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水吃水,如鱼得水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woool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以富饶之地、鱼米之乡久负盛名,人杰地灵自然不言而喻。都说江南的水是温柔的,生活在湖畔的人儿靠水吃水,如鱼得水。
  北纬31°39′,东经120°37′ 阳澄湖畔养蟹人
  坐标北纬31°39′,东经120°37′,是阳澄湖中心湖区,有着1.6万亩螃蟹养殖基地,每年蟹季,这里灯火通明,好生热闹。而40年前,阳澄湖还是一片汪洋,渔民不上岸,以船为家,靠捕捉野生鱼类为生,经常会有农民拿着大米和盐来以物换物。渔歌天籁,一派“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渔家生活。
  如今这里已经变成网红打卡地。金秋十月,秋风起,蟹脚痒,全国各地的食客赶来赏味阳澄湖大閘蟹,养蟹人老殷是阳澄湖土著,见证了这片沃土从无人问津的渔村到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
  80年代末,从农民慢慢转变成渔民
  老殷家世代以种田为生,也过养鱼,做过鱼网,跑过水运。1987年左右,政府开始在阳澄湖投放蟹苗,他便跟着姐夫去倒卖螃蟹,慢慢地从农民转变成渔民。1995年,国家开始鼓励围网养殖大闸蟹,需要每家自掏腰包,购买蟹网和毛竹,很多人不愿意养,因为交通不便利,蟹的供给量远大于需求量,前几年都是亏钱的。但是据说当时有聪明人愿意花点钱,围网养蟹,所以现在有基地的都是当初围网的那波人。
  老殷感谢政府规划造路,链接了阳澄湖村民和外界的往来。他说:“以前到苏州市里要么走土路,要么去码头摆渡,或者划船,划船到娄门得花4个小时;现在澄林路转中环再转东环,开车只要半小时;3路和87路公交车直达观前街;中环北线到星湖街,去园区仅半小时;另外,青剑湖马上要通地铁了,交通四通八达。”
  有了交通,就可以把蟹卖到城里,再加上如今越来越发达的物流,阳澄湖的村民也日渐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澄林路是去年刚修的,很漂亮。这些年,政府重视新农村改造,莲花岛游艇码头也规划得很好,我们希望借着时代机遇,将优质的农产品传送给更多的人。”老殷如是说。
  从蟹苗到饕餮美食,养蟹人的四季
  养殖业很辛苦,虽说蟹只吃一季,养蟹人却要忙四季。一只大闸蟹从蟹苗到能够上餐桌,要经历五次蜕壳,每次蜕壳时间基本固定,蜕壳期间需要减少喂食,清理水草,每个阶段都要看好。
  老殷介绍,一、二月份种植水草,同时放蟹苗;三月到五月护理水草的同时要给螃蟹增氧,因为螃蟹的翻倍率跟氧气有关;六、七、八月份,高温、台风天更要多加注意,检查围网有无破损以及固定水草,防止台风吹走水草;九、十月份,开捕节后开始捕捞;十一月份,大闸蟹性成熟,产子后要把蟹苗送到长江沿海口培育;十二月底开始清塘,为来年一月份投放蟹苗做准备。
  一年四季,与蟹为伴,老殷坦言自己很享受这种生活,他说养蟹很有趣,“三月份,水很清澈,一眼能望到泥土、水草和蟹,蟹像指甲盖一样大,定期投喂淡水鱼、玉米等食物,看着它们慢慢长大,这种感觉很奇妙。”
  每年大闸蟹丰收季,老殷还肩负着看蟹的重任,在湖中央的小木屋里,煮两只蟹,喝点小酒,吹吹风,“夜晚的灯光很美”,老殷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一千亩标准养殖基地,给蟹冠以品牌
  以前螃蟹都卖到批发市场,再经蟹贩子倒卖,到消费者手里的蟹已经经过几道手,价格也是蹭蹭地涨。近几年,有能力、有情怀、有抱负的青年人回归农村,打通了一条生产、销售、物流运输通道。
  2015年,老殷的连襟徐皓运用在外企学到的管理知识,联合周边蟹农对大闸蟹实行标准化养殖,并创立了蟹皇府品牌,做到统一管理,慢慢赢得了终端市场的口碑,线上、线下联动。在2018苏州相城阳澄湖旅游节暨阳澄湖大闸蟹试捕仪式上,虽然开捕节还没开始,但是凭借良好的口碑,蟹黄府已赢得了3万箱以上的预约订单。
  说起品牌化运营,徐皓直言此前在汽车行业工作,经常会请客户、朋友来阳澄湖吃蟹,大家对他们家的蟹很认可,渐渐地他发现有大量的市场需求,由于螃蟹销售季很短,没有品牌,难以让大家记住。因此想到了创立自己的螃蟹品牌,方便传播。
  “B to C”的模式,不但提升了性价比,也使得品质有保障。记者了解到,捕上来的蟹需要养6-8小时再发货,物流冷链全程保障,这样一来,到消费者手里的蟹就足够新鲜啦!
  渔家面馆太湖十八浇守灶人
  在太湖光福镇渔港村,有一家名为“太湖十八浇”的面店,凌晨12点,店里还很热闹。食客们有的从无锡,有的从上海,有的从苏州市里赶过来,就为了尝一碗炒浇面。蒋兆仁,太湖十八浇老板,和他夫人一人下面,一人炒浇,黄金搭档,15年,把“十八浇”做成了网红店。
  记者采访的间隙,蒋兆仁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捕鱼证,他说刚才午睡的时候,村里打电话来让他去还证。因为太湖十年禁渔,渔民们需要交还证件。蒋兆仁今年62岁,出生在船上,17岁就跟着祖辈出去捕鱼,对船的感情很深。
  50年前,渔港村是一座孤岛
  1968年,蒋兆仁跟随家人从东山迁居至渔港村,那时候渔港村还叫红湖山,是湖中村,算是一座孤岛,出行靠船。村民以种田、养鱼为生。
  “以前的鱼池都是在农田里开垦出来的,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太湖里捉鱼的,靠天吃饭,听收音机,根据天气预报出船,记忆中半夜有人一声令下,大家就都起床去捉鱼,太湖一片漆黑,划船要靠风,那时候的天气预报没有那么精准,有时候捉鱼还会遇到闪电,一道亮光划破天空。”
  蒋兆仁回忆称,小时候出去捕鱼的船都是木船,还是连家船,大船睡人,小船捉鱼、捉虾。1984年开始逐渐机械化,80年代末换了水泥船,后来又换上了铁船。机械化之后,捉鱼可以当天来回。
  太湖里有一座平台山,渔民们每年出船前都要带上猪头和小菜去烧香,蒋兆仁说平台山有一个禹王大王爷,被太湖渔民称之为湖神,保佑渔民出船平安。
  岁月变迁,渔港村不再是一座孤岛,通了路之后,它渐渐有了和外界的往来。起初,村民们上苏州要走2个小时到光福镇,再坐小巴去市里。现在渔港村每天有四到六班车到苏州,64路直达苏州南站;65路公交车可以坐到木渎,再换乘地铁。开车走苏福路到苏州市里也很方便。蒋兆仁眼看着苏福路越变越宽,从石子路到石板路到水泥路再到沥青路。   “我十几岁的时候,穿着套鞋在村里走路,经常被烂泥黏住,只好赤脚走。现在变化实在太大了。”他说2010年开始,随着太湖产量增多,渔港村变化越来越快,这十年渔民收入提高了,开始造房子,买汽车,“你早七八年来,地面车子根本没有那么多。”蒋兆仁如是说。
  捕鱼捉虾做船菜,
  15年前搭起灶台开面店
  以前蒋兆仁一直在太湖捉鱼,一直到1986年,开始跑运输船,把西山的开山石头运到苏州水泥厂。1998年,运输生意日渐清淡,他索性把船卖了,在太湖二号桥水产市场边上做起了船菜,做了两年生意不景气,又买了台挖掘机,跑苏北工地接活,眼看没有结余,便卖掉机器回蘇州,在水乡街附近的浴场给人家烧饭。
  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行当,2005年,蒋兆仁回到渔港村,和夫人在家里开起了面店,用门板撑起了五、六张桌子,蒋兆仁坦言前几年很辛苦,夫妻俩从傍晚5点一直做到凌晨12点,最少一天营业额只有130块。
  “2006年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女儿上大学,支出大,以前赚了几十万花得差不多了,那时候一天营业额做到800块我们就开心得不得了。”蒋兆仁说那时候面店是做半年,休息半年。每年4月25日开始歇业,4月28日开船出去捉虾。而且一开始面店也并没有名字,食客基本上都是村里人。“晚上10点—12点,捉鱼的回来,会来吃碗面。”
  营业额从100到10000,旅游带动了人气
  从15年前只有6、7个浇头,到现在有30多个浇头,一碗面的食材翻了几倍,营业额也翻了几倍。2014年的大年初八晚上,来光福烧天香的人过来吃面,当晚营业额就做了3700块。蒋兆仁说面店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有了明显起色,他感激光福、东渚、镇湖的旅游业带动了人气。2015年,面店日营业额能做到7000多块;2016年,日营业额更是达到了15000块;现在,日营业额可以保持在10000块左右。
  2016年,食客给面店取名“太湖十八浇”。那一年,蒋兆仁将原先的平房改建成2层楼房,开始有了午市。靠湖吃湖,太湖禁渔前,每年9月1日到12月底,每天都有船停在岸边,只需隔夜与渔民讲好,第二天就能买到刚捕上来的鲤鱼、鲢鱼、银鱼、白虾等新鲜水产。
  今年太湖禁渔后,则要到菜场购买水产。
  从一开始的只做半年到现在全年无休,蒋兆仁夫妻俩谁也没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凌晨12点半打烊,收拾到2点,3点上床,睡4个小时,最晚8点起床,开始备菜。平均每天可以吃掉100斤鱼,最多一天可以吃掉50斤青菜,今年国庆期间最多一天吃掉了460斤面,生意火爆到站着吃。
  蒋兆仁的夫人感慨道,“以前来吃面的都是村里的熟人,现在很多人从外地赶来吃,有年纪大的特意坐公交车从苏州来的,也有从外地半夜赶过来的,我们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今年和妹妹一家合伙,周末又雇佣了3个临时工,除了疫情被迫停业45天,到现在没休息过。”
  手剥虾仁、萝卜烧鱼是他们家的特色,有机会去的话,不妨赏味一番。
  “移民”的技术浒墅关种鸡头米的职人
  鸡头米这几年很火,被称之为水中贵族,价格不菲。不过小峰却对它没什么好感,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州浒墅关人,鸡头米充斥着他儿时的记忆,从小就看着父母种植鸡头米,实在是太辛苦了。
  万万没想到,长大后他会接管这差事。起因是有一次他母亲身体不适,他负责去田里给父亲送饭,忽然意识到父亲年纪大了,不忍他这么辛苦,便说“我帮你一起弄吧”,此后就跟着父亲学起了种植、采摘鸡头米技术。
  他笑称自己应该是90后里第一个种鸡头米的。
  取经城南黄天荡,“移民”浒墅关
  水城苏州,理论上只要水塘、洼田的地方都可用来种鸡头米。葑门之外斜塘、车坊等地颇有名气,而城南黄天荡是苏州最早种植鸡头米的地方。20年前,小峰的父亲在那里学习了鸡头米种植技术,然后把技术带到浒墅关,成了浒墅关最早一批种植鸡头米的。
  鸡头米这个东西,也是近两年比较流行吃的,以前福建莆田人吃鸡头米,他们称之为“芡实”,是一种干的鸡头米。老苏州也会吃,别的地方基本上都不吃鸡头米。
  那么鸡头米到底是什么呢?又是怎么来的呢?
  鸡头米是“水八仙”之一,因为果实剥开之前像“鸡头”,里面的自然就叫“鸡头米”了。
  小峰告诉记者,正常每年鸡头米会经历八批采摘,当年的鸡头米,在第四、第五批状态最好的时候,会留下一些种子,到明年三月份开始育苗,半个月变成小苗之后,再放到秧田里面再培育半个月,待它变成像小碗莲一样的叶子之后,再移栽到大的田里面,等到七月底、八月初开始采摘,正常为期两个月,采到10月1号结束。
  事实上这两个月正值高温酷暑,大伏天白天作业很容易中暑,所以只能选择晚上采摘。但是晚上蚊子很多,实为辛苦。
  采摘300株芡苗的成熟果实,仅需1小时
  穿上套鞋,戴起手套,提着一只竹筐从岸边走向水田深处,将竹筐放至水田中“鸡头米”叶上,水没过套鞋,带着自制竹制工具,先用它划开巨大的“鸡头米”叶,接着将叶子的一半翻转到水面上,叶的背面长满了坚硬的刺,每片叶子的水下部分都藏着0-3颗“鸡头”。
  小峰说,凭借经验,就能判断它们是否成熟,然后用工具割下成熟的果实,未成熟的则放回水中,待下一批成熟时再来收获。
  “如何割下果实也是有讲究的,并不在茎处割断,而是在果实上,从连着茎的那一侧切下薄薄的一层皮。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田间的水流进芡苗的茎中,一旦有水进入,芡苗就会烂根。采下的果实放入竹筐中,这一株就暂告一段落。”
  每当竹筐快满时,便上岸把果实一股脑儿地倒进准备好的大编织袋中,之后跳进田中继续采摘。采摘完一块水田中300株芡苗的成熟果实仅需1小时,但小峰和父亲要赶在太阳当空前,采摘完六片水田,工程量浩大。采完之后还要赶紧回去把鸡头米剥出来,因为天太热,放久了水分蒸发,就会影响口感。在小峰的观念里,做好品质是基础,昧良心的事绝对不做,保证货真价实,是他一直会秉持的职人精神。
其他文献
我认识很多新苏州人,大多都是因为嫁给苏州人,或是娶了苏州人,来到苏州的。为了“苏州红颜”定居在苏州,这不禁让人思考,苏州人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如此地吸引人呢?  白居易曾有诗云,“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苏州人是因水而生的一群人,他们吃着水稻,枕着小河,温柔随和,柔中带刚,灵活机智……把水的特点完全融入了性格当中,苏州人可以说是“水构成的骨肉”。  最懂
期刊
说起来,苏州古城与运河几乎诞生于同一时期。苏州是建在运河上的城市,河流如血脉般,延伸流淌在城市的肌理中。曾经,运河上商贾熙攘,渔火歌吹。如今,虽时过境迁,大运河仍是贯通苏州南北的文化动脉,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地演绎了一段又一段苏式运河故事。  历史遗落的光阴  公元825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为方便游人,在虎丘一带开凿了连通阊门的山塘河。山塘街沿河而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是它
期刊
我今年54岁,在二郎巷支着个修车摊。我有个外号,大家叫我“二郎巷骑手”。去年国庆节,我为社区30户空巢老人送了七天饭——因为我们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国庆休息,我又见不得老人有不便,干脆就当起了“骑手”。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这人就好聊天,修车练摊空闲,我就喜欢在社区转悠,平时也会帮着老人们做点事情。去年国庆节前,我听老人们聊天,说社区南山驿站日间照料中心国庆期间要停止供应餐食。国庆期间休息本身
期刊
很多人对“文创”的理解,可能还仅仅停留在“文化+创意”上。然而文化如何融入产品中,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去融入,如何让天马行空的创意付诸实践……这一系列看似微观的问题,在这个文化与内容为王的时代,应该被好好审视。  苏州古城的底蕴历史,是一部值得珍藏的线装书,古城沧浪片区,更是有着不少可圈可点可探究的文化印迹。日前,由姑苏区人社局指导、沧浪街道承办的“Zui”盘门2020年沧浪街道创新创业大赛文创产品专
期刊
而居,择水而憩。苏州河网密布,造就了发达的航运外,苏州靠着“水”还生发出了很多优势农产品——水八仙、大闸蟹、水稻……苏州的农民,靠水吃水,依据着苏州地理优势,加上愿动脑、肯动手,不仅将这些“老天爷赏饭吃”的优势农产品种、养殖得风生水起,为自己创造富足的小康生活,也为苏城发展精品农业增添了无限活力。  周挺:“种”出幸福生活  太湖东南水域,有一座名为“漫山岛”的湖心岛,是太湖第三大岛屿。没有被过度
期刊
打开杂志社摄影师小于的照片宝库,你会发现拍摄苏州的照片中,八成都有水的元素。  水,是水乡苏州气质必定的基调。江湖河港井池是苏州影像中最具生气的元素,古往今来,苏州之水为苏州人滋润了一处处锦绣家园,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又将苏州建成了中国水城的典型代表。  苏州几乎无处不在地闪烁着粼粼波光。这流动的水,让人真正亲近了这座江南城市的似水柔情。城外是水,城内是水,东西是水,南北是水,水水相连相通,苏州便是这
期刊
说到“一粒米”,大多数人想到的是苏州盛产的稻米。确实,作为“鱼米之乡”,苏州的大米可是相当受欢迎的。但今天,我们想谈论下另外“一粒”在苏州愈发受人关注的“米”——纳米。  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几乎等同于头发丝的五万分之一,是人类肉眼无法看见的事物。然而,就是这个小到人类根本无法直接触摸的纳米世界,在近年来又成为了全球城市发展竞争中,不可忽视的产业。  纳米产业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生活与生产的方方
期刊
苏州文庙,宋朝时由范仲淹所建。在985年的历史长河里,它一直是苏州人的精神圣地。9月28日上午,文庙大成殿前礼乐声声,“2020姑苏孔子文化节”在此启动,这也是姑苏区双塔街道第14年举办祭孔活动。  一场传统庄重的祭孔仪式  在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中,“礼”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今年的祭孔活动也依旧秉持着“礼”的传统文化内涵。  上午9点半,钟鼓齐鸣,人们肃穆而立。现场的“镛钟”作为乐之重器和文庙重要的
期刊
宋清霞苏州市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苏州吴门名医传承计划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生殖整复分会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医学会女性生殖健康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生殖内分泌、妇科肿瘤等领域疾病预防与治疗二十多年,苏州市中医医院
期刊
你可曾想过,高速公路服务区有一天会变成网红打卡点?在我们的固有印象里,高速公路服务区不就是中途歇脚,顺便上个卫生间、加个油,或者吃个饭的地儿嘛!又贵又难吃的快餐,值得特意去打卡?  咳,别不解了。2018年,为全面提升江苏高速营运水平和公众服务品质,江苏交控在“畅行高速路,温馨在江苏”服务理念基础上,倾心打造出“苏高速·茉莉花”营运管理品牌,全速推进品牌创建工作,2020年8月28日,被国务院国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