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激光光子互相关的分析与测量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anlo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非平衡光纤干涉系统,理论分析且实验测量了光反馈强度变化过程中,光场不同状态即相干光、相干与混沌的混合光及混沌光的光子互相关,并实现了对上述光场的区分。研究分析了不同状态光场的二阶光子互相关随着延迟时间和相干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干光的二阶光子互相关g(2x)(τ)只在零延迟处存在极小值且为0.5;混沌光g(2x)(τ)只在对称延迟处存在两个极大的峰值且为1.25;相干与混沌的混合光g(2x)(τ)不仅在零延迟处存在极小值,而且在对称延迟处存在两个极大的峰值,同时随着混沌光所占比例的增大,g(2x)(τ)延迟对称处的峰值从1增至1.25,零延迟处的g(2x)(0)由0.5增至1,表明此时混合光场正由相干光向混沌光过渡。实验上测量了无反馈时,相干光的二阶光子互相关g(2x)(τ)并获得光场的相干时间为65 ns;反馈强度在2.5%时,测得混沌激光的g(2x)(τ)并得出混沌光占比75%,及相应的相干时间0.7 ns;反馈强度为18%时,测得相干塌陷混沌光的g(2x)(τ)及其相干时间0.8 ns。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表明该方法可明确区分不同混沌占比状态下的光场及对应的相干时间,为进一步揭示及监测输出光场的量子统计特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具有可提供高时空分辨率、高探测精度和连续廓线数据的优势,已经成为大气探测强有力的工具。 激光雷达按照探测技术可以分为米散射激光雷达、偏振激光雷达、拉曼激光雷达、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瑞利散射激光雷达、共振荧光激光雷达和多普勒激光雷达等。分别介绍了各类激光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 发展历史及优缺点,及其在探测大气气溶胶和云、水汽、温度、风、痕量气体、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进行总结,并对激光雷达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应用相干反斯托克斯喇曼光谱(CARS)技术对硅甲烷(SiH4)的射频放电分解进行在位诊断.基于硅甲烷v1振动模CARS信号强度的变化,研究了SiH4-H2及SiH4-N2体系中射频功率及总气压对硅甲烷分解速率的影响.此外,还用CARS方法检测硅甲烷分解的中间产物,得到信噪比较好的光谱,并试作了初步归属.
高峰值功率的脉冲光纤激光在长距离输出时容易激发受激拉曼散射(SRS)效应。搭建了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的调Q光纤激光器,研究不同工作状态时的输出激光功率、光谱以及脉冲宽度;实验研究了脉冲光在2 km单模光纤中传输时的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分析了其拉曼散射光谱特性及各级斯托克斯光波的时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脉冲光在长距离传输时易出现多级受激拉曼散射光,各级斯托克斯光间的频移基本相等,其与入射脉冲的中心波长无关,与光纤本身的材料及掺杂成分有关,且各级拉曼散射光与抽运光在传输中是同步的。高斯形脉冲经受激拉曼
第一台掺钕钇铝柘播石光激射器商品已由科拉德公司制成。因为这种工作物质的激励阈値很低,所以K-YI型光激射器在室温仅用水冷却时,便能发出1/2瓦的连续输出。其输出波长是1.06微米,功率能从0到最大连续转化。
期刊
为了研究被测目标在氧气A带的自发射光谱与透射率的关系, 根据透射率的计算方法, 提出了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氧气A带的光谱进行基线拟合, 搭建了实验系统, 验证了该方法拟合基线的准确度。首先, 以黑体辐射理论为依据, 给出氧气A带平均透射率计算方法, 以实际被测目标光谱为研究对象, 以带外数据为依据, 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拟合被测目标在氧气A带的基线。为提高拟合精度, 剔除了测量奇异点, 并利用基线拟合不确定度来评价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拟合基线的准确度。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 以卤素灯为光源, 在0~130 m
The position-dependent mode couplings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nanowire (NW) and a planar photonic crystal (PPC) nanocavity are studied. By scanning an NW across a PPC nanocavity along the hexagonal lattice’s Γ – M and M – K directions, the variations of r
一个脉冲的氮气光激射器, 已在室温下直接产生了紫外相干光。在紫外区已同时观察到了一组20条的强綫。而被认出的已有30条。它们分布在从3000埃到4000埃的紫外光谱区中。在3371埃处观察到了一条最强的綫;在3400埃处观察到了最强的可见綫。相信输出辐射是由于氮的三重态粒子数反转而产生的, 而后者则是在第二正綫族中, 由C3πu到C3πg产生的。该射束有一毫弧度的角宽度, 这是在离开光激射器共焦腔的100英尺处测量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