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介导Wnt蛋白5a基因过表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大鼠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2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蛋白5a(Wnt5a)基因过表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方法

结扎雄性SD大鼠冠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按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只)和假手术组(20只),4周后超声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分离大鼠BMSC并在体外培养纯化,建立Wnt5a稳定沉默(sh-Wnt5a)和过表达的(oe-Wnt5a)BMSC细胞株,采用划痕实验检测Wnt5a沉默和过表达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检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组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细胞因子(SC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含量;BM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大鼠,实验共分4组:心肌梗死对照组,生理盐水组、BMSC组和oe-Wnt5a组。移植治疗4周后,超声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后取材大鼠心肌,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检测大鼠心肌梗死的面积;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移植后大鼠心肌组织中Wnt5a、桩蛋白(Paxillin)、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Ca2+依赖的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钙敏感受体(CaSR)蛋白的表达,两组和多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成功建立Wnt5a稳定沉默和过表达的BMSC细胞模型。sh-Wnt5a组细胞迁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1.02比18.71±3.02,t=6.542,P<0.01),oe-Wnt5a组细胞迁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3.33±7.95比18.71±3.02,t=5.014,P<0.01)。(2)ELISA结果显示,BMSC组及oe-Wnt5a组的血清中IGF-1、VEGF、SCF和HGF的浓度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5 473.20±474.55)、(1 237.85±173.90)、(548.09±77.06)、(136.14±37.41) pg/ml比(3 799.20±384.99)、(652.32±95.34)、(352.78±65.89)、(62.92±12.93) pg/ml,t=4.745、5.114、3.337、3.204,P<0.05];oe-Wnt5a组的血清中IGF-1、VEGF、SCF和HGF的浓度明显高于BMSC组[(6 264.31±498.87)、(1 445.75±179.58)、(663.22±79.71)、(238.15±62.09) pg/ml比(5 473.20±474.55)、(1 237.85±173.90)、(548.09±77.06)、(136.14±37.41) pg/ml,t=3.990、5.441、3.799、3.437,P<0.05]。(3)移植治疗4周,大鼠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有所改善。BMSC组的Wnt5a、Paxillin、C-KIT、和CaSR蛋白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33.37±7.34、86.71±13.12、57.67±11.23、96.45±11.45比14.19±5.26、61.62±10.76、26.81±7.89、64.01±7.75,t=3.679、3.561、3.895、4.064,P<0.05);oe-Wnt5a组的Wnt5a、Paxillin、C-KIT、CAMKⅡ和CaSR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60.33±10.12、90.22±15.42、86.44±12.45、73.30±11.34、108.69±14.43比14.19±5.26、61.62±10.76、26.81±7.89、47.66±9.87、64.01±7.75,t=7.007、2.635、7.007、2.954、4.725,P<0.05)。Wnt5a和C-KI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BMSC组(60.33±10.12、86.44±12.45比33.37±7.34、57.67±11.23,t=3.735、2.972,P<0.05)BMSC组和Oe-Wnt5a的心梗面积小于心肌梗死组(20.98±1.46、14.14±3.11比32.79±3.96,t=4.825、6.415,P<0.05),Oe-Wnt5a组的梗死面积小于BMSC组(14.14±3.11比20.98±1.46,t=3.448,P<0.05)。

结论

Wnt5α基因过表达能有效促进BMSC的迁移及细胞因子的表达,过表达Wnt5a的BM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大鼠比单独移植BMSC疗效更显著。

其他文献
期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呈全球流行趋势,也是中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中医药是NAFLD治疗的重要手段,有多个药物正在进行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Ⅱ/Ⅲ期临床研究,一项包含了419个临床研究总计25661例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中医药对NAFLD的治疗有益,在NASH的治疗中也可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中医药通过改善炎症、调节代谢机制研究的深入,中医药治疗NAFLD/NASH相关研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
目的通过对前置审方系统规则进行优化,提高软件审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梳理,定期对审方系统的警示信息进行优化,必要时调整警示内容。结果临床药师对前置审方系统的规则优化提高了医师对警示信息的接受度。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优化前置审方规则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洛索洛芬钠中丙酮、甲醇、二氯甲烷、异丙醇、乙腈、三氯甲烷和甲苯7种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Thermo TG WAXMS气相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60℃;载气为氮气,载气流速为2 mL·min-1。采用程序升温法:起始温度为40℃,保持10 min,以20℃·min-1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5 min。结果7种残留溶剂在各自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