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9期目录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8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南昌起义具有无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和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新阶段,拉开了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宏大历史序幕。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南昌起义仍然能给我们以重要启迪。
南昌起义,是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作为一名参加革命多年的老战士,我经历了自抗日战争以来军队建设的风风雨雨,目睹了军队发展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时刻,深切地感受到,没有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强大军队,是万万不行的。
2012年6月11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我国量子信息等若干重要和新兴领域的前沿探索进入世界前列。
人们常常认为,“杀鸡用牛刀”,是小题大做,把大气力用在了小事情上。其实,在一定条件下,“杀鸡”有时还真得用“牛刀”,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杀鸡用牛刀”,就是要善于集中各种力量,努力做好所需之事。对此,邓小平就曾提倡过。
1936年10月,一支2万余人的红军部队奉命从甘肃靖远县渡过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作战任务,以期“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通达远方”,时称西路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
由国家进出口委、人大法制委员会、财政部税务总局、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和深圳、厦门两市组成的经济特区考察组,一行九人,于九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一日,对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墨西哥、爱尔兰等六国的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边境工业区)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是根据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总署的协议,由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安排的。考察组回国途经日内瓦时,联合国贸发会议还邀请了十多位专家,就出口加工区的建立和发展问题,为考察组举行了两天学术讨论会。
我受国务院委托,现对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经济特区和《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作简要说明。 一、设置经济特区的依据和经济特区的性质。 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继续做好技术引进工作,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努力扩大出口”的任务,参照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举办出口加工区、加快经济发展的经验,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扩大出口贸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去年七月即着手筹备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先开始在深圳筹建。
期刊
陈云对党的学习问题有非常独到和精辟的论述。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堪称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光辉典范。在延安时期,陈云提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并始终如一地践行和倡导。他还反复强调,学习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他概括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十五字体会。陈云从不墨守成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他总是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接受新的东西。重温陈云关于学习的思考和论述,对我们今天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