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ter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务外包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的重点发展产业。我国目前已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服务外包最大承接国,但从全球服务外包价值链视角来看,仍位于价值链的低端,面临着向价值链上游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服务外包;价值链;发展历程 服务外包起源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将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软件编码、测试等环节外包给印度、爱尔兰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跨境服务贸易的兴起,发包围外包出的服务也拓展到更宽广的领域如商业流程、研发与设计等。服务外包自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随着中同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政策与投资环境优化,我国发展成为仅次丁丁印度的全球最佳服务外包承接国。
  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起步阶段( 1984年-2006年),蓬勃发展阶阶段(2006年-2009年),优化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
  1.起步阶段(1984年-2006年)
  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起步是由进驻中国的跨国软件服务商的本地化需求催牛的。这些跨国公司如微软、惠普以及IBM等在中国开展销售、研发和技术支持业务需要本地化的产品和测试服务,这就形成了我国本土最早一批的服务外包企业。1984年,中国软件业协会成立,成为中国融人全球外包市场的开端。在此阶段,国家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指导、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培育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先后在北京、上海、大连等11个重要城市建立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并成立中国软件出口工程试点基地,使之成为实现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2.蓬勃发展阶段(2006年-2009年)
  2006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若十服务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在同年10月,商务部发布《关丁实施服务外包“百下十T程”的通知》,为我国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做出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划。同时,将试点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沿海和中部地区形成了16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建立了苏州、无锡、大庆、南昌四个服务外包示范同区,形成了多层次的服务外包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使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3.优化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
  随着政策创新与扶持、区域特色鲜明与集聚效应的增强,服务外包供应商整体实力得到显著提升。我国实现了以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为主要标杆,带动地区周边形成联动效应的格局;此外,各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特色也日益凸显,如大连重点打造高质量的软件服务外包,大庆积极拓展石油行业的国际外包,长沙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外包。除了逐渐增强的产业集聚效应,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涵盖的范围日益扩大,形成了相对完整和多样的服务外包产业布局。
  二、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价值链地位分析
  2014年,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合同金额为1072.1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执行金额达到813.4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2%和27.4%,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服务外包价值链是指发包商将服务外包给供应商,供应商完成提供服务的全过程。中国在全球服务外包价值链中的地位应从业务结构和外包服务提供商的关系治理两方面来分析:
  在业务结构方面,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以ITO业务为主,BPO与KPO业务占比逐步增大。在2014年,ITO业务执行金额占总体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的51.5%,同时BPO与KPO业务占比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合计为48.5%,表明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高附加值业务占比不断上升。而其他服务外包大国如印度、爱尔兰等,这些国家的外包业务都经历了从ITO向BPO再至KPO的演进。从ITO业务到KPO业务,业务流程愈加复杂,整合程度越来越高,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越大,从而利润空间也有大幅增长。日前传统的ITO业务市场如应用性软件测试、编码等面临严峻的竞争,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从微笑曲线上看,越接近上游,所获得的附加值越大。只有实现业务主体从ITO向BPO和KPO的转型,才能实现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升级。
  而外包业务供应商的关系治理也是影响一国在服务外包价值链中地位的重要因素。服务外包价值链主体包括三类企业:第一类是终端客户即发包商;第二类是服务外包总提供商如IBM、HP和埃森哲等,和有实力的新兴系统整合服务商,这些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属丁行业标杆或领导者;或是通过早期从低端切人服务外包价值链,不断积累经验,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升级的后进企业如博彦科技、东软集团、Wipro和TCS等;第三类是二级和多级外包服务商,这些企业多为中小型服务外包供应商,承接服务外包总提供商分包出的业务。在服务外包价值链中,发包企业是服务外包最终需求方,而服务外包总提供商则是外包业务标准和质量的总体控制者,掌握着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处于整条价值链的高端,同时将基础性的外包业务层层分包出去,由二级外包服务商承接或者继续分包给多级服务商。在服务外包价值链中,多级服务商位丁价值链中较低的位置,承接基础性、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较低的业务,与上游外包服务商中的价值链距离较长,难以接触到核心的技术,最易陷入低端锁定的状态。而我国服务外包提供商多数是二级甚至多级外包提供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有限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朱晓明.服务外包——把我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机遇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杨圣明.关于服务外包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3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4年
  [4]聂平香.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路径选择和战略取向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7期,第46 54页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简单阐述了利率市场化及利率风险的概念,在分析了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思路,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利率化市场;风险概述;具体分析  长时间以来,市场利率化都是金融领域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在现如今飞经济发展逐步提升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对其本身风险的控制上所面临的挑战也逐渐地加大。在此背景下,如何应对市场化的发展趋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市场竞争不仅仅取决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人才质量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目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人才的挑选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积极创新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本文便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
【摘 要】园林经济发展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衍生出了城市园林经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本文着重结合园林发展情况来分析现代园林经济发展趋势,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园林;经济;发展趋势  一、园林绿化经济的涵义  广义上的园林经济是指整个园林建设中发生的所有经济现象,包括
【摘 要】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对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逐渐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发展金融业,提高金融发展指数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就金融政策和金融环境而言,我国在这两方面的发展都处于良好的位置,商业环境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比较好的,但是我国在金融法律体系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对法律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导致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