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iPhone卖得更贵些吧

来源 :清华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苹果的iPhone创造了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之后,借助谷歌安卓系统和高通CPU的平台公开性,一大堆竞争对手,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
  如果我们在未来几十年后回首这个时代,希望能够简短地描述一下谷歌安卓生态产业的情况,或许我们只需要提这三家公司,就能描述清楚了。它们分别是:韩国的三星、雷军的小米和罗永浩的锤子。
  和乔布斯上一次在PC市场的短暂辉煌不同,苹果这次在智能手机的领先地位,从iPhone第一代开始到现在非常稳固。iPhone6和iPhone6 Plus首批巨大的出货量,和在中国没能成为首发市场后黄牛的辛勤工作态度,再次证明了在没有乔布斯的时代,苹果的号召力没有丝毫减退。
  也正因为苹果的强势地位,iPhone无论是品牌号召力,还是产品竞争力,都超越了所有其他的智能手机品牌。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定价上,苹果也超过了竞争对手一大截。因此,从本质上而言,这些源自谷歌安卓平台的智能手机竞争对手,无论如何营销其产品,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比苹果手机更高的性价比。
  三星、小米和锤子这三家来自安卓生态体系的公司,虽然在经济规模上相差巨大,起步早晚也相去甚远,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在性价比上做得更好或者试图做得更好的智能手机厂商。
  不过,它们性价比的方向是不同的。三星的性价比表现在品牌上,小米的性价比表现在配置上,而锤子的性价比,也就是罗永浩自己称之为情怀的东西,表现在旧时代的个人体验上。在结果上,三星和小米的性价比,在阶段上而言,是成功的。锤子手机,还在发展初期,而且难言胜果。
  一直的跟跑者三星
  我们先来说说三星的性价比。
  三星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它在消费电子产业没有试图或者说成功发明过什么东西,但却总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跟跑者。在十年前,它陪衬的是诺基亚,现在陪衬的则是苹果。三星的成功依靠的是品牌的性价比。
  目前在智能手机行业,诺基亚虽然已经接近为一个小众品牌,但是在它的北欧时代,它就是现在的苹果。而且,诺基亚和乔布斯的苹果有一个共同特质,就是固执,它们都不屑于迅速倾听消费者诉求。熟悉手机产业的人或许还记得手机的翻盖和直板之争。
  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的诺基亚还如日中天,但因为一个手机的造型问题,差点被跟跑者三星掀翻在地。当时以亚洲为代表的消费者,对诺基亚长年不变的直板造型和黑灰白金的配色失去了兴趣,非常喜欢造型更为夸张的翻盖手机,女性消费者也希望手机有更加丰富的色彩。诺基亚几乎完全没有在意这些消费者的诉求,就像它在之后没有在意苹果的触屏手机一样。
  而当时的三星没有忽略这些消费者,各种翻盖设计和丰富的配色,让三星快速在手机产业崛起,它在手机产业的地位正是在当年三星AnyCall品牌时代奠定的。三星的思路一直延伸到了苹果时代。在乔布斯领导的苹果时代,消费者希望有更大屏幕手机的诉求一直是被忽略的,正如同诺基亚执着于直板造型手机一样,在iPhone6之前,苹果一直坚守着4寸以下屏幕的设计主张。三星抓住并利用了这个机会,主导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大屏幕手机市场。
  三星有一个其他对手没有的优势,就是它在消费电子产业链上的完善布局,从外部的屏幕到内部的芯片,强悍到实际上苹果也是它的合作伙伴。三星没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它的产品策略,实际上就是制造所有的产品组合可能,然后通过市场的实际表现,来发现哪一个可能是现金牛。
  但是如此大批量的产品,换做其他公司,很可能遇到品牌认知不清的问题。还没等试错成功,恐怕公司已经烟消云散。
  除了产业链的优势之外,让三星成功的更重要的还是在营销上的不遗余力。三星塑造了这样一个消费者认知:因为各种原因(这些原因往往是和外观设计有关的),你不想买苹果,但是希望拿到手里的东西,几乎和苹果一样有面子,买三星就对了。
  能做到这样,正是因为三星大手笔的营销预算,让它成为仅有的一个能和苹果在品牌高度上接近的竞争对手。苹果靠的是产品,三星靠的是广告。
  三星在营销费用上的预算是恐怖的。2013年,三星在这方面花了差不多14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仅超过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钱,还几乎是目前黑莓手机市值的三倍。在2014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主持人艾伦和明星们的合影在Twitter上转发量超过创纪录的300万,她手中的手机,就来自赞助商三星。
  正因为有营销的支持,使三星能够在产品竞争力不及苹果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品牌价值维持在和苹果比较接近的水准上。同时,让有额外诉求的消费者(比如更大屏幕,可更换电池,可以手写笔输入),愿意购买能够快速发布产品,又有足够品牌高度的三星。
  因此,我们可以将三星的成功称为品牌的性价比。对于消费者而言,三星约等于比苹果便宜一点,但是拿起来也很高端(往往是屏幕更大)的手机厂商。这个品牌性价比效应到今天还依然奏效,从iPhone平台被挤出的高消费能力用户,最愿意选择的品牌就是三星。换句话说,三星是最有名的那个大屏幕手机厂商。
  所以,三星可能是消费者史上最有意思的一家公司,不是什么产品的创造者,却一直屹立于消费者电子产业的前两名之列。它的方法可以总结为三个步骤:1、找到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2、做市场第一不屑于或没来得及做的设计,海量组合推向市场;3、再用海量的营销预算来宣传这些产品组合。
  最后的结果是,消费者愿意花比市场第一品牌略低的钱,去买略具差异化的市场第二品牌。我们称之为三星的品牌性价比法则。目前,我们只发现三星一家公司掌握了这种法则。
  小米的传统性价比路线
  和三星的品牌性价比法则不同,小米的成功完全来自于更传统意义上的性价比,也就是在这个价格上能买到的产品配置相对更好的产品。
  小米毫无疑问是将智能手机的售价拉下来的那家公司。在它的1999元小米一代手机发布的时候,三星和HTC这些手机品牌的价格几乎是它的两倍。但是小米充分利用了手机的PC化,完成了性价比颠覆,成为高性价比手机的代言人。   因为安卓系统和PC类似的公开设计思路,安卓手机的配置实际上是相当透明的,操作系统和CPU等核心部件市场上也都可以公开获得。小米手机充分利用了平台公开性的益处,自己不做生产,而去采购市场相对优质的配件,利用第三方代工厂组装手机。
  更重要的,则是小米让手机用户开始从手机的配置性价比角度来选购手机,而不是单纯地考虑品牌和功能。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小米让很多中国手机用户成为跑分党(跑分即通过评测软件计算手机性能,获得一个测试分数),在同等价位上,分数越高的手机,就越是好手机。雷军甚至投资了一个手机跑分软件公司。
  这种策略显然快速奏效,小米手机就是那个在同等价位上,分数更好的手机品牌。这套逻辑在中国市场上几乎是必胜的。因收入水平限制,绝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都是价格敏感用户,但是又不妨碍他们成为品牌追随者。三星的品牌性价比高只是相对苹果而言,但对绝大多数用户而言,三星和苹果几乎一样贵。小米给了这些用户一个非常重要的第三选择。
  其实在小米发展初期,性价比最高的手机未必是小米,在华强北的市场上,低于1000元的手机有很多。但是,区别在于小米有名人雷军背书。这让它虽然定价低,但是品牌起点就远高于山寨机。另一方面,由于低价带来的产能受限和低价可能带来的低利润,小米手机不得不采取期货售卖法,这客观上造成了小米手机的奇货可居,又意外地提升了其品牌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手机的性能分数和配置成为另一个能够吸引用户的参照系。率先掌握这个参照系而又很难买到的小米,成为配置性价比手机的品牌领先者。
  情怀没能塑造锤子
  品牌和配置,是一个产品几乎最重要的两个参数。但还不是全部,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是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另一个试图在智能手机上去颠覆市场的锤子手机,既没有三星的实力(产业链加营销预算),也做不到像小米那样的低价高配置,它瞄准的是消费者使用体验,也就是罗永浩称之为情怀的东西。
  从做锤子手机开始,罗永浩在微博中,对几乎所有对手都持否定态度,唯独对乔布斯尊重有加。在乔布斯去世后,则对他的继承者们——主导设计的艾维和主导商业运营的CEO库克,持强烈的否定态度。原因就在于,乔布斯在业内被认为是最善于把握消费者体验的产品经理,罗永浩想在中国继承它的衣钵。
  罗永浩强调的锤子手机的设计,某种程度上也正是源自乔布斯,即拟物化的设计思路。在iOS7.0之前,苹果手机的界面往往是模拟一个现实世界的参照物,比如iBook会参考一个真实书架的外观。
  但苹果现在的主设计师艾维则是扁平化设计的倡导者,和乔布斯倡导的拟物化背道而驰。这让罗永浩看到一个机会,现在的苹果手机已经背叛了乔布斯,锤子手机才是乔布斯的门徒。别看锤子手机售价三千多块,可比iPhone便宜得多,你能以这个价格买来只有乔布斯才重视的拟物化设计的手机,是乔布斯再世才可能给你的使用体验(当然,这种说法太过夸张了)。锤子手机,试图走的是体验性价比之路。
  锤子手机似乎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它的体验性价比实际上是相当不具有性价比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它只有软件一根稻草,缺乏硬件设计能力。乔布斯主导的iPhone,不仅有iOS的良好软件体验,更有触屏设计这样的硬件创新。但是和小米一样依附于第三方产业链的锤子手机,在硬件上毫无掌控可言,它的体验只体现在UI上,这几乎是没有多少门槛的。锤子的对手们,完全可以鼓励第三方设计师设计和锤子手机类似的界面。
  其次,消费者体验是千差万别的,锤子手机不是完全没有意识到只有软件是不够的,所以罗永浩屡屡强调锤子手机有一颗实体按键,这颗按键的体验有多么好。但是,很多消费者批判的正是这颗实体按键。锤子手机并没有三星那样的实力,可以大批量设计不同的产品来对市场试错。它只能在一种体验上押宝,而又很难一次性押对。
  第三,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拟物化设计其实是没有未来的,是注定小众化的设计,这里不详细展开分析,但是艾维作为乔布斯钦定的设计接班人,颠覆前辈的设计不会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预见,锤子手机也将注定成为一个小众品牌。它无法也没有资源创造一个更独特的手机使用体验,最多也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好奇心而已。或许会有那么一批人喜欢它,但是最后也永远只是那么一批人而已。黑莓手机的命运也大抵如此,消费者或许会对黑莓最新的Passport手机的独特设计产生好奇,但是好奇心不会让一个产品走得太远,特别是满足这种好奇心是在要花钱的情况下。
  性价比玩家的瓶颈
  虽然比锤子手机的境遇好太多,但是三星和小米,它们的品牌性价比和配置性价比也正遇到发展的瓶颈。因为依靠性价比竞争,总会遇到性价比更好的玩家。这条路是没有止境的。
  三星的挑战来自苹果,苹果在库克时代,终于改变了乔布斯时代的固执,大屏幕设计是安卓生态的最大卖点,三星也是大屏幕手机的最高品牌号召力厂商,现在被苹果颠覆了。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5寸设计,让那个最有名的大屏幕手机厂商不再是三星,而是又变回了苹果。品牌价值的降低,也就让三星的品牌不再那么有性价比。
  小米的问题似乎更为严重,它的配置性价比实际上是最好模仿的一种战略思路。华为和中兴等依靠低价颠覆市场的电信设备公司,所拥有的产业链资源,不会低于小米。而性价比战略,也正是它们从爱立信和思科等电信设备公司那里抢得市场的不二法门。现在,小米正遭到这些电信设备公司玩家的强烈挑战。更要命的是,它们的品牌号召力实际上并不比小米逊色多少(前有中国网民最信任的企业家任正非背书,后者有国母手机之称)。
  或许,对三星和小米们来说,也是对三星和小米的安卓挑战者来说,现在最好的消息,就是苹果手机依然是卖得最贵的手机。较早发布的iPhone 5c,不是iPhone 5 Cheap,而是依然很贵的iPhone 5 Color。
  只要iPhone一直卖得这样贵,那么相对苹果而言,三星和小米们的产品,依然是有性价比的。
  所以,乔布斯保佑,让iPhone卖得更贵些吧。
  本文责任编辑:周扬
  zhouyang@sem.tsinghua.edu.cn
其他文献
教语文,最要紧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课上就能充分发挥眼、耳、脑、口、手等器官的功能,课外就会主动涉猎,并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养
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诙谐,节奏感强,感染力强,但是当代喜剧小品为了制造幽默情趣,背离语言文化传统,偏离语言正常发展的轨道,使用大量粗俗语言、戏谑性语言、过度讽刺性语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