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fongfong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学生特点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特色,将创新教育有机融入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从而达到以创新实践活动促进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新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1C-0065-03
   一、职业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制造的根本问题仍然是自主创新能力还显得薄弱,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差距是创新资源协同运作不畅,技术创新链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问题。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弘扬创新本性的需要。职业院校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技术管理、技术研发人才,更应重视创新教育,正如吴康宁所指出的,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培养所谓的创新人才,而在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教育不能只是少数学生专享的发展机会,而应当成为所有学生的成長机遇;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在于向学生提供自由、平等、生动而丰富的学习与活动环境;保护创新天性,激发创新欲望,调动创新的潜能,这些原本就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创新教育并不是在教育之外另行添加的一个新品质,创新教育应当就蕴含于教育之中。准确地说,整个教育实际上都应当萌动着创新的欲望,都应当充满创新的活力。[1]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广泛培育和吸引积聚创新人才,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好技能、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五年制高职的学生一般都在16岁左右入学,在校5年,20岁左右毕业,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身心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潜能。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将来工作在制造一线,而一线工人的创新意识直接影响着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
  通过对50多家企业现场调研,确定机电专业学生的基本工作岗位。通过分析和整合,确定培养目标。目前,我们培养的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是:机电设备(数控机床)制造、使用及销售企业,主要就业部门是:安装维护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开发设计部门和销售及售后服务部门。因此,本专业的总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等相关岗位技术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康体魄,有科学的创新精神是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社会能力目标。
  根据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制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从不同的职业技能模块角度融入创新教育内容,从知识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出发,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创新与实践教学中来。将发明创造、专利知识、机械创新设计等作为五年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必修理论课程,将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技能训练中,以相关学科为依托,以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保障,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二)探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创新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依附于专业技能教育,又区别于技能教育。[2]简单地说,技能教育培养的绝大多数是“动手型人才”,而创新教育培养的则是“先动脑后动手的人才”,这就要求创新教育应当形成全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模式。
  1.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创新教育必须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从思想到行动自觉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学校通过邀请专家开设讲座,让学生了解创新实践的意义,了解我国创新教育的国际地位,认清创新教育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建设的关联度,唤醒他们创新实践的热情;利用成才典型现身说法,认识职教学生必须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相信自己也能够创新,激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发明创造中来,并且通过广播、板报、主题班会及主流媒体等形式,大力宣传学校优秀创新典型;带领学生深入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入科技创新前沿,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高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鼓励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会发现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创新团队共同研发创新成果,及时服务于企业,让学生感悟到成功的喜悦。
  2.指导学生创新的路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集机械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专业,[3]课程内容更新升级较快,技术含量较高,改革创新的范围较广,要学生适应技术转型升级就得教会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学会科技改革与创新,懂得创新实践的路径。一是寻找创新的点子,能从生产实践特别是专业实训中找到创意点,是创新实践的关键;二是通过自己查新,了解创意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三是在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合作、努力下,完成创新作品的制作;四是应用创新作品进行实践应用,主要是科学性、适用性验证,同时对在验证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后期整改,直到完善为止;五是自己申请专利,对完成的创新作品写好应用说明书,专利申报书等。
  3.搭建学生创新的平台。首先是课程平台。全程全员开始创新教育课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会用创新的理念去思考、去研究、去实践。其次是社团平台。对那些创新基础能力强、兴趣浓厚的学生组建校级学生创新社团,社团设有培训部、设计部、制作部、展示部四个部门,负责人全部由学生担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些学生也可以参加系部更专业的创新兴趣小组,社团和兴趣小组都配备有专业指导教师,除学生平时的自发活动外,每周完成一个创意,每月写好一份调研报告,每学期一个团队完成不少于一件作品。最后是比赛平台。学校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由指导老师对创意较好的作品,组织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创新作品大赛,通过比赛,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其他文献
建筑本身是一门艺术,而球场建筑往往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引起观光客和球迷的驻足流连。怎样对球场建筑进行艺术审视?下面,我们拟从哲学、心理学、数学等学科方面来对球场建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为了使中专生对体育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本文试图根据中专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对培
吸收方言词汇是明清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是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不可避免的使用了大量的北京方言词汇,但他在海州一带生活了4
摘要:教学生活化是破解当前中职数学教学困境、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有效尝试。应用教学生活化构建活力课堂的策略包括: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数学应用于生活;途径包括: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和数学练习生活化。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活力课堂  纵观现实中的中职数学课堂,普遍面临着学生被动、教师消极的教学困境,课堂无活力、师生无热情,教学效率低,
台湾高校培养的学生以其优秀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宽广的国际化视域得到世人的认可。本文以台湾旅游类高校空乘人才培养的成功典范——国立高雄餐旅大学为例,从人文化、专业化、
摘要:书面答卷全面、客观地衡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创新创业重在一个“创”字,创的是知识产权,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创新职校管理,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强化知识产权管理,通过建立面向全体职校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产权规范管理制度,对学生或师生合作创新获得的专利等知识产权,进行及时登记管理和表彰奖励,激发师生知识产权创造、再创造的热情;动态管控,为学生创新创业排忧解难;加强教学、实训和就业创业部门间的协作;有的放
光谱方法是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方法,而光谱规律的探寻则是使用该方法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对多电子原子光谱规律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从而更好地分析和研究多电子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企业与市场的互补性,主要取决于企业和市场的同质性。因为,企业和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虽为两个不同的行为主体,但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则表现为一组要素的契约关系。(参见《经济学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为增强我国职业教育期刊传播力度,扩大职业教育学术影响,调查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期刊在发展过程中融合新媒体的现状与困境,发现新媒体时代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期刊的办刊思想观念落后,前瞻意识不足,加工传播方式简单,与当下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基于此,提出了职业教育期刊融合新媒体的未来发展出路:转变办刊观念和角色认识,以新媒体生态为抓手,着力期刊供给侧改革,夯实期刊未来发展
科学的进步,在展示人类伟大的征服力量的同时,也带给人新的苦恼和忧虑.如何缓解人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越来越尖锐的矛盾.迪扎因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强调设计的整合,不仅要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