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微创术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研究

来源 :陕西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oltte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颅微创术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制小儿脑穿针,在CT定位、定量、定穿刺点下,行经颅微创穿刺抽血术治疗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配合脑脊液置换术,并与内科综合治疗组对照研究.结果:微创组治愈率为87%(20/23),总有效率为100%,无1例死亡,6个月后随访致残率为7.1%(1/14);对照组治愈率为20%(4/20),总有效率为60%(12/20),病死率为30%(6/20),6个月后随访致残率为77.8%(7/9).两组疗效及致残率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
其他文献
在对变温热源驱动非共沸混合工质ORC(有机朗肯循环)换热器中冷热流体温度匹配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评价非共沸混合工质ORC换热器中冷热流体间温度匹配性能的指标DMPC(温度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中的作用.通过对特发性黄斑前膜30例30眼于术前和术后1周、4周分别用OCT对黄斑前膜形态进行观察,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
基本简历:戴永年,男,汉族,1929年2月生,云南通海人,中共党员,研究生班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由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研究生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成果导向、持续质量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推动工程教育,进一步提升工程教育人
本文通过1176例无激惹试验(Nonstress test,NST)检查,对NST异常者行催产素激惹试验(OCT)或宫缩刺激试验(CST).对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探讨NST和OCT(CST)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
应用鼓室内注射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60耳)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0例(60耳),年龄9~58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1~7年,平均2.5年.60例
将旋转磁场施加于过流冷却装置,研究了旋转磁场对过流冷却制备A356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的旋转磁场对熔体产生搅拌效果,改善初生相形核长大的浓度和温度
腰椎间盘镜(MED)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日渐增多.MED手术应用全麻、腰麻及较深的硬膜外阻滞时,因手术中不利定位,误伤神经根不易被发现;局部麻醉虽能避
通过MP2/6-311G(d,p)方法,计算并得到了SiCl4锌还原各反应通道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振动频率和能量.根据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广义密度梯度近似和总体能量平面波赝势方法结合周期
2003年9月~2005年7月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32例门静脉高压门奇静脉断流+脾切除术后患者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观察处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