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语义描写新方法探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副词“就”语义丰富,用法多样,在词典释义中常有分歧,学者对“就”存在诸多争论。本文对语言应用中的“就”进行全面考察,运用虚词的“语义结构分析法”,对副词“就”进行语义分析,概括了副词“就”的15个义项。其中既有对词典中一些义项的重新认识,也有一些新发现的义项。
  关键词:虚词语义 语义结构 语义要素
  一、引言
  虚词语义空灵,不像实词那样“语义自足”(郭锐,2008:5),但却表达丰富的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如何准确把握看似难以捉摸的虚词语义,一直是汉语研究者和词典编纂者积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目前对于虚词的语义描写大多凭借主观感受,但这种主观性是依附在客观意义、关系和功能基础上的,它只是虚词语义的“表”。因此,尝试使用新的虚词语义分析描写方法,将会有助于更好地学习与使用汉语虚词。
  郭锐(2008:5~15)在“框架语义学”和“心理空间理论”影响下,提出了虚词语义分析的“语义结构分析法”,即把虚词的意义看成是一个“语义结构 (semantic structure) ”。虚词自身语义虽不自足,但却可以把其他表达实在意义的成分组织起来,整体表达一个新的意义。这一结构由“语义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通过对语义结构的描写,即找出虚词所引出的语义要素并描写要素间的关系,来描写虚词语义。
  “语义结构分析法”为虚词的语义描写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以一种模式化的分析方法来描写虚词语义,指标明确,操作性强,不以感觉行事,克服了虚词语义描写中的缺陷,对虚词的研究和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用“语义结构分析法”来重新认识汉语中较复杂的虚词“就”(仅分析副词“就”)。①
  二、副词“就”②的义项分析与描写
  (一)即将发生/实现
  (1)我这就出去。(《永》)
  (2)饭就好了。
  (3)马上就过年了,还出什么差?(《八百词》)
  (4)我那个闺女,眼看就大学毕业了。(《八百词》)
  语义要素:{{时间点a,时间点b}{状况P}}
  a(r) b
  ————·——————·————————→
  ~P P
  关系:a早于b,说话人处于时间点a(r即观察点),状况P在a点没有出现,出现于b点。
  (二)完成/实现于时间量级上的低点
  (5)你乘地铁去,十分钟就到。
  (6)你乘地铁去,十点钟就到。
  (7)这会儿就开始偷奸耍滑,以后怎么信赖你?(《永》)
  (8)别哭了石静。算我不好,别人不了解我你还不了解我么?从小就窝囊,受欺负有什么委屈只好忍着。(《永》)
  语义要素:{{时间点(段)x,时间点(段)a,时间点(段)b……}{事件P}}
  x a b ……
  ——·————·———·———————→
  P
  关系:x早于(短于)a,a早于(短于)b……,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由早到晚或由短时到长时的不同量级的集合。事件P发生或实现于集合中的x,即时间量级序列中处于时间早或时段短的x。正因如此,自然会产生马真所说“在说话人看来,行为动作或情况发生、进行、完成得早或快”之意。我们可以把这一语义描写为“完成/实现于时间量级上的低点”。
  (三)完成/实现于时间量级上的高点
  (9)我起床就八点了。
  (10)(这道题很难,)做这道题我就用了两个小时。
  语义要素:{{时间点(段)x,时间点(段)a,时间点(段)b……}{事件P}}
  …… b a x
  ——·————·—————·——————→
  P
  关系:a晚于(长于)b,x晚于(长于)a……,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由早到晚或短时到长时的不同量级的集合。事件P发生/实现于集合中的x,即时间量级序列中处于时间晚或时段长的x。正因如此,便产生了“在说话人看来,行为动作或情况发生、进行、完成得晚或慢”之义。我们可以把这一语义描写为“完成/实现于时间量级上的高点”。
  (四)相继发生
  (11)石静觉到了我情绪的变化,小心看着我脸色说:“你是不是又累了?躺下歇会儿吧。床垫子买回来我就擦过了,挺干净。”(《永》)
  (12)石静忍气没说话,我们一起往外走。到了外边,站在太阳地里就吵。(《永》)
  (13)走走,吃饭去,没听说二百五有记仇的,一般都是事过就忘。(《永》)
  语义要素:{{时间点a,时间点b }{事件Ea,事件Eb}}
  a b
  ————·————·————→
  Ea Eb
  关系:a早于b且两点间隔短暂,事件Eb紧接着事件Ea发生,Ea和Eb之间无其它事件。
  (五)完全排除其他
  (14)昨天就小王洗衣服了。
  (15)小王就昨天洗衣服了。
  (16)昨天小王就洗衣服了。
  (17)“你们全错了。”董延平一副就他清楚的样子,“你们谁也想不到老头儿为什么死。”(《永》)
  (18)没觉得其它不好,就是浑身无力,特别累。(《永》)
  语义要素:{x,a,b……}
  关系:x,a,b……构成一个选项集合,“就”约束x,排除非x。x可以是人,如例(14),表示选择“小王”而排除其他诸如“小李、小张、小赵等等”;x也可以是时间,如例(15),表示选择“昨天”而排除其他诸如“大前天、前天、今天等等”;x还可以是动作行为,如例(16),表示选择“洗衣服”而排除“做饭、收拾房间、照顾孩子等等”。   (六)向上排除
  (19)“一辈子不就这么一次么?”石静笑着说:“要省什么时候不能省。”(《永》)
  (20)我们班八十名学生中,就十个女生。
  (21)老两口就(有)一个儿子。(《八百词》)
  (22)书架上就(有)几本书。(《八百词》)
  语义要素:{ x,a,b……}
  关系:“就”约束焦点成分x,x、a、b……构成数量、程度上的量级序列。选择x,排除高于x的成员。
  (七)完成/实现于数量/程度量级上的低点
  (23)一碗饭就给你撑这样?
  (24)几下子就把他打倒在地。
  (25)石静脸有点挂不住,沉下来,“还说我不往好处想你,你怎么动不动就歪曲我。”(《永》)
  (26)我诚恳地对董延平说,“别没事就下蛆,哥哥这儿所有的缝儿都抹死了,混凝土浇铸。”(《永》)
  语义要素:{{ x, a, b……}{事件P}}
  x a b ……
  ————·————·————·———————→
  P
  关系:x低(少)于a,a低(少)于b……,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不同数量/程度量级的集合。事件P发生或实现于集合中的x,即量级序列中处于程度低(数量少)的x。
  (八)达到预期上限(超出正常范围)
  (27)今年新分来的毕业生学历都高,10个里就(有)9个博士。
  (28)老张就拿走十几本,哪还有剩的?(《汉语词典》)
  语义要素:{……数量a,数量b,数量x}
  关系:……a、b、x构成数量上的等级序列,“就”约束语义焦点x,x是预期范围的上限,表达出说话人认为数量多的含义。
  (九)增强肯定语气
  (29)不去,不去,就不去。(《八百词》)
  (30)“我就喜欢你这样。”我冲着她的背影嚷。(《永》)
  (31)吴姗你不知道,这人就这德行,从来不认错,千载难逢检讨一回还得找出各种客观原因。(《永》)
  (32)我们就应该服从大家的决议。(《汉语词典》)
  (33)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汉语词典》)
  语义要素:{状况P}
  关系:“就”约束语义焦点P,对P加以强调,通常表示在语气上更加坚决。“就”要重读。
  (十)确定符合某种条件/要求
  (34)这些菜,两块钱就够。(《虚词词典》)
  (35)那口缸,装两桶水就满了。(《虚词词典》)
  (36)老赵就学过法语,你可以问他。(《八百词》)
  (37)你要的书,我手头就有。(《八百词》)
  (38)这儿就很安静。(《八百词》)
  (39)“你知道什么叫沐浴吗?这就叫沐浴。”我片腿上车骑入雨中。(《永》)
  语义要素:{数量/状况P,条件/要求Q}
  关系:“就”约束P,P正好满足Q,Q可能在句中出现,也可能隐含于语境中。如例(36),“条件/要求”是询问懂法语的人,“老赵学过法语”正好满足这个条件。例(38)隐含的“条件/要求”是需要安静的地方,而“这儿很安静”就符合这个要求。
  (十一)让步
  (40)咳,这算什么事?没拿就没拿,拿了又怎么啦,用得着这么没情绪么?(《永》)
  (41)明天就明天,反正来得及。(《虚词词典》)
  (42)我说,“不哥们儿就不哥们儿吧。”(《永》)
  (43)矮就矮吧,反正已经嫁出去了。
  语义要素:{状况Ea,状况Eb}
  关系:Ea与Eb表示同一个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人称等。“就”前Ea是非意愿下的状况,“就”后Eb是被约束焦点,表示同一种状况被接受,传达出“无所谓”“让步”的含义。
  (十二)某种已有认知被确认
  (44)太好了,我本来就觉得婚前检查纯属多余,咱们能有什么病?倒弄得象爱滋病携带者似的。(《永》)
  (45)“就知道你现在烦我了。”石静在后面咬牙道,“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永》)
  (46)我就说嘛,他不是那样的人。
  语义要素:{时间点a,时间点b,认知N}
  a b(r)
  ——————·——————·————————→
  N …… N
  关系:a早于b,b为说话人所处观察点r。N实现于a(但通常在句中不出现),并持续到b,“就”约束N,表示已有认知得到确认。承担N的词语有限,主要是表示认知的“觉得、知道、料到、想(到)、猜”等。
  (十三)并列承接
  (47)有时一觉醒来,发觉她在小声哭,过去看她,她是在做梦,我就把她摇醒。(《空》)
  (48)我给单位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我这周补休了,就动身去首都机场。(《空》)
  (49)暑期考试临近了,吴迪天天带着功课到我这儿来温习,很多时候就住在我家。(《火》)
  语义要素:{事件X,事件Y}
  关系:“就”连接X和Y,Y承接X发生,两者只是表示顺序上的先后,通常是一系列并列的动作行为。它与义项(四)“相继发生”的差别在于,义项(四)有强调时间的语义要素,即强调两个事件之间的短暂,而义项(十三)只表示动作接连发生。常用在 “接着就”“然后就”等固定结构中。
  (十四)结果
  (50)如果我们长时间凝视一幢高楼,它就会向我们倒来。(《永》)
  (51)这要一布置起来,家里立刻就变了个样儿。(《永》)   (52)因为她太小。太小就有这么个现象:天生的缺点样样不少,该养成的优点没有及时养成。(《空》)
  (53)那就出一个吧,也别让人说咱特殊。(《永》)
  语义要素:{条件/原因P,结果Q}
  关系:“就”连接P与Q,P表示某种条件或原因,Q是前面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例如“就”在例(50)中连接假设关系复句的条件和结果,例(51)中连接条件关系复句的条件与结果,例(52)连接因果关系复句中的原因与结果。
  (十五)对比
  (54)还是找韩劲那样的老实小伙子结婚好,一定会对你好一辈子的。我可就说不准了,即便现在喜欢你,一旦你老了,十之八九会去另觅新欢。(《火》)
  (55)都说这部电影好看,我就觉得一般。
  语义要素:{状况X,状况Y}
  关系:“就”约束Y,与X形成对比。
  三、结语
  虚词表义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其使用的语义背景,这样才能全面、细致、客观地解释语义,给学习者和使用者提供明确的、操作性强的语义指导。运用语义结构分析法来分析副词“就”的语义,可以通过一套模式化的操作,较全面地寻找副词“就”所包含的语义要素,并分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客观地描写语义结构,准确认识其意义及用法。
  注 释:
  ①本文例句选自《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
  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王朔小说《永失我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空中小姐》,以下分别简单标示为《汉语词典》《八百词》《虚词词典》《永》《火》和《空》。
  ②副词属于实词还是虚词存在分歧,不同看法都是服务于各自所描
  写的汉语语法体系。本文将副词归入虚词中。
  参考文献:
  [1]郭锐.语义结构和汉语虚词语义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8,
  (4).
  [2]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9.
  [3]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5.
  [5]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杨松柠 黑龙江大庆 大庆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163712)
其他文献
摘 要:旅游文本是国外游客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窗口,也是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旅游文本的差异,结合宁波旅游景区的旅游文本,实例探讨了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目的论 旅游文本 翻译  一、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文本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不少景区的旅游文本译文中还存在着各种语言和文化问题,导致旅游文本信息传
期刊
摘 要:《中原音韵》是汉语语音史上重要的一部韵书,对于汉语语音研究有重要价值。学术界对《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问题分歧很大。本文通过对古入声字在《中原音韵》、现代洛阳方言以及普通话中的声调比较分析,得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正是当时的大都话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音系。  关键词:《中原音韵》 洛阳方言 普通话 古入声字  古入声字是一种发音短促,以不除阻的塞音“b、d、g”作韵尾的字,因其声调、韵母结构与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导下,对权威外宣刊物《今日中国》汉英版本中的翻译实例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外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在各个维度(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中做出适应和选择,并最终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关键词:对外宣传材料翻译 翻译适应选择论 《今日中国》 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此
期刊
摘 要:汉语网络词的范畴处在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之中,其意义变得越来越复杂。理解汉语网络词的词义,必先了解其在线意义建构过程。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以“富二代”和“高富帅”式复合词为例,对汉语网络词在线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详细解析,并归纳汉语网络新词产生的一般过程。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在线意义建构 汉语网络词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随之诞生。其精炼的形式表征,丰富多变的语义内
期刊
摘 要: 当今流行的网络语言中出现了许多超常规搭配,其中大部分可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加以解释,近两年兴起的“各种”的超常规搭配也是其中之一。在语法上,“各种”被用以修饰非名词性结构;在语义上,“各种”具有[+种类多]和[+程度深]两种语义特征;在语用上,“各种”具有夸张的修辞效果,符合网络语言求新求简的特点,也更具娱乐性。  关键词: 流行语 各种 搭配 认知 概念整合  一、引言  在新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北方民族,鄂伦春族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语言保持情况尚好,却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语言出现不同程度的濒危现象。本文将结合小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运用浑沌学的相关方法论,多视角地分析发掘导致鄂伦春语言转用的多重因素、主次矛盾,从而试图理清鄂伦春族语言转用的类型、层次、形式、内在机制,为保持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的多样性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鄂伦春
期刊
摘 要:《匆匆》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文章朴素缜密、清丽脱俗,被许多翻译家译成英文。本文选取朱纯深和张培基的译文进行对比,从英汉语言音律美的角度探析叠词英译。旨在了解英汉语言的不同音律特征,从而更好地对叠词进行翻译。  关键字:音律美 叠词 《匆匆》 译文对比  一、引言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活泼的文笔,描写“时间”这一不断变化的形象。文章细腻地
期刊
摘 要:“祝发文身”一词并非成语,作为常用语它已沿用了数千年之久。将“祝发”释作“断发”也成为天经地义之事,但笔者考查了“断发文身→祝发文身”在古书中的用法,发现“祝发=断发”是个不存在的伪命题,笔者发现“断—斵—祝”其间有着文字错讹的轨迹,才导致“断—祝”两个本不相关的词变作通假字,故此应拨乱反正,还其本来面目。“强自取柱”中“柱”通“祝”也是个伪命题,王念孙是其后始作俑者,其错讹是对“祝(断)
期刊
摘 要:跨文化广告传播要抓住目标消费者的核心价值观。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使跨国公司在进行跨文化广告宣传时越来越多地采用当地文化表征。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当地的广告传播以及在美国本土的广告传播差异很大,但都采用了目标消费群体各自所熟知的文化,且取得了成功。可口可乐广告在中国的成功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商业广告 跨文化 本土化  一、引言  “特定的广告语言是特定的民族
期刊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汉语理论水平、扎实的外语基础和丰富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知识,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在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外贸、外资、中外合资等企业从事文秘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基础课程的同时,主要学习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