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壮歌》教学片段及评析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描述】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故事吗?“奇迹!”一名男生胸有成竹地答道。“是的!这就是一个奇迹,一个生命的奇迹!”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学们,文中处处有奇迹。请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受到具有奇迹的地方画出来,并写一写体会。”学生拿起笔,开始默读课文,5分钟后交流。
  【片段一】
  生:从第二个故事中,我读出了老羚羊为了挽救年轻羚羊牺牲了自己,我非常佩服它。
  师:是啊,你的感受很深。同学们,这段话中哪个词语最能让你感受到这是个奇迹?
  生:坠入、断翅、猛蹬、刚好。
  【反思】显然,学生理解得不够好。问题出在哪儿呢,是问题太笼统、太抽象,还是……课后反思这一教学环节,我觉得还是缺少细节的设计:1. 在学生说出“奇迹”后,应该再让他们理解一下什么叫作“奇迹”。多一个这样的思维平台,我想学生对于“刚好”的感悟会更深,同时对于整个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到位。2. 应该先让学生轻声读读这一段,这样学生对这一奇迹会有更深的体会,再引出“刚好”,我想这样就会水到渠成了。
  【片段二】
  师:你理解得很好!作者为什么不用“刚巧”?“刚好”说明什么?
  生:“刚巧”有碰巧的意思,用“刚好”则可以看出老羚羊是事先计算好的。
  师:是啊!老羚羊也会计算,这难道不是奇迹吗?请读好这一句话。
  师:联系前文,我们也能看出老羚羊是事先计算好的。(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索)
  生:“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师:因此,才会“刚好”!联系了上下文,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刚好”,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师范读)
  【反思】这一环节能紧扣“刚好”,通过辨词析句,联系上下文,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感受“奇迹”。同时,课堂上能关注学生,重视个体的提升,通过指导声情并茂地朗读,使学生理解得更透彻。
  【片段三】
  师:什么叫“猛蹬”?这个“猛蹬”的动作,使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师:当你读到“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有点难过……
  师:带着这种难过、伤心的感受读一读。
  师:这一“猛蹬”老羚羊牺牲了自己,这一“猛蹬”年轻羚羊获得了新生——(引读第2自然段)
  师:在生死攸关之际,老羚羊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年轻羚羊。老羚羊啊老羚羊,我想问您,难道您的生命就不宝贵吗?
  生1:我的生命也宝贵,但为了下一代能生存下去,我宁愿牺牲。
  生2:我的生命也宝贵,为了年轻羚羊获得新生,我即使死了也是值得的。
  师:多么可敬的老羚羊啊!就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一奇迹,感受这位可敬的老羚羊吧!
  【反思】学生阅读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经历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一旦对生命有了真切的体会,就说明他自己也同时经历了生命的成长。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在建构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观。
  【评析】
  回顾整节课,我觉得以上这几个教学环节是比较成功的:
  1. 关注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奇迹”,整体感知课文;紧扣“刚好”“猛蹬”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有感情地朗读更加深了对“奇迹”的感悟。老羚羊那种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形象也在学生的脑海中渐渐清晰丰满起来。老羚羊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形成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作用甚大。
  2. 把握住了教学目标。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拎词扣句,紧紧围绕 “奇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刚好”读出了老羚羊会预先计算,初步感受到了这是个奇迹。指导朗读后又联系前文“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刚好”,再通过朗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奇迹”。由此可见,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能使学生更透彻地学习、理解、领悟文本内涵,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课堂上只有彰显语言体悟,语文味才会更浓。
  3. 通过朗读领悟情感。朗读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策略之一。蕴含情感的课文更要反复诵读。课堂中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读出了老羚羊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形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老羚羊在生与死之间无悔而又伟大的抉择。
  4. 关注学生。一是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正确的回答、点滴的进步我都能带着欣赏的眼光给予表扬、肯定。这样学生就能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保持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二是关注了学生的个体提升。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在学生原有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他们读出自己的理解層次,读出思维的高度。从而使他们在不断的提升中,获得一种成功,收获一种自信。
  在语文课堂上,只有将训练落实到语言文字上,关注细节和学生,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灵动,使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事业获得了巨大进步.而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来决定.一旦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安全隐患,不仅会影响到建
清明时节,草长莺飞。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开了许多花,有玉兰、樱花、桃花……学校附近的荆川公园里,海棠成片成片地盛开,宛如天边的彩云。把学校及周边环境的资源利用起来,让它们为语文课程建设服务,这就是我们习作课程开发的初衷。三年级:欣赏百花怒放  江苏省常州市的每一个公园,都有一种“主打花”。我们学校附近的荆川公园的“主打花”是海棠。  冰心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中描写到了海棠,但光读别人的作品,
期刊
针对我国村镇地质灾害的特点,本课题研究了村镇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危险性或易损性的评价方法、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报方法,并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的预警
摘要:居民储蓄指个人及家庭自愿将其部分收入不用于消费,而积累起来的钱款。影响旅游行业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选取的几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年底存款余额为应变量,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国民总收入、人均GDP、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自變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寻找各个变量与我国居民储蓄多少的关系。  关键词:我国居民储蓄 多元线性回归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医院建设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本文在对我国中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中医院建筑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rn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动物王国去看一看!rn2.?猜谜语,读词语.第一位动物朋友带来一个谜语,我们来猜一猜:一架小飞机,飞
期刊
期刊
地震作为主要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及财产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摆在建筑设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新的建筑设计技术和建筑施工技术层出不穷,其中的BIM技术显得尤为突出.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中,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人们对于用电需求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对于配电的技术要求也逐渐增高,电力配电自动化成为了现在电网配电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是介绍电力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