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索引与属性叩问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qia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大量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生存必须。对信息的阅读吸收、分析整合、倾吐表达,也逐渐成为一种必须掌握的能力。但小学语文教学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关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策略的失衡、课型设计的缺失导致了非连续性文本长期处于尴尬局面。
  一、剖析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尴尬之境
  “非连续性文本”这一专业名词虽然形成较晚,但这一独特的文本形式在教材中却并不少见,每册教材的目标、配备的插图、学与做以及写贺卡、撰写留言条、说广告等都属于非连续性文本的范畴。由于考察不涉及、所占比例少、课型不匹配,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往往成为一阵云烟,转瞬即逝。
  1.教学目标含混不清,课型与内容背道而驰
  教材编者为了契合学生形象化认知特点,在教材中配置了大量直观的图片。很多教师并没有准确洞察出有些图片实际上是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常常将这些图片移花接木,另作他用。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册教材的开场戏,编者选入了大量的图片,但很多教师执教时,却上成了看图说话课:“引领学生按序观察、表达图片内容”是基本方向;“图上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是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甚至高年级课堂也乐此不疲。如此教学,非连续性文本的本质属性毫无凸显,其效益也就可想而知。
  2.学习任务要求不明,策略与文体互不匹配
  苏教版教材四下中设置了“药品说明书”的内容,编者的意图在于引领学生掌握药品说明书中的信息内容,通过信息交流分享,在实践中积累药品说明书的阅读方法。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仍旧习惯于将说明书的内容当作一篇短文范例进行研究,语言表达的精准、基本格式的梳理屡见不鲜,但始终不见对药品说明书方法的提炼与指导,致使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形同虚设。
  3.教学方法简单生硬,环节与学生相去甚远
  由于理念更新不及时,加之语文学习的评价对非连续性文本考察相对匮乏,很多教师也就懒于在这一内容上花费精力研制策略,导致学生学得机械生硬,甚至引发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如在教学“省市简称歌”时,一位教师将教学的重点聚焦在积累背诵上,并设计了教师范读、自由练读、分段积累、同桌互助、整体背诵的环节,看似形式多样、环环相扣。但这一非连续性文本的价值在于运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如此机械的死记硬背,显然与教学的宗旨背道而驰了。
  二、探寻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本质特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非连续性文本实际上是由文字、图片、表格等多种形式组合而成,有着自身独特的属性和教学特征。
  1.形象直观性
  之所以会出现非连续性文本这一独特的文本形式,是因为非连续性文本直观形象,能够将原本错综复杂的问题通过最为简洁的形式加以呈现,让所有读者都能一目了然地汲取信息,形成结论。尤其是非连续性文本中有着形式多样的图表和直击要点的注解,对于删选与整合文本的信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如当人们需要快速了解信息,指导生活实践时,可能对文字的阅读就需要更快的速度。此时,非连续性文本的再现就成了有效的阅读资源,契合读者的阅读需求。
  2.生活实用性
  与一般性文本表情达意的功效不同,非连续性文本运用可以适用于社会生活、工作汇报等实践性层面,借助非连续性文本,创作可以清晰明了地表达观点、呈现特质,阅读者可以快速地按图索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分析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从而适应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如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语言文字难以言明的状态,就需要通过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为学生的自身阅读提供服务,阅读起来才会显得实用。
  3.感知主体性
  因为非连续性文本的特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依循作者的表达路径,形成自己的认知与思考。非连续性文本正是借助这种客观说明的方式,不流露自身的感情色彩与主观情愫,从而在自己感知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需要与判断,依照自己的理解得出属于自己有意义的结论。很多时候,非连续性文本的创作中,图片的选择、内容的呈现,都需要学生在深入的过程中以个性化十足的方式加以呈现,从而为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从学生自身认知的角度展开教学,从而为学生更好地解读非连续性文本奠定基础。
  三、结语
  要想真正提升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效益,就必须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和当下教育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志,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
  【作者單位: 高邮市龙虬镇龙虬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对高职高
当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就如何推进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提出具体思路与途径,并指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难点,供同仁参考与
通过对2000年中国的4 594篇美国问题文章的定量分析,可以发现该年度中国的美国问题研究有七个方面的特点:全方位研究态势进一步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为三大研究热点;军事研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是对其他教育形式的简单模仿,甚至是照搬照抄,而应是针对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建立体现职业教育自身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优才计划”虽进行了有益探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现状的分析,介绍本校分层次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阐明了在高职院校进行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分层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并指出实施分
本文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推理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在大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今年是《史学月刊》创刊50周年,也是一个新世纪新千年的开端。在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同时来纪念本刊的创刊,编辑部同仁深感荣幸,并愈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史学月刊》原名《新史学通讯》,由中国新史学会河南分会主办,河南大学校长嵇文甫先生、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郭晓棠先生和史地系主任黄元起先生于1951年1月共同发起创办。1957年改名《史学月刊》。本刊50年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期刊
应该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建国以来50年的发展。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过去史学的发展。要科学地看待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价值,它是唯物史观的基石。不同学术思
期刊
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由于面临着激烈的内外部竞争和不断萎缩的人才需求市场,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如何破解这个瓶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