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致平足症的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ret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后导致平足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致平足症116例,男94例,女22例,年龄16~46岁,平均33.5岁.单侧跟骨骨折110例,双侧6例.所有患者均为跟骨闭合性骨折后高度丢失,继发创伤性平足症.采用的手术方法为保留距下关节的切开复位截骨矫形术或跟骨丘部重建及距下关节融合术.结果 101例患者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伤口Ⅰ期愈合,无感染.所有患者均牢固愈合,未再次发生平足畸形.截骨植骨处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2周.患者术后平均13周(11~15周)时可完全负重行走,无明显疼痛不适.足弓高度由术前的(4.2±1.7)mm(1.8~6.2mm)恢复到术后的(14.1±4.1)mm(9.8~19.0 mm)(P<0.05),跟骨倾斜角由术前的(11.2±2.5)°(8.1~14.2°)恢复到术后的(19.1±4.4)°(14.3~25.5°)(P<0.05),Bohler角由术前的(5.4±3.5)°(1.6~10.2°)恢复到术后的(25.8±5.2)°(19.7~31.6°)(P<0.05),Meary角反向成角由术前的(22.2±4.4)°(17.1~27.5°)恢复到术后的(5.1±3.2)°(2.5°~8.5°)(P<0.05),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分由术前的33.4分(27~43分),上升到术后的85.8分(78~98分).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致平足症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根据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以达满意疗效。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约有50%的DNA序列可转录为RNA,但其中98%的RNA不能翻译为蛋白质[1],此类在转录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非编码RNA曾一度被认为是无用的"垃圾"[2].但自从1998年RNA干扰现象[3]被发现以来,非编码小RNA(ncRNA)所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迄今为止,国际上对非编码小RNA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期刊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胎儿四腔心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3种筛查方法在发现和诊断胎儿先心病中的作用及意义,寻找超声筛查先心病的适宜方法.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筛检试验的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具有先心病高危因素的所有孕妇及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的四腔心切面、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及彩色多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专病门诊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失眠与神经症专病门诊就诊患者进行连续性前瞻性登记,收集人口学等资料、评估26项躯体症状、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DRS17)进行评分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596例患者中,抑郁状态347例(58.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17)平
甲状腺腺脂肪瘤为罕见甲状腺良性疾病[1],国内报道有限.现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发现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60岁.无意中发现颈部肿物2个月余,于2009年12月29日来我院就诊收入院.患者无心悸、气短、多食、消瘦、声音改变、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肿物无明显生长.入院查体:右叶甲状腺下极可触及约1.0cm×1.0 cm质中等结节,边界清晰,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良好.
期刊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氧化DNA损伤相关指标及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4周后观察行为学改变,5周后检测正常对照、假手术和模型组大鼠右侧纹状体内8-oxo-2'-deoxyguanosine(8-oxo-dG)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印迹检测DNA损伤修复蛋白MTH1及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
目的 通过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TTP)或总生存期(OS)的分析,观察介入栓塞与抗血管生成相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并分析治疗的安全性,为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提供证据来源.方法 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2007年4月至2010年1月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符合标准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36例,其中男33例、女3例;行TACE
麻醉和应激反应对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有影响,尤其可能影响肿瘤手术患者的预后.2009年的欧洲麻醉医师协会(ESA)年会上提出"抗癌麻醉技术"这一新的治疗概念,意在找出最适合肿瘤患者的麻醉方法.现已有临床证据表明部位麻醉的应用能够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有关麻醉如何影响肿瘤免疫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期刊
目的 探讨自然状态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疾病管理的需求,为开展房颤患者疾病管理,提高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内科病房住院并且采用抗凝治疗(服华法林)的房颤患者.排除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儿科的住院患者以及住院前已规律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通过电子病例回顾收集患者患病及住院治疗信息,
患者女,38岁,因颈,肩,胸背部疼痛2个月于2009年11月13日收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颈、肩背处阵发性疼痛,夜间疼痛显著,并呈进行性加重.MRI检查发现"颈7~胸2肿瘤".患者入院前4个月曾有子宫平滑肌瘤切除术手术史,病理诊断为子宫良性平滑肌瘤。
期刊
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强调以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为目的,以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教材周期较长,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并且教科书多引用过时的指南或来自于临床经验和逻辑推理的"原则",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的验证.教师授课时以知识灌输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养成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