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室对常见碘过敏反应的护理预防与处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guang9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CT室护理人员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常见碘过敏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增强CT扫描的40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护理组200例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20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发生碘过敏的例数和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轻度碘过敏9例,中度碘过敏5例,重度碘过敏2例,总的碘过敏发生率8%;护理组患者轻度碘过敏1例,中度碘过敏1例,无重度碘过敏患者,总碘过敏发生率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行增强CT扫描的患者,若采取系統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和预防碘过敏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CT扫描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CT室;碘过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79-02
  CT是近年临床常用且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手段,能够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后续治疗,CT增强扫描是CT检查中较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比常规CT扫描更能清晰的观察到病变组织情况,提高诊断率和检出率[1]。目前在增强CT中所用的造影剂多是碘造影剂,部分患者在检查时会发生碘过敏反应,从而耽误后续的检查和治疗,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提供系统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必要的,能够很大程度减少碘过敏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现笔者将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护理干预对碘过敏反应的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增强CT扫描的40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40例(60%),女性患者160例(40%),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5.2±4.2)岁。胸部扫描例244(61%),腹部扫描106例(26.5%),盆腔扫描50例(12.5%),。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分别是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对比资料见表1。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增强CT扫描,造影剂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通过静脉途径快速注射,按1.0ml/kg~1.5ml/kg算出患者所需的造影剂。检查完成后可继续保留静脉通道一段时间,以便在出现中、重度碘过敏反应时能及时处理抢救,确保每位受检者无生命危险。
  1.3护理 对照组患者仅提供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具体护理方法(1)扫面前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增强CT扫描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并展示积极的护理方案来化解患者对增强CT的恐惧感,并详细讲解患者提出的问题,从根本上杜绝患者不良情绪,以轻松的心态开始检查;(2)仔细询问病史:护理人员在扫描前一定要仔细询问每位患者的病史,是否有过增强CT史、是否有碘过敏史等,对于身体虚弱患者需要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确保患者能够耐受增强CT;(3)碘过敏试验:护理人员对每位患者行碘过敏试验,在皮试后观察20~30min,若试验结果为阴性才可进行增强扫描;(4)预先静注激素:可适当给予患者微量的地塞米松,预防碘过敏,
  1.3过敏反应标准[2] 轻度反应:全身热感及发痒,结膜充血,少数皮疹,头痛头晕,喷嚏、咳嗽、恶心、呕吐。中度反应:全身出现荨麻疹样皮疹,眼睑、面颊、口唇、面部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音嘶哑、肢体发抖等。重度反应:面色苍白、四肢青紫、手足厥冷、呼吸困难、手足肌痉挛、血压下降、心跳停止、知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等。
  1.4统计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处理,采用t或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碘过敏情况,其中对照组患者碘过敏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护理组,其中对照组碘过敏发生率8%,护理组碘过敏发生率1%,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增强CT扫描中的碘过敏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处理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的情况。导致碘过敏的主要原因还是护理工作的不够完善导致的[3],若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增强CT扫描患者的碘过敏发生率。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心理护理、病史询问、碘过敏试验等。此外为了更好避免碘过敏,可以事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4],并将造影剂加温到37℃左右,可以有效降低造影剂的粘度,造影剂粘度降低后,就能一定程度避免微循环障碍[5],从而增强了患者的耐受力,更不易发生碘过敏。然后在护理工作中,各种原因导致上述工作不能很好的实施,故增加了碘过敏的发生率,因此保证系统全面护理工作的实施是减少甚至杜绝碘过敏的有效措施之一。临床对于轻度碘过敏的处理方案是告知患者无需紧张,保持轻松的心态,同时给予大量饮用水嘱患者饮用[6],能够有效稀释造影剂的浓度,也可静脉注射5mg 的地塞米松,密切观察患者直到患者不适完全消除。中度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案首先给予患者10mg的地塞米松,迅速缓解患者的不适,随后给予患者吸氧等护理,必要时可以注射0.1mg的肾上腺素,并由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血压等。重度反应的处理当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等抗过敏药物,血压低者使用可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7];积极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和对症处理[8];同时联系已建立抢救通道进入相关科室抢救。通过上述结果得知,在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下,护理组患者的碘过敏发生率仅为1%,远远低于对照组的8%,说明护理干预的效果是确切的。
  综上所述,尽管增强CT扫描中出现碘过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碘过敏的发生率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有效的保证了受检者的生命安全,确保了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霞.CT室对常见碘过敏反应的护理预防与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6):473-473.
  [2] 邓慧仪.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3):498.
  [3] 董桂青,王宏伟,邢珺等.CT增强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9,20(5):139.
  [4] 曾天霞.下肢深静脉栓塞行64层螺旋CT联合成像4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41-42.
  [5] 郭美玲.CT强化时对比剂急性反应的抢救及护理[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10):48-49.
  [6] 蔡国新.CT/MR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安徽医药,2008,12(4):365-367.
  [7] 高萍.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6):92-93.
  [8] 周坤萍.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827-2828.
其他文献
引言  随着人们的健康保健意思加强,政府和各医疗机构的不断宣传,人们对孕期保健不断重视,孕期保健工作不断深入广泛的开展。但是至2003年我国新婚姻法实施,婚检人数不断下降,首次孕檢的时间推迟,导致许多妊娠合并症及妊娠高危因素不能早期发现,增加了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1]。孕前保健是婚检的补充,孕期保健的前移,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人高人口素质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无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2例;结果:按医药管理局等颁布的标准,22例患者中,针灸治疗的有效例数为18例,大多数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71-01  【Abstract】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以及病人自我照顾行为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测定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并对其自我照顾情况发放问卷调查表,从而对不同疾病控制状况的患者自我照顾情况做一个详细的了解与比较。结果: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含量均值为10.31%;患者疾病控制理想的为,疾病控制一般的有,疾病控制差的有;患者自我照顾
期刊
观察和测试了35Cr Mo钢失效截齿的组织及冲击性能,分析了截齿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35Cr Mo钢截齿断裂的主要原因为组织中存在过多的夹杂物,冲击值达不到要求。防止截齿断裂的
医院管理是当前医院改革的重要方面,医院档案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使医院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本研究阐述了当前医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医院档案
【摘 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胆石症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胆石症行ERCP取石患者按接受的护理不同分为2组,舒适护理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记录资料比较2组ERCP的疗效并分析。结果:本组342例,舒适护理组216例,其ERCP的疗效良好率(73.6%)明显高于对照组(37.3%),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舒适护理是提高疗效的独立性影响因素之一。结论:舒适护理有助提高ER
期刊
【摘 要】目的:儿科医师交叉查房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及时发现新生儿疾病征兆, 及时转诊新生儿病房,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婴儿由儿科高年资医师负责每天产科新生儿查房,于生后3-7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根据测评结果对家长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早教指导并观察其效果。结果:936例产科活产新生儿中,正常足月新生儿802例,疾病组134例转新生儿病房治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腹壁渗漏造口的处理方法,保护渗漏伤口周围皮肤, 促进伤口愈合。方法:采用两件式造口袋处理渗漏伤口,通过定期更换造口袋,及时清洗瘘口及周围皮肤,密切观察瘘口情况。结果:采用造口袋护理渗漏伤口形式由不可控转变为可控,伤口周围皮肤保持完好。结论:造口护理技术应用于腹部渗漏伤口能明显减少渗漏伤口并发症,节约医疗资源。本组发生瘘口12例,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渗漏伤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观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合理膳食等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58例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均控制在140 mmHg,舒张压均小于90mmHg,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患者治疗期间焦虑、消极的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期刊
空间是绘画艺术的首要问题和基本因素,中国画具有不同于其他画种的民族特殊性。本文从中国画的特性与功能切入,对中国古代绘画的空间呈现进行分析,并与绘画发展的转折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