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Ⅰ清甲治疗方法的相关问题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estlove_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和混合型甲状腺癌.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1311Ⅰ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其中131Ⅰ治疗是甲状腺癌重要的治疗环节或步骤.随着对DTC术后131Ⅰ治疗方案的不断研究与探索,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辅助131Ⅰ清甲的应用、131Ⅰ清除大量残留的甲状腺叶组织、131Ⅰ清甲治疗碘剂量的选择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也不断更新.该文就以上几个清甲治疗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胶质瘤术中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近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其中,23例患者行单纯手术,另外35例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于术前或术中制定治疗计划,术中依据所制定的剂量,在肿瘤切除后的瘤床上植入125Ⅰ粒子,处方剂量为140~188 Gy.术后每2个月复查CT或MRI进行验证和质量评估,随访8~3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生存
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I治疗的辐射剂量并规范其辐射防护对DTC患者131I治疗后自身及周围人群的健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表明,131I治疗的DTC患者自身的辐射不良反应大多都能得到较有效地缓解和控制.只要能严格规范地遵守131I治疗DTC的辐射防护相关法规和建议,加强辐射剂量监测,并对患者、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教育和指导,其对周围人群的辐射剂量都能达到和符合国际上的辐射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及抗核抗体联合检查在干燥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已确诊的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放射性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及抗核抗体联合检查,回顾性研究其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抗核抗体检查阳性患者19例,占63.3%,阴性11例,占36.7%;唾液腺动态显像阳性患者24例,占80%,阴性6例,占20%;唾液腺动态显像与抗核抗体联合检查阳
131Ⅰ-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Ⅰ-chTNT)以肿瘤的坏死区域为靶目标,因其靶抗原广泛存在于细胞核中,突破了传统放射免疫治疗中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仅能以肿瘤细胞表面抗原为靶向的局限性,从而可实现对肺癌、肝癌、大肠癌及神经胶质瘤等多种实体瘤的有效治疗.131Ⅰ-chTNT与现有放、化疗及射频消融方法等联合应用,可增加肿瘤坏死区域,暴露更多结合靶点,使131Ⅰ-chTNT治疗实体瘤取得
ATP(adenosine—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CT(confidence interval),可变区间
期刊
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良恶性诊断非常困难,在诊断不明确而手术切除的结节中,约30%为良性.常规影像学技术虽然可以对大部分SPN做出定性诊断,但对一部分SPN仍然诊断困难,且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ET-CT作为一种新的显像技术,能够综合提供SPN的代谢及形态信息,在SPN的良恶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显示出更高的灵敏度及准确率.近期多种新的显像方法的应用更进一步提高了SPN的诊断准确率。
感染弓形虫的小鼠在死前可检出弓形虫的热激蛋白70(TgHSP70)的表达迅速增加,表明该分子可作为弓形虫急性致死性感染的危险信号。对经口感染10个Fukaya株包囊的小鼠在感染的0、1、2、3d分别腹腔注射100、300、600和1000μg重组TgHSP70,对照组注射载体蛋白。弓形虫感染3d的小鼠腹腔注射1000μg重组TgHSP70后,在9d内全部死亡。而感染0、1、2d腹腔注射相同剂量重组
期刊
2015年2月,中华医学会将迎来百年华诞,《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将积极参与中华医学会百年华诞纪念活动。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与《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计划围绕“分子影像与核素靶向治疗”和“电离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出版百年纪念专刊或者重点号(2015年第1~2期),期望通过这一难得的历史契机,为广大的核医学、放射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搭建更高、更强的学术交流平台。
该文论述了低频磁场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或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存在的对肿瘤作用的频率窗效应和功率窗效应,指出了低频磁场在肿瘤放化疗过程中的增敏作用以及对多药耐药问题的改善作用,分析了其物理增敏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低频脉冲磁场参数规范的必要性,以减小因磁场差异而造成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