的。这符合认知的经济性原则,是指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关于一实体最大量的信息[5]261。拓展机制涉及两个义项位于同一范畴,具体语境下,义项在同框架的拓展比不同框架的挪用更省力,故拓展机制的形式单位更多。
  四、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演变的结果
  形式单位意义的变化或转换。
  (一)变化
  形式单位意义的变化指意义在同一范畴内从类到属、从部分到整体或从具体到一般,从属到类,从整体到部分或从一般到具体,或从一成员到另一成员的变化,其本质属性不变 [6]10。
  如按风俗,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邵阳需将过世的亲人从另一世界接回来吃住几天,称为接老客。初始表征了一个行为事件概念框架“接老客”,最终表征为行为事件概念框架“接过世的亲人”,二者虽有出入,但概念中心成分一致,皆是“接”,故“接老客”意义变化为“接过世的亲人”。   另如荷叶锅(很大的锅)、菜辣椒(炒菜的辣椒)、哈宝口水(傻子流出的口水)等,语义演变的结果为变化。
  (二)转换
  形式单位意义的转换指意义从一范畴到另一范畴,包括从一类具体或抽象事物到另一类具体或抽象事物、从事件到事物,从抽象事物到具体事物或从具体到抽象事物 [6]10。
  邵阳方言形式单位长尾巴,初始表征行为概念“长尾巴”,于行为事件概念知识结构“小孩过生日”中,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行为为“过生日”,位于第二层级的行为民俗称呼为“长尾巴”,依靠知识结构,突显元素“过生日”,隐略“长尾巴”,突显方式以“长尾巴”代“过生日”,即转喻。长尾巴初始义“长尾巴”,引申义“过生日”,二者隶属于不同的范畴,故“长尾巴”意义转换为“过生日”。
  如坐直升机、吃粉笔灰、牵牛等,语义演变结果皆为转换。
  (三)小结
  从意义建构视角来看,初始义参与新意义的建构,获得建构义。从语义引申视角来看,初始义向建构义引申的结果可以是变化也可以是转换。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演变的结果为变化的形式单位总数为129,占31.4%,转换的形式单位总数为281,占68.6%。语义演变结果为变化的形式单位数量远少于转换的,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理解较不易。
  五、结语
  1. 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演变的基础为概念知识结构和文化模式;
  2. 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演变的机制为挪用机制和拓展机制,且语义演变机制为挪用机制的形式单位数量远少于拓展机制的;
  3. 邵阳方言形式单位语义演变的结果为变化和转换,且语义演变结果为变化的形式单位数量远少于转换的,理解较不易。
  注释:
  ①形式单位一般包括词、成语、自由短语、熟语、句子等,文中用粗体且斜体标记。
  参考文献:
  [1]鲍厚星. 湖南邵阳方言音系[J]. 方言,1989,03:196-207.
  [2]李小军. 邵阳方言的“吗呢”问句[J]. 中国语文,2009,06:556-557.
  [3]李小军. 邵阳方言语气词“咱”“啊”的鼻化别义[J]. 语言研究,2012,04:99-101.
  [4]吴平. 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
  [5]Evans, V.
其他文献
摘 要:《论语·季氏篇》“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之“色”历来多释义为“女色”。全文考之以古籍文献、古今考释以及《论语》语境,认为此句中的“色”应为“脸色不定”之义。  关键词:《论语》;色;释义  作者简介:唐孝赟(1995-),男,汉族,四川达州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历史学。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唐兰先生的《中国文字学》是中国文字学研究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唐兰先生在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自己对汉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书说”“新形声字”等很多独创性新见解,对中国文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国文字学》;汉字;文字学  作者简介:刘功珍(1989-),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2 [文
拍摄是对美的攫取,欣赏是对美的诠释。搜索回忆是对美的复习。本刊上期“有奖猜地名”栏目刊登了世界各地的精片佳景,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纷纷来电、来函要求继续向全国传递信
该课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 静息状态下超声新技术评价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分题一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定量分析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局部与整体的舒缩功能;目的:采用
背景:  混合技术可增强材料的热敏性、机械性能、黏弹性和结构性能,还可改善混合材料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其他生物医学性质。  目的:  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多孔水
摘 要:外来词也叫借词,即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在自己学习日语中发现,现代汉语当中有很多的词汇都是来自日语,这种现象被称为“文化反输入”。大量日源外来词的反输入原因很多,这些词根据造词方式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很多类型。  关键词:日源外来词;原因;类型  作者简介:苏杰(1989.2-),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学历,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H136.5 [文献标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酚、七氟醚麻醉对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患者引流液中炎症因子的改变,研究异丙酚对颅脑损伤后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20例行开颅急性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高速普及,聊天工具也在日益翻新。微信,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软件,已然快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因为其自身的及时性和情境性,它也影响着人们的交流方式,所以,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微信语言又有着它的特殊性。本文从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来探讨微信时代下的语言特点,以此来揭示微信给现代语言带来的影响及挑战。  关键词:微信语言;语域理论;影响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移动学习这种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移动学习的内涵、特点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了两种基于移动学习的词汇学习模式:基于数字便携设备的词汇学习和利用移动交流社区的词汇学习,最后分析其对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移动学习;大学英语;词汇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随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