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影响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综述研究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广泛呼吁核心素养教育的当今社会,体育学科作为德、智、体、美、劳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重视。本文将集中围绕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具体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2-0063-02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室外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科地位得不到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没有重视本学科的重要作用,只将体育课当作让学生在庞大的学习压力下休闲放松的课程,这种观念也间接影响了学生,使学生将体育课当作体闲课,疏忽了锻炼,导致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二是课程安排与管理松散。一般活动课流程为集合点名、热身准备、自由活动、集合解散。课程大部分时间都被用来给学生自由活动,缺乏教师监管指导,学生容易偷l懒,不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去。三是师生间缺乏互动沟通。体育课没有太多理论知识可以讲,更多的是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因此教师与学生间缺乏有效沟通,师生关系淡漠,导致学生上课自己玩自己的,不肯积极配合教师的弓}导。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体育认知,不愿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室内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内容敷衍了事。室内体育课教师一般会选择到班让学生自习写作业看书、播放体育竞赛视频或者干脆将体育课让出去给“正课”教师代上。这就导致学生对体育兴趣不高,将体育课与“正课”对立起来,轻视体育学习。二是教学不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兴趣始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传统体育教学的室内课,教师往往不能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发挥自身引导者的引领作用,以致打消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以下将分活动课与理论课展开讨论,分别提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措施,仅供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参考。
  (一)提高活动课教学质量的办法
  1.调整课时结构。相比以往相对松散的体育教学,教师应该调整课时结构,以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确实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课时结构,更多地参与课堂引导学生,保证学生在相对安全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班级球赛内战,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能力;设置分组闯关关卡,以游戏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游戏项目,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2.设定课程目标。教师可以以学期为单位设定一个学期目标,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应该学会某一项体育技能,如足球、篮球、排球,并在学期末以量化考核的方式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察,使教学方向更具体,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还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设定体能目标,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设立个人目标,如在多少秒内跑完100米短跑,在几分钟内跑完1000米长跑,让学生有紧迫感,从而加强锻炼,以完成既定目标。学生在完成目标时教师施以适当鼓励,可以充分给予学生成就感,让学生体验到体育锻炼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3.丰富教学内容。体育项目保罗万千,并非只有球类、田径运动等,有经验的教师可以积极发掘学生兴趣,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如对女生开展健美操课程,结合音乐让学生跳起来,动起来,从而达到放松身心,锻炼体能,提高体质的目的;对男生开展竞赛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组建班级队伍,进行班级内战,从而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形成与教师的互动沟通。
  (二)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办法
  室内理论课是由于特殊原因导致的课程安排,因此其没有准确的课程目标,课时安排也随机不确定,但肯定比活动课要少。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几点,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内容来进行教学。例如当前学生普遍关注的肥胖问题,教师可以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保持自律的小诀窍,再鼓励学生多自觉参与运动锻炼来正确减肥。室內理论课是难得的促进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分享体育锻炼经验,传授正确的健康审美观,以沟通交流促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集中分析了传统体育教学当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并分别围绕活动课、理论课展开讨论,提出了数条具体可行的策略措施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当前呼吁素质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性,主动高举改善国民综合体质的大旗,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用新式教学手段,高效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严永松.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
  (责编 杨菲)
其他文献
基于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农村当中会有很多儿童的父母为了家庭选择去外地工作,对于这些独自在当地的儿童我们将其称为留守儿童.由于这些儿童没有父母的陪伴,在情感上相对
学位
摘要:县城留守学生缺乏正常的亲情与关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面临着许多成长问题,导致他们不仅存在学业问题,甚至还会产生许多负面心理。所以我们应当正视县城留守学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出学校、家庭及社会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对县城留守学困生进行心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及实效性,积极转化县城留守学困生,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及健康
摘要: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发觉离不开互联网。在培智学校里,互联网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背景,各类教学在不断地创新。创新的途径有很多种,那么在本文当中,我们将会结合“互联网 ”的背景,谈一谈在培智学校进行美术教学有哪些新型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培智学校;美术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
柔道的魅力在于将对手的力量,转化为攻击对手的武器,因此就算是体型较小的选手,一样能打败体型巨大的对手。曾有人向世界柔道冠军佩德罗请教,他如何在比赛中保持不败的呢?他只是微微一笑:“只有四点”。  1.四两拨千斤。面对迎面而来的力道,不要直接反抗,而是顺势运用这股力量。柔道选手希望对手进行攻击,因为那时对手会在使力的情况下失去平衡,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2.提前充分了解对手。柔道比赛时间很短,进行快
摘要:小学生课外活动积极性高,但是活动时间欠缺,因此无法满足体育家庭教育的要求。虽然小学转变了教学方式,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依然存在,成为阻碍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小学生家庭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体育核心素养;培训方式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2-0060-02  家庭体育教育是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既能够增强小学生的体力,也能够为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创造出一片快乐的天地。体育的教学也是需要很多的技巧和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的时候真正感受到体育的学习是能够让人放松的,也能够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时候收获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技巧。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想到更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本文意在探讨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
体育课作为中学教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学生体能、巩固学习资本的重要课程.但农村经济和教育理念落后,导致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不高,为了调动学生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