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S光纤测温系统在35kV电缆上应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o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常由于绝缘材料老化放电或电缆接头压接不好,造成动力电缆过热现象,引起爆炸和火灾,并造成断电停产事故,严重危害企业安全生产,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DTS光纤测温系统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对电缆、接头、隧道环境的温度进行在线监测,及时掌握各被监测对象的温度变化状态,及早发现温度异常并及时处理,防止爆炸、火灾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缆 DTS 光纤 测温
  【中图分类号】TN915.62
  0前言
  220kV钢铁变至电炉35kV电缆于1998年投入运行,为9根单芯电缆,型号为YTJV32-26/35。该电缆无铠装,利用电缆桥架敷设。电缆敷设时,由于线路较长、桥架弯角较多,敷设困难,造成电缆外皮多次破损,部分电缆铜屏蔽裸露,运行中已经多次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且有三个电缆对接头,属于带病运行。电炉公司属于冲击性负荷,负荷大,对电缆损害较大。近年来,为了节约成本,电炉公司开展避峰生产,频繁开、停,对电缆冲击较大。单芯电缆运行时负荷冲击大,会造成电动力,与电缆桥架等进行摩擦。因该电缆无铠装保护,外皮破损后,造成铜屏蔽多点接地,加速放电,最终将导致击穿。另外,电炉公司初炼炉、精炼炉属于非线性负载,在冶炼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高次谐波及过电压,对电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单芯电缆,一旦外皮破损,铜屏蔽多点接地,极易发生放电、着火等,加上高次谐波及过电压的影响,会加速放电,最终导致主绝缘击穿,甚至发生火灾,造成电炉公司停产。但考虑整体更换电缆费用较大,只能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实施监控,为了有效地检测电缆的运行状态及早发现温度异常并及时处理,防止爆炸和火灾并造成断电停产事故,对该电缆采用了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DTS)进行实时监测。
  1 DTS光纤测温系统介绍
  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DTS)首次投入应用以来,该项技术被广泛用于众多需要确保安全可靠运作的领域,包括高压动力电缆的温度在线监测、热点探测与定位、低温气体储存罐漏气点的探测,生产油井的温度分布监测等领域。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已成为解决越来越多的温度测量难题和最好解决办法,尤其是在长距离连续实时在线温度监测上优势突出,其在电缆、管道测温方面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1光纤测温的机理:
  当一个激光脉冲从光纤的一端射入,沿着光纤向前传播时,光脉冲在经过光纤中的每一点都会产生一种背向反(散)射光(背向喇曼Raman 散射效应),此反射光又会背向传播返回到光纖的入射端。这背向反射光的强弱却与光纤中该反射点的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利用这一原理就可以实现沿光纤对温度进行分布式的测量。通过测出光纤各点的反射光的强弱,便可计算分析出各反射点的温度及其反射点位置的相关数据。
  2 测温光纤安装、监测
  测温监测35KV高压电缆由动力公司钢铁变至电炉高配,长度为780 m的35KV电缆,计9路,分3层桥架铺设,用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进行监测。采用2公里4通道(每通道监测1层桥架,预留1通道扩展)的测温主机1台,配套2500 m感温光纤来监测安装主机安装在主控室或现场机柜内;通过串口和网口,将温度信息上传。
  测温用的光缆安装:将光缆依附在动力电缆托盘上;光缆从主机背后接口引出,其中3个通道各接1根光缆,敷设于每层电缆桥架中间,粘附于电缆表面(用扎带扎紧);因其中一根电缆有中间对接头,作特殊监控处理,由于光缆的光缆柔韧、纤细安装方便,对于电缆的加装和改装不会有任何影响。采用class 1m级激光产品,即使是在光纤发生破损的情况下,系统对人体也不会构成伤害。所有测温数据进入后台(有日常运行参数、告警信号,各种数据、曲线)保存6个月备查。
  3 应用效果
  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DTS)自从2009年10月投入动力公司钢铁变至电炉高配35KV高压电缆实时监测运行以来,多次预报了因电缆桥架周边环境异常温度对电缆造成影响的告警,根据告警信息提供的内容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地进行分析处理,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DTS)的运行使用全面有效地监测了整条35KV高压电缆本体温度变化及电缆所在环境的情况,电缆运行在可控、可靠状态下,使企业生产在可测可控状态中安全运行效果令人满意。
  4 结论
  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DTS)的使用能全面有效监测地实时监测电缆运行温度及电缆隧道、桥架环境温度,为引入设备状态检修、智能化运行打下了基础,降低了人工巡检的劳动强度,消除漏检和监测盲区,提高了设备运行管理水平,特别是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DTS)的连续分布式监测、多种设备的实时同步监测、测量距离远、抗电磁干扰、抗腐蚀、灵敏度及测量精度高等与其它温度监测方式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射频导纳和雷达测量大罐油水界面存在的弊端,提出新技术逐点阻抗测量方法。作者详细介绍了逐点阻抗测量的原理及特点,并给出了整个大罐液位在线监测系统的系统框架。通过该系统的运行,大大减轻职工地劳动强度,提高联合站油罐盘库工作质量,在联合站和油库等油罐区域内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TE355  1、引 言  目前胜利采油厂联合站的原油计量盘库方法主要采用静态计量方法中的体积
期刊
【摘要】 本文探讨了PC材料特性,成型条件及成型工艺。  【关键词】 聚碳酸酯;成型条件;工程塑料  【中图分类号】T-09  聚碳酸酯 (PC) 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
期刊
【分类号】:R284.1  【摘要】 目的 研究马鞭草( Verbena officinalis L.)抗乙肝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马鞭草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用IR、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杨梅素(3)、熊果酸(4)、马鞭草苷(5)和杨梅苷(6)。结论 首次报道马鞭草抗乙肝
期刊
[摘要]电力电子器件和变频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变频技术在家用电器的应用给变频技术的应用也带来谐波、电磁干扰和电源系统功率因数下降等问题,提出相关的谐波抑制方法及提高电源系统功率因数的措施。  [关键词]变频技术谐波功率因数  【中图分类号】TM921.5  随着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已成为发展趋势。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和启、制动性能被国内外公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
期刊
摘 要: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电网结构日益的复杂,系统短路电流的容量也在不断的变化。经常要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继电保护的整定值的校验。本文主要对继电保护事故的种类进行了分析,提出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继电保护;事故;诊断;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416.61  自适应继电保护系统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信息和故障类型信息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使得继电保护系统处于最佳运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电压、电泳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对电泳涂装膜层厚度及均匀性的影响,说明了严格控制影响因素对保证电泳涂装质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泳涂装、膜层厚度及均匀性  【中图分类号】TQ630.7  1.前言  电泳涂装技术源自于汽车工业,随着新型电泳涂料的开发和涂装技术的进步,现今汽车车身几乎100%采用阴极电泳涂装,并推广应用到建材、轻工、农机、家用电器等诸多工业领域。本文采用一种德
期刊
【分类号】:TD724  摘要:煤矿通风自动化系统可以增强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煤炭通风的管理水平,实现无人值班,并且对煤矿通风进行管理和自动化控制,可以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维护人员的数量。本文首先阐述了煤矿通风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两种自动化系统,一种是基于TCP/IP协议设计的煤矿通风自动化系统,另外一种是煤炭通风变频自动化系统。  关键词: 煤炭通风 自动化技术 应用  煤炭
期刊
摘要:通过对国外先进洗车设备的研究,设计一条带车辆输送线的通道,在该通道的前后依次布置了小侧刷、前后大侧刷、顶刷等洗涤刷子及相应的高压喷淋、泡沫喷淋及水蜡喷淋装置,最后是送风吹干系统。采用污水回收处理技术,不仅降低了洗车成本,还避免了洗车水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隧道式洗车机、仿形洗车、仿形吹干、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G353.11  1、 引言  电脑洗车机最早出现于科技发达、管理先进的欧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分析了可靠性测试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使用的重要意义,同时就可靠性测试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相关企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可靠性;测试  【中图分类号】P415.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以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是生产厂家和用户共
期刊
【分类号】:R284.2  【摘要】 目的 建立扶桑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kma platisil ODS柱 (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0∶70),流速1.0 mL·min-1,柱温 30 ℃,检测波长360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在0.041 6~0.41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