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nyk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5月9日至12日,由复旦大学哲学系、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来自全国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国内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名学者60余人出席了会议,他们向大会提交了40篇专题论文,高清海、陈先达、张一兵、冯平、黄楠森、孙伯鍨、俞可平、衣俊卿、吴晓明、任平、王东、韩庆祥、王南湜、叶汝贤、张奎良、刘奔、吴元梁、丰子义、张曙光、俞吾金、贺来等25人先后作了大会发言。会议成果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传统本体论的特征和实质作了深入的反思和评价;2.对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作了多视角的探讨;3.对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的当代意义进行了初步思考。现将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主要成果综述如下。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开辟道路
  
  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提出,应给本体论或存在论一个正确的定位,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开辟道路。他认为,哲学的核心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对整个世界的整体研究或规律研究。除此而外,各式各样的哲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分支哲学,就是世界观本身各个要素的扩大;一类叫部门哲学,即世界观在世界各个领域的应用。本体论是世界观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其他还有时空论、运动论、信息论、矛盾论等等。作为世界观各个构成要素的基础,本体论可以看作世界观的第一个分支。而诸如自然哲学、历史哲学、精神哲学、伦理学、美学、价值哲学、文化哲学等等,都属于部门哲学。这两类哲学都包含在世界观中。西方一些哲学拒斥形而上学,实质上就是拒斥世界观,就是否定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是唯物主义本体论。我们现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是拼凑起来的体系,远没有完成科学形态的理论建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仅有跟上时代的问题,也有体系本身的重新研究和体系创新的问题,而讨论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对于正本清源,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吉林大学高清海教授提出了研究本体论的界限问题,他明确指出,不能从“说明一切”的意义上研究本体问题。传统本体论借以立论的就是这种绝对化的思想原则和思维方式:1.追求终极存在、永恒原则和绝对真理的哲学妄想;2.与现实相脱离、由概念建构起来并加以实体化的所谓独立的本体世界;3.从初始本原、预设本质去解释并推论现存世界的前定论和先验论思维;4.从两极观点追求单极化、绝对论的认识方法;等等。
  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不是本体形态的转换,而是哲学的思维方式或哲学观的变革。这一变革彻底转变了哲学思维方式,否定了绝对化的哲学传统,由此,才使哲学找回了“人”,即找回了具有双重生命本性的现实的人;找回了“人的世界”,即找回了由人参与开拓的现实生活世界;同时,人也才由此找回了属于人自己的“哲学”,也就是找回了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现实命运的那种哲学理论。这就是哲学理论的根本变革。马克思的新哲学面对的不是传统哲学的问题和领域,而是以新的思维方式所开辟的新的领域和问题,这样也就为从传统哲学转向现代哲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这里,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否定了传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之后,“本体”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不再具有以往那种至高无上、惟我独尊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和意义。与此相适应,“本体”概念的运用、包括它的意义不再具有解释一切的权力。据此,高清海对“实践本体论”作了分析。他指出,不宜于把马克思的哲学归结为“实践本体论”,因为,以本体表征实践,“实践”本身就被限定为一种具体活动、一种具体关系、一个具体事实,而失去了看待一切事物和问题的“新观点”、“新视角”、“新视野”的方法论意义,实践的地位也因此而被缩小、贬低。应当说,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意义主要是在“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而不在于“本体形态”的转变。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世界观科学性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在论述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时,首先强调了世界的客观性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立足点不是为了构造哲学体系,或寻找所谓安身立命的依据,而是建立既能认识世界又能改造世界的不同于思辨形而上学哲学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客观基础,都是以对世界的本质和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理解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内容肯定会因科技革命的新成就而更加丰富,但即使是信息科学的发展、虚拟现实问题和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出现,也不能取消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哲学要研究自我,但人的生存境遇的改变,不能归结于对人的心理世界的探求,而是对客观世界的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归结为生存哲学。他针对种种时兴的哲学转向说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则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如果把生活世界只看作主体际世界、主体的经验世界、语言世界,这种生活世界的转向虽然比把哲学归结为追求现象背后的理念和绝对观念的思辨哲学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很难说是哲学的根本转折。因为当主体性和主体际关系失去一般唯物主义本体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支撑时,双脚仍跨不出唯心主义的领域。因此,在他看来,所谓现代哲学的种种转向,如认识论转向、语言学转向、方法论转向、价值论转向、实践论转向、人学转向,等等,实际上都是哲学研究重点和主题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可能绕开世界的客观性问题。我们可以毫无例外地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看到哲学性质的分歧。
  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学说?陈先达的看法是:不能企图用一个判断或一个命题,如自然本体论、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丰富内涵。我们可以不同意自然本体论,但我们不可能取消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取消任何为我之物都是从自在之物转化而来的事实;我们可以不赞成物质本体论,但我们不可能否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不可能否认世界各种各样的现象是物质的不同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实践本体论是不能同意的,但我们无法否定实践具有本体论的功能,人可以创造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可以参与自然的变化并在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使人的实践成为周围感性世界的基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理论是一个包括许多重大问题的问题域,如果要给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以名称的话,不妨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它包括一系列重要原理,但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及自在世界向为我世界转化的基础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科学性和根据在于,它真实地揭示了世界的真实面目和人类实践的参与使世界发生改变的过程。
  
  马克思关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在实践基础上统一的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吴元梁研究员考察了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发展的若干阶段及其特点,特别强调了“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的重要性,他认为:历史前提论是相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而言的,历史前提就是历史起点;现实基础论是相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而言的,现实基础就是分析社会结构的逻辑起点。本体既可以理解为本原也可以理解为基础,因此社会历史的前提论和基础论可以理解为社会历史的本体论。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能够作为社会历史中的本原和基础性的本体究竟是什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提法来看,包括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一定的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个人、人们的存在、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物质生活的生产活动、物质实践、生活、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这就为学者们留下了争论的空间。
  吴元梁的基本结论是:人的自然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的自然的、物质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社会存在是人的自然存在的社会表现和形式,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人区别于动物的存在,而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分裂则会造成人的存在危机。人的两重性存在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展开的,因而它们之间的矛盾也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解决和统一。人通过生产实践不断地将自然物改造为人的生命活动的资料、将自然环境改造为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随着新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获得,人的自然存在就会采取新的形态;人的自然存在的形态变化要求人的社会存在的具体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要求人们之间形成新的利益关系、新的社会关系、新的精神关系,而随着这些新关系的形成,人的社会存在就会采取新的形态。人的社会存在的形态变化是通过改造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实现的。人的两重性存在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一种基础性、前提性、始源性即本体性的理论。从这一理论出发可以逻辑地达到其他理论分支。同样,人的两重性存在的理论为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开辟了新思路,利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对物质本体论这个旧唯物主义的一般命题作出新的论证,使这个命题不再是一个直观的抽象的命题,而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随着人类在实践中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发展,得到不断证实、不断丰富的辩证的历史的具体的命题。
  
  作为马克思本体论的广义生产理论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俞吾金教授认为,这段话阐述了马克思本体论的最基本的思想。
  俞吾金区分了广义生产和狭义生产:狭义生产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对人的基本的生存活动不可或缺;广义生产不但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还包括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概言之,广义生产乃是指整个社会或全部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俞吾金的基本观点可作如下简洁的表述:马克思哲学属于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在哲学上的划时代的贡献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乃是本体论革命的产物,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的新本体论。这种新本体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生存论的本体论,而在马克思那里,生存的最本质的内涵就是生产。
  在马克思的广义生产理论中,核心的部分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这种生产在其中得以展开的社会生产关系。正如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根本上制约着其他生产活动一样,社会生产关系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其他的社会关系。那么,究竟如何理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之间的关系呢?在这里,正确理解的前提是超越割裂式的分析理性和抽象观念的影响。也就是说,既不存在与任何社会生产关系相分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不存在与任何物资生活资料生产相脱离的、空洞的生产关系。事实上,这两者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任何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的现实过程中的。从传统的哲学观点来看,本体论属于形而上学的领域,而按照康德的观点,整个形而上学都处于超验的领域里。这正是本体论研究的独特之处: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现实过程中,生产本身属于经验的领域,而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生产关系则属于超验的领域。也就是说,从本体论研究的角度看,马克思广义生产理论的核心和实质是社会生产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也可说,马克思的本体论本质上是社会关系本体论,而马克思关于实践、异化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和社会革命的理论都是从这种本体论的基础上被引申出来的。
  
  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存论的本体论范式
  
  黑龙江大学衣俊卿教授概括和区分了体现不同生存向度的两种本体论范式。他认为,在哲学的演变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本体论范式:其一是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本体论范式;其二是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后者主要指现代哲学中各种环绕着人的生存境遇、生存方式、生活世界、文化模式而形成的关于人的形而上学维度或本体论结构的理论探索,如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布洛赫的尚未存在本体论或希望本体论,以及实践哲学、生存哲学和文化哲学中的本体论范式。其基本特征在于,它从人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和人之主体性出发,放弃了传统哲学企图超越人的生存而揭示一般存在与人无涉的本质或原则的奢望,而以发自人之活动本性的批判的和反思的文化精神专心致志探寻与呵护人的自由、超越性和终极关怀所形成的生存的本体论维度,维护和拓展人之生存的开放的可能性国度。因此,我们在这两种基本哲学本体论范式之间,看到了“以过去为定向”和“以未来为定向”的生存向度的差别、封闭的决定论和开放的生存论的差别、非批判性与批判性的差别、实体性与非实体性的差别、远离人的生存与回归人的生活世界的价值趋向上的差别。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迄今为止最自觉地体现人的自由和超越本性的哲学,是人之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自觉显现。马克思哲学通过对现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在两种范式的哲学转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衣俊卿对实践本体论和生存本体论给予了肯定评价;对海德格尔和布洛赫等人的本体论思想给予了积极评价。但他同时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关于本体论的问题已经完满地解决。实际上,哲学本体论是一个永远开放的问题,因为它的根基在于人的实践、人之生存的内在的超越性维度。在这里,不允许任何造物重新成为超人的实体,不允许对外在的“实体”的任何形式的崇拜,包括理性、实践、人的主体性在内。因为,对于实践和存在的非批判性、实体性的理解同样会导致人的生存的超越本性和哲学的批判本性的终止,导致人的生存的被束缚和被奴役。因此,任何具体的本体论形态都不具有绝对的意义。我们可以断言:本体论总在途中,总在人向未来的可能性国度的开放和自由生成之中。哲学本体论的使命应当是以批判的精神保持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在人的开放性生存中的不竭活力。
  
  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华中科技大学邹诗鹏教授从人类生存的困境和当代哲学转型的背景中提出了他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思考。他指出:当代哲学正发生一场整体性和历史性的转型,尽管称谓不同,但实质上是从传统的超验性的、实体性的抽象本体论向奠基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上的感性的、历史性的生存论本体论的转换,这一转换即生存论转向。
  他认为,马克思哲学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结构,但这决不意味着马克思哲学没有自身的具有本体论蕴涵或功能的理论结构。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哲学中揭示和阐释人之生存的全面丰富内涵并具有本体论承诺意义的理论结构称之为实践生存论。实践生存论是自然、人、社会通过人的感性的历史性的实践及社会化活动所实现的自为的生存论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自然、人、社会不再以自在的实体形式存在,自然是社会化的人生存于其中的自然,马克思称其为“自然界的生活”;人不再是抽象的自我意识,而是以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旨归并处于具体历史活动中的人;社会则是正在历史性地生成的人类共同体。
  由此,邹诗鹏强调了马克思实践观变革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确立起外部世界的属人意义进而确立起属人世界的哲学基础地位;从生存理解的角度也即从人的生存及其历史性意义出发去理解一切存在物及其存在价值。
  那么,在生存论转向中,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如何显现?邹诗鹏认为:马克思哲学所蕴含的实践生存论思想是当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真正目标,它将深刻影响和主导当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方向,并提供了一种克服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信念支撑。当代西方哲学并没有全面而富有建设性地展开生存论转向。人本主义特别是存在主义思潮虽然开启了生存论转向,但恰恰是存在主义对非理性的甚至是病态的感性个体的过分张扬终止了生存论转向;语言哲学则过于沉湎于对语言的技术层面或原始语义的分析,淡化甚至取消实践对语言的决定作用;后现代主义则直接把这种感性个体的生存体验推向极端,用生存个体反过来消解人及其主体性,并且拒绝哲学本体论的重建。当代西方哲学中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以及西方中心主义也表明,仅仅靠当代西方哲学是不可能展开生存论转向的历史性方向的。如果说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只局限于西方哲学与文化背景,那么,作为生成于而又超越于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的新唯物主义,马克思哲学所蕴含的生存论思想已开启了一种具有非西方关怀的当代哲学形态。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
  
  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关注的是马克思本体论思想中的方法论问题,他认为,由于任何理解总是和它特有的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因而要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必须注意考察马克思研究本体问题的方法论。他从四个方面提炼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即1.从“关系”的观点看待本体问题;2.从活动、过程的观点来看待本体问题;3.从生成论的角度来研究本体问题;4.从“人”的观点来看待本体问题。其中,他对从生成论角度研究本体问题的方法作了如下阐述:
  所谓生成论,主要是针对预成论而言的。马克思不是像以前的自然哲学家那样非历史、超历史地看待自然界,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站在人的世界之外来看待自然界和整个世界,而是把人放到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中来考察世界。自然界作为对象性的存在,本质上是对象性的活动。离开了对象性的活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自然界的产生与发展,也不可能真正解释人同自然界的真实联系。就人类社会来说,更是不能离开人的对象性活动而独立发展运行。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这样,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不是既定的、不变的,而是在人类的实践过程中生成的,是在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强调人类世界的生成性和历史性,事实上就突出了人类活动的“超越性”。人类的历史性活动固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性,但它又内在地蕴涵着一种“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主要源自人的“悖论性存在”。所谓“悖论性存在”,主要指人的存在既是一种现实性的存在,又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由于自然界不会自动满足人,人决心要通过改造外部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此产生了理想。理想一旦产生,就要赋予现实。从现实出发而又否定、超越了现实,便是理想的实现;理想一旦变成了现实,同时也就否定了自身,即成为新的理想据以超越的出发点。历史就是这样向前发展的。所以,由人的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历史是生成与超越的统一,或者说,生成内在地就包含着超越。这种生成论、超越论显然不同于预成论,它体现了马克思在本体论问题上的革命变革。
  
  作者孙麾,195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2-000-01    摘 要 如何构建科学的检警关系是实现我国刑事司法任务和价值的重要问题,科学的检警关系对于实现控诉目的,遏制犯罪,保障人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两大法系检警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以分析,进而对我国检警关系的现状及利弊关系作以探讨。然后对现在学界对于构建检警关系的各家理论进行分别
期刊
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是实施各种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对北京、辽宁、江苏、浙江、湖北、广东、云南七省市14 000多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中小企业的所有制与产销竞争力等诸多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面临问题 探析
期刊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2-000-02    摘 要 从IPTV的客户走访数据、收视记录数据出发,获取IPTV客户的收视行为特征主要包括收视内容偏好、付费服务接受程度、收视频率的活跃度、IPTV与传统电视频道等四个方面。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对付费节目的接受程度有显著影响,在网时长对使用服务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收费敏感与其他因素诸如收入、
期刊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2-000-01   摘 要 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个人对于他人是很难公正的认知的,只是基于人的社会与历史局限。但是在一场戏中,即使在隔离较远的背景下,通过戏剧学家的诠释,仍然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背离与认同是通过人性来连接的。   关键词 戏剧 社会 历史 人性   一、戏剧与社会历
期刊
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学方法,分析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指出其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理论的三个主要缺陷:对科学与技术不加区分,看不到技术的行为特征,因而看不到技术行为与科学理性有本质区别;对科学技术的语言基础和文化因素不加分析,因而看不到技术行为应该服从理性的约束;对意识形态中现代技术作用的夸大以及对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忽视,看不到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技术行为三者的一致性,因而找不到技术行为
期刊
要探讨收入分配与总消费的关系,必须在消费理论的框架内进行。但现有的各种消费理论,却并未给出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明确结论。这种关系隐含在消费函数逻辑推理的后面。因此,尽管在直觉上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确有影响,但这种看法并未得到足够的理论支持。该命题的支持者往往在凯恩斯消费理论中寻求论据;而反对者则更多引用标准生命周期理论来反驳。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消费理论在近20年来取得的进展,使之早已超出了以上两种理
期刊
本文指出,在司法和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着逆向选择效应,它使得在那些最应该发挥作用的场合,法律反而不能起到应有作用。作者以北京某基层法院的契约纠纷判决书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原被告的胜诉情况、违约原因及其裁决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并解释目前存在于司法过程中的逆向选择效应。作者发现,如果缺乏信任和良好法律体系,导致诉讼的原因一般不是因为契约的模糊性,相反,故意违约并引发诉讼更主要是人们的策略性选择。因此,原
期刊
为反映目前学界关于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2002年9月21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和《中国社会科学》两个编辑部在北京共同举办了题为“中国: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岭南大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谈。与会学者就全球化问题本身以及全球化问题对学术研究思维方式的冲击进行了讨论。以下笔谈
期刊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有性别利益问题,即养老金在两性间的分配和男女劳动就业权利问题。由于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低、工资收入低、平均寿命高,具体保险规定的设计就可能在养老金分配上产生有利于女性或不利于女性的结果。评判性别利益公正与否的标准是:1.养老社会保险应承担受保人长寿风险;2.在一般情况下,同时退休的男女职工退休金之差距应小于/等于其退休前工资之差距。根据这两条标准,可以判定我国现行养老社会
期刊
科学实证的历史研究通常把传说与历史二元对立起来, 而后现代史学的挑战却对此进行了质疑, 因为他们试图解构历史撰写的客观性。事实上, 无论口头传说还是历史文献,都是历史记忆的不同表述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共同的特征,将两者对接起来, 以期深化和丰富历史研究。从乾嘉时期的历史考据,到现代实证史学,再到后现代史学,人们始终关注史料, 因为史料是史家了解过去的惟一桥梁, 只不过他们在如何了解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