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孕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廉政文化推进社会的各个阶层显得特别重要,党所倡导的廉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向社会输送大量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更应该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努力做好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时代要求大学生要有很高的廉政文化素质,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现,高校应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育人的目标,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认真贯彻廉政文化建设的精神,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高等学校 廉政文化 道德教育 育人环境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进高校
学校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将廉洁自律的教育推向全社会,当代大学生的廉政意识还不够强烈,自我控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强,比较容易受周围和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 学生在廉政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存有“唯钱论”的思想,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甚至因为教育中出现的一些“特别待遇”问题和腐败问题而对教育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公平性产生了怀疑;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努力展现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些本来被视为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表现现在在一些高校里却成为了为赢得某种荣誉,或是为获得奖学金,或是为加入党组织给自己带来种种好处的筹码。在高校里很多时候学生因为个人主义的思想作祟,奋斗的动机也就变得不怎么单纯了。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想说得是周围的小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对学生影响是相当大的,学生不是处于真空之中,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如果一些腐败的现象和负面的东西对学生产生影响后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容易给正处以世界观形成并逐渐成熟时期的大学生造成扭曲的认识。
2 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会造成学生心里的不平衡,比如学生干部的选拔公开竞争力度不够;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不够明确、诠释工作没有做到位;学生党员发展的标准把握不严,公开、公示程度不够;学校或系管理中出现的一些体现出不公平性的细节问题,这些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 教务工作者的道德建树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他们会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学生干部在一个学校,一个系部、一个班级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力度将直接给周围的同学带来影响。往往负面的东西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 学生的法制观念越来越淡薄。现在有些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甚至还以身试法,比如校园暴力、盗窃、考试违规违纪、缺乏诚信等,这些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5 学生非理性的看待党内一些腐败现象,比如某政府领导因为一些贪污问题被“双规”了;某国家干部的不良作风被披露了,这样一来党内存在一些贪官污吏的印象便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形成了,有些学生甚至把党内腐败现象看成是体制上的问题,对党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问题的决心持悲观态度,有的甚至认为共产党根本不可能解决自身腐败问题。
6 当代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贪图享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生活上追求高标准,奋斗上追求低标准,一味的讲究不切实际的物质生活和过于时尚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追求逐渐淹没了学生的廉政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学生的廉政文化素质需要提高,但教务工作者的廉政文化素质也需要提高,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教师应以德服人,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强烈的责任心去正确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二、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1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大量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载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注重学生廉政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为了让这些人才在融入社会以后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为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起辅佐和推进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高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到老师和学生身上,才能更好地体现廉政文化建设的力度,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 高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综合素质,高校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力是相当强的,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是集许多关注为一体的对象。因此加强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廉洁自律的习惯,传扬大公无私的精神,做好社会的前沿人。
3 当前高校大力推行校园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从根本上对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学校的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更完善,学校的办学体制更完善。学校一直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样的环境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这样的环境中洋溢着和谐的气息,更利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关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奠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思想道德文化是廉政文化的精髓,因此搞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现在,由于受到一些西方思想的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学生理想信念不明确、价值观不正确,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学校应重视这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道德信念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高校而言,应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开展教育工作,应该切实落实好学生的“两课”教育工作,注重经常向学生灌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塑,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2 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现在部分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状况并不尽人意,有些教师的功利心比较大,有时因为个人的一点私利会做一些有损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教师有时也会享受接受家长送“大礼”的时髦,这些也许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学生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腐败的印象就这样在学生的心中产生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价值观需要依靠老师来重塑,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全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定期给教师灌输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定期开展活动分析和总结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时解决并监督,为建设具有良好的廉政文化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提供保障。
3 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发挥管理人员的带头作用
(1)学校的管理干部应首先从自身做起,在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始终保持敬业、精业、守业的工作精神,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要把工作落实到实处,要永葆清廉,严于律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别人,在师生中树立威信。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的道德教育,我认为应该从道德观入手,纠正一些管理干部对事业缺乏责任,对学生缺乏关爱、对工作缺乏热心、对个人缺乏自律的错误倾向,营造“德治”的高校管理氛围。
(2)保持党员先进性,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要用良好的廉政文化素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老师和学生。学生干部也要积极发挥作用,不能搞官僚主义作风,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这样用一批先进的带动一批后进的,廉政文化建设才能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4 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的建设,完善廉政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的建设情况是师生员工整体素质的集中表现,也是校训精神、办学理念的直接反映。良好的师德师风通常沉淀于教师的精神世界中,表现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上,让教师不仅要有教好书还要有育好人的意识,在向学生传授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的同时,要顺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在品德修养、治学施教、行为情操、仪表风范等方面都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更严格地管理学生,要求学生,让学生经常自我监督和反省。
高校应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努力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师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廉政文化建设队伍中来,营造良好的高校育人环境。
[关键词]高等学校 廉政文化 道德教育 育人环境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进高校
学校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将廉洁自律的教育推向全社会,当代大学生的廉政意识还不够强烈,自我控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强,比较容易受周围和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 学生在廉政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存有“唯钱论”的思想,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甚至因为教育中出现的一些“特别待遇”问题和腐败问题而对教育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公平性产生了怀疑;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努力展现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些本来被视为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表现现在在一些高校里却成为了为赢得某种荣誉,或是为获得奖学金,或是为加入党组织给自己带来种种好处的筹码。在高校里很多时候学生因为个人主义的思想作祟,奋斗的动机也就变得不怎么单纯了。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想说得是周围的小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对学生影响是相当大的,学生不是处于真空之中,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如果一些腐败的现象和负面的东西对学生产生影响后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容易给正处以世界观形成并逐渐成熟时期的大学生造成扭曲的认识。
2 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会造成学生心里的不平衡,比如学生干部的选拔公开竞争力度不够;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不够明确、诠释工作没有做到位;学生党员发展的标准把握不严,公开、公示程度不够;学校或系管理中出现的一些体现出不公平性的细节问题,这些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 教务工作者的道德建树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他们会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学生干部在一个学校,一个系部、一个班级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力度将直接给周围的同学带来影响。往往负面的东西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 学生的法制观念越来越淡薄。现在有些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甚至还以身试法,比如校园暴力、盗窃、考试违规违纪、缺乏诚信等,这些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5 学生非理性的看待党内一些腐败现象,比如某政府领导因为一些贪污问题被“双规”了;某国家干部的不良作风被披露了,这样一来党内存在一些贪官污吏的印象便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形成了,有些学生甚至把党内腐败现象看成是体制上的问题,对党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问题的决心持悲观态度,有的甚至认为共产党根本不可能解决自身腐败问题。
6 当代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贪图享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生活上追求高标准,奋斗上追求低标准,一味的讲究不切实际的物质生活和过于时尚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追求逐渐淹没了学生的廉政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学生的廉政文化素质需要提高,但教务工作者的廉政文化素质也需要提高,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教师应以德服人,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强烈的责任心去正确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二、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1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大量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载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注重学生廉政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为了让这些人才在融入社会以后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为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起辅佐和推进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高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到老师和学生身上,才能更好地体现廉政文化建设的力度,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 高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综合素质,高校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力是相当强的,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是集许多关注为一体的对象。因此加强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廉洁自律的习惯,传扬大公无私的精神,做好社会的前沿人。
3 当前高校大力推行校园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从根本上对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学校的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更完善,学校的办学体制更完善。学校一直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样的环境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这样的环境中洋溢着和谐的气息,更利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关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奠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思想道德文化是廉政文化的精髓,因此搞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现在,由于受到一些西方思想的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学生理想信念不明确、价值观不正确,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学校应重视这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道德信念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高校而言,应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开展教育工作,应该切实落实好学生的“两课”教育工作,注重经常向学生灌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塑,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2 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现在部分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状况并不尽人意,有些教师的功利心比较大,有时因为个人的一点私利会做一些有损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教师有时也会享受接受家长送“大礼”的时髦,这些也许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学生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腐败的印象就这样在学生的心中产生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价值观需要依靠老师来重塑,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全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定期给教师灌输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定期开展活动分析和总结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时解决并监督,为建设具有良好的廉政文化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提供保障。
3 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发挥管理人员的带头作用
(1)学校的管理干部应首先从自身做起,在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始终保持敬业、精业、守业的工作精神,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要把工作落实到实处,要永葆清廉,严于律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别人,在师生中树立威信。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的道德教育,我认为应该从道德观入手,纠正一些管理干部对事业缺乏责任,对学生缺乏关爱、对工作缺乏热心、对个人缺乏自律的错误倾向,营造“德治”的高校管理氛围。
(2)保持党员先进性,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要用良好的廉政文化素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老师和学生。学生干部也要积极发挥作用,不能搞官僚主义作风,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这样用一批先进的带动一批后进的,廉政文化建设才能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4 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的建设,完善廉政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的建设情况是师生员工整体素质的集中表现,也是校训精神、办学理念的直接反映。良好的师德师风通常沉淀于教师的精神世界中,表现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上,让教师不仅要有教好书还要有育好人的意识,在向学生传授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的同时,要顺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在品德修养、治学施教、行为情操、仪表风范等方面都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更严格地管理学生,要求学生,让学生经常自我监督和反省。
高校应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努力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师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廉政文化建设队伍中来,营造良好的高校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