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而孤独地打磨——漫步李元胜的《重庆生活》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诗歌精神大约是在1992年,在李元胜家中读到那本<重庆青年诗歌年鉴'90卷>中他的<迟疑>等9首,我在喜欢的诗句下边划上了横线……随之还有一批当年35岁以下的城市青年诗人义海、虹影、马联、钟山、大车等,阵容可观.无疑,那是重庆现代诗史上值得永远铭刻的一起重要诗歌事件.并不轰轰烈烈,也未见大哄大炒,但慧眼独具的张育仁先生称之为"一个内陆城市的诗歌精神或挪亚方舟".热心热肠的培贵先生在<年鉴>的"主持人寄语"中称:"
其他文献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巨大的资金量早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家底不清、多头管理、收益流向不明确这些问题却普遍存在多年,各地公共资源犹如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老百姓看不见也摸不着。如何才能让公共资源交易走到阳光下?如何才能有效地构筑起制度反腐“高墙”?记者采访获悉,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展开积极的探索,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改革方面努力创新,不仅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有效防止腐败,还节约了政府开支,防范国有资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