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少武:足球可以让留守儿童自信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ag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名字叫吕少武,是甘肃省陇西县永吉乡河口小学的语文老师,也是兼职体育老师。2014年,身为足球爱好者的吕少武,将足球引入到这所一共只有50余名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的乡村小学。三年后,在陇西县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这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球队,获得了第三名。
  2017年7月23日,由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共同举办的“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吕少武的乡村足球队在列。这支由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足球队,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案例”,在这背后,吕少武功不可没。而他本人也因这种原本出于无奈而选择的“跨界”,成为焦点人物。他说,足球可以让留守儿童自信,是“通往外部世界的钥匙”。
  “曾想着早点离开这里”
  记者:怎么称呼您,语文老师还是体育老师?
  吕少武:我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的,当了十年的语文老师,最近三年也在教体育课程,当足球教练。可能是我长得比较黑,所以看起来更像体育老师。怎么说都可以,教语文的体育老师,教体育的语文老师,都行。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在河口小学教书?
  吕少武:我是2007年参加工作,先是在半山腰的一所村小教书,三年之后调到了山脚下的河口小学,到现在已经七年。
  记者:作为一名生长在县城的老师,刚到农村学校时感觉怎么样?
  吕少武:我出生和成长都在县城,虽然不是富裕家庭,但还过得去。参加工作之前,也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所以刚到这里的时候,那种城乡差距一下子让人心都凉了,没想到这么艰苦。学校里没有自来水,与村民放养的牲畜喝同一口泉水,有时候都能看到水里的粪便。校园内手机没信号,要自己找有信号的地方,一般是在墙角,然后找到了就不能乱动。这样下来,手机都快成固定电话了。
  记者:学校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吕少武:学校在陇西县的东南边,一条山脚下的公路旁,砖木结构的平房,没有体育设施。全校10个教师,6个班级,一共50多名学生。比较大的班级有十一二个学生,小的班只有六七个人,都是附近三个村子里的小孩,平时走路上学,最远的单程要40分钟。
  记者:现在的工作节奏怎么样?
  吕少武: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然后上班路上大概40分钟,晚上6点多回家。每天在学校呆将近12个小时。每周差不多20节课,每天早上两节语文课,然后体育课一周7节,还有一两节的社团课。总体来说,课时量比城市的老师多一倍。
  记者:曾经想过离开农村学校吗?
  吕少武:有啊,刚来的时候,就想着早一天能把自己调出去,早点离开这里。但是呆着呆着,觉得自己很适应农村的生活。这里人很单纯,孩子也很简单,很真实。有感情了,哪怕条件差一点,也想一直呆在这里。
  “语文老师兼任足球教练”
  记者:你自己对足球很感兴趣?
  吕少武:4岁那年,我的爷爷去世,5歲时爸爸又去世。从那以后,我整个人就变得内向,有点自卑。后来有一次,我被同学叫去踢足球。在球场上,表现很努力,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勇敢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从那时起,我就找到了足球的乐趣。
  记者:足球是怎么与农村学生产生联系的?
  吕少武:其实之前,足球一直是我的个人爱好而已。2014年,我参加定西市的足球比赛,结果膝盖受伤,韧带断了。从医院回学校后,我进行了一些康复训练。有一天在学校抱着球踢,因为腿脚不方便,踢飞了。当时,现场有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捡球。我突然想到,可以和学生一起踢球,我当他们的教练。选择足球,另一个原因是,足球算是三大球里,对场地和器材要求最低的,也是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唯一一种可以教的球类。
  记者:学生们此前没有接触过足球?
  吕少武:可能通过一些动画片,知道有“足球”这种运动,但是从来没有参与过。我们农村学校,至今没有一个专职的体育老师,运动器材也不全,在此之前,学生也没有机会去接触足球。
  记者:足球所需的场地和器材怎么解决?
  吕少武:我把自己想法跟校长说了,商量了一下场地问题。学校旁边有一块地,原来是一些女老师用来种菜的,后来荒废了,可以用来作为足球场。然后,我们全校师生一起动手,学生用铲子,老师用铁锹,花了一天时间把地平整。虽然简陋,但是场地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足球和一些训练设备,是在网上买的,花了四百多元,买了两只4号足球和6个障碍标志筒。
  记者:没有专职教师,怎么开展训练?
  吕少武:没有教材,从网上下载一些教学视频,在教室里看,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分析。没有专职教练,我就来兼任。传球和高球这些,一项一项地练,慢慢摸索。休息的时候,就讲一些球星励志的故事,告诉学生,要想成功,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足球让学生站得更高”
  记者:在你看来,农村和城市学生有什么不一样?
  吕少武:自信,主要是自信的程度不一样。我去观摩县城里学校间的足球比赛,发现城市学生很活跃,敢说敢玩,同样的场合,我们的孩子都不敢说话。
  这个差距是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留守或者半留守儿童。大部分是爷爷奶奶或者妈妈在家看着。家长中不认识字的很多,回家以后没有人教育,都依赖学校和老师。所以出门以后,胆子特别小,怕生。
  记者:足球能给农村学生带来改变吗?
  吕少武:这算是我的意外发现。踢了足球以后,学生自信多了,脸上有了笑容。学业上,做作业不需要特别叮嘱,都能准时完成。我们球队有个学生,平时考试分数都是个位数,每天垂头丧气,在学校混日子的那种。踢球后,这个孩子脸上有了笑容,学习上也有了主动性。
  记者: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足球意味着什么?
  吕少武: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足球是一把打开外部世界的钥匙。通过参加比赛,他们有机会打开眼界,找到快乐和自信,以后能够站得更高。
  记者:作为“教体育的语文老师”,怎么看待自己走红?
  吕少武:我是一个爱足球的中文系毕业生,“教体育的语文老师”,听起来有些调侃,但是这就是我们学校的真实情况。可以说,遇到这些孩子们,我挺幸运的。出名对我来说,跟以前没什么区别,我还是一天吃三碗饭,还是一名普通教师。
  记者:未来有什么心愿?
  吕少武:我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希望有一个机会,能够得到体育方面的培训机会,自己多学一点,不至于耽误孩子。
其他文献
我家附近新开了一家酒楼,生意火爆,每天路过都能看到门口排队的人。适逢周末,跟家人商量去尝尝鲜。  酒楼老板是一对夫妻,四十多岁,精明能干,服务热情,不停地忙着招呼客人。饭菜也确实不错,份大量足,口味地道,不管消费多少,每桌都送有餐后水果。  可我发现,即使在晚上客人最多的时候,除了两个服务员,帮忙招呼客人的也只剩老板一个人,老板娘早已不见了踪影。这个时候,邻桌有跟老板相熟的客人打招呼:“老板娘又早
今天,哪个人的手机没有几个同学群、家长群?入群,自然是为了联络方便,但有时也会碰到窝火的事,比如网络热传一件事:有个妈妈,因为孩子考上清华大学,大喜事,怎么能掖着藏着?于是就在同學群里晒出了孩子的录取通知书,正希望老同学来恭喜、道贺呢,谁知,却被群主班长踢出群。原来,老同学们都看不惯她的炫娃。  与其被群主踢出群,不如自己退群。  如今群体越来越多,成了各种各样的圈子,社区,群,部落。人藏匿于这些
早晨6点钟左右,月嫂石玉华就要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从业7年多来,北京地区有50余位新手妈妈及其家庭,因为她的服务。平稳度过了新生儿降临后手忙脚乱的月子期。  几乎与此同时,网约车司机刘力伟会接到早高峰的第一个打车订单;快递员蒲涛则已经骑上了工作专用的三轮车赶往分拨中心取货;美团北京虎坊桥站的外卖员李国杰当值早班时,也会在这一时间出发前往订单量较大的商家等待取餐、送餐。接下来的早7点到晚9点半,站点
刚看到这书名我就想:如果世上不再有猫,我会怎么办?当然是照常工作、生活,一切如常,没有什么影响。或许切实考虑这个问题的,大概只有真正的爱猫人士。显然,作者川村元气并不是想说明这么简单的问题。  书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推进,揭示了“失去”的内核  什么是你真正拥有的?什么是真正陪伴你的?那些你爱的,爱你的,究竟哪一方才值得珍惜?  作者把自己置身于一种将死之人的状态去思考现有的人生
有一位朋友,深谙时装哲学,她这样说的:“脸上的氛围不好,穿什么都不会好看。听一段音乐,让表情柔和下来,再去试衣服吧。”她的穿衣理念是穿令自己舒适的衣服,讓自己感觉爱自己、爱生活。心里有热爱,脸上的氛围总不会那么硬。  这位友人讲她在普罗旺斯的日子。她从不习惯赶时间,即使旅行也是如此。起床,把音乐打开,再决定穿什么衣服。清晨哼着歌曲,有时歌曲没唱完,就走到大门口了,那么她会索性坐下来,唱完歌再走。她
我所处的工作环境,氛圍很好。共事的同事,都有很漂亮的履历,要么是有不错的学历,要么是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一开始大大咧咧去了,觉得我只要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发挥到极致应该也还不算太差。  可相处久了,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也大概了解清楚后,发现自己擅长的,其实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平常的,普通得就像小径上铺展的鹅卵石,乍见会有与众不同之感,但马上又会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惊喜。  就是那种你会的,他们都会;你
摘 要: 水中游的鱼,天空飞的雁,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阅古书不难发现,鱼雁早已被人们赋予了作为自然界生命体以外的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鱼和雁从自然界中的一般生物过渡到承载人们情感的精神载体,蕴含的情感也有所不同,既有对男女相思之情的反映,也有对游子思亲盼归情感的展现,更有诉说别离愁苦的深情。“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其间传递的鱼雁相通之谊影响至今。  关键词 :鱼雁传书 诗词
摘 要:《大河两岸》作为恩古吉长篇小说三部曲中最早创作的一部,主要描写肯尼亚独立前,在白人文化专制统治下,吉库尤族内部发生的严重分化。从部族传统文化与基督教主张的冲突,到主人公主张教育救国的失败,都宣告着折中调和论之不可能。本文通过细读《大河两岸》,从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的冲突、教育救国道路的失败以及知识精英与大众三个部分,探讨小说揭示现代性的冲突和调和论的失败的民族史意义,由此理解恩古吉对于暴力斗争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小就被教育学习是唯一的出路,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如愿考上了一所985/211。但他们并没有过上理想的生活,没有实现所谓的出人头地。读的是最好的大学,却没有过上与此相匹配的生活,所以自嘲为“985废物”。  “985”们当然并不是真的废物。经过最严格的教育制度遴选出来的百分之二,怎么可能是废物。但学历只保证一个人的下限,不能保证他的上限。出人头地变得越来越难,也确实是一种坚硬的现实
可爱的娃娃脸、灵动的大眼睛、娇俏可人的外表……令人一见难忘的美女演员杨若兮,这些年出演了《康熙微服私访记》《秦始皇》《北平往事》《杨三姐告状》《素女的故事》等多部电视剧。从古装戏到时装戏,从精灵乖巧丫头到豪爽侠义的女汉子,她都游刃有余。然而,从2014年开始,风头正劲的杨若兮却选择了淡出娱乐圈,专心做全职妈妈。但即便做全职妈妈,她也花样百出,演绎了“脑不正经”妈妈的育儿Freestyle,吸引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