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各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意义;经过护理干预,两组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各项SCL920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有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准备时、术中20.min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对比(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减少对手术的负面影响,手术室的医疗质量显著提升,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室;心理状态;生理功能;改善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097-02
随着近几年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科室,与其他临床的各个科室的医疗服务都有衔接,各科室的手术室患者都需要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手术治疗,充分将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2]。其次,手术是较为强烈的心理刺激来源,患者在面对手术时,其心理和生理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在手术室护理中应加大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的重视程度,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生理和心理的耐受性[3-4]。本文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针对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改善作用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1~74(43.45±6.31)岁;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3~75(44.26±6.57)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无手术禁忌症;(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认知障碍;(2)意识障碍;(3)昏迷及颅脑外伤者。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医师,术后配合将患者送至病房。

观察组给予综合心理护理。(1)术前:术前1d,核实患者的信息,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情况,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同时与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等不良情绪。还可以告知患者一些自我调节的方式,比如听音乐、深呼吸等。(2)术中: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用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介绍主刀医师、麻醉师、护理人员等,手术准备期间,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调整舒适的体位,建立静脉通路时通知患者,减少对患者的惊扰。手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表情,对有明显心理刺激的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和安稳,转移患者的注意力。(3)术后:对患者身上的药液、血液等痕迹进行清洁。在患者苏醒后,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并给予患者鼓励,主动询问是否有不适,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将患者送回病房后,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并观察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1.3 观察指标
(1)采用著名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包括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9个量表,分值越高负面心理状态越严重。
(2)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20 min、术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用(x±s)表示,对比有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CL90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各项SCL90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两组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各项SCL920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准备时、术中20 min、术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对比
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准备时、术中20 min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对比(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患者在围术期时会受到疾病、创伤、恐惧预期、手术悲观等一系列影响,其心理会表现为恐惧、焦躁、抑郁等,且会伴有明显的一些机体症状,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发展至精神心理疾病[5]。所以,给予手术室患者心理护理,将患者的心理护理作为护理的重点内容,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生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6]。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前,两组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各项SCL90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两组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各项SCL920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准备时、术中20 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对比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术前直至手术开始,患者最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常规护理更注重程序化和专业化,缺乏对患者个人状态的关注,容易使患者的紧张感增加,在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评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減少手术带给患者的心理压力[7-9]。进入手术室后,患者的心理症状是最为极端的时候,采用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术中发生心理应激反应的几率。而生理机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的情绪起伏剧烈,容易使血压、心率等指标升高,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给予心理疏导,能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从而减少对生理指标的影响,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减少对手术的负面影响,手术室的医疗质量显著提升,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绍静.手术室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影响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21), :170
[2] 刘晴.浅析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 6(28):115.
[3] 钱凤菊.手术室舒适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5):130.
[4] 申玲玲,王伟鑫,孙幸田.分析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89.
[5] 夏岩,丛俊秀.手术室优质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9):193-194.
[6] 吴丹,杨晶.心理护理对手术室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改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286-287.
[7] 王海平,曲东方.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響[J].健康必读,2020,(14):147.
[8] Mohammadi G,Tourdeh M,Ebrahimian A.Effect of simulationbased training method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motion in o-perating room students during the educational internship[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2019,30(8):172.
[10] 杨玉连.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32):103-104.

【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室;心理状态;生理功能;改善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097-02
随着近几年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科室,与其他临床的各个科室的医疗服务都有衔接,各科室的手术室患者都需要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手术治疗,充分将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2]。其次,手术是较为强烈的心理刺激来源,患者在面对手术时,其心理和生理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在手术室护理中应加大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的重视程度,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生理和心理的耐受性[3-4]。本文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针对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改善作用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1~74(43.45±6.31)岁;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3~75(44.26±6.57)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无手术禁忌症;(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认知障碍;(2)意识障碍;(3)昏迷及颅脑外伤者。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医师,术后配合将患者送至病房。

观察组给予综合心理护理。(1)术前:术前1d,核实患者的信息,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情况,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同时与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等不良情绪。还可以告知患者一些自我调节的方式,比如听音乐、深呼吸等。(2)术中: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用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介绍主刀医师、麻醉师、护理人员等,手术准备期间,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调整舒适的体位,建立静脉通路时通知患者,减少对患者的惊扰。手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表情,对有明显心理刺激的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和安稳,转移患者的注意力。(3)术后:对患者身上的药液、血液等痕迹进行清洁。在患者苏醒后,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并给予患者鼓励,主动询问是否有不适,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将患者送回病房后,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并观察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1.3 观察指标
(1)采用著名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包括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9个量表,分值越高负面心理状态越严重。
(2)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20 min、术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用(x±s)表示,对比有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CL90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各项SCL90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两组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各项SCL920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准备时、术中20 min、术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对比
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准备时、术中20 min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对比(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患者在围术期时会受到疾病、创伤、恐惧预期、手术悲观等一系列影响,其心理会表现为恐惧、焦躁、抑郁等,且会伴有明显的一些机体症状,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发展至精神心理疾病[5]。所以,给予手术室患者心理护理,将患者的心理护理作为护理的重点内容,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生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6]。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前,两组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各项SCL90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两组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各项SCL920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准备时、术中20 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对比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术前直至手术开始,患者最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常规护理更注重程序化和专业化,缺乏对患者个人状态的关注,容易使患者的紧张感增加,在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评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減少手术带给患者的心理压力[7-9]。进入手术室后,患者的心理症状是最为极端的时候,采用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术中发生心理应激反应的几率。而生理机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的情绪起伏剧烈,容易使血压、心率等指标升高,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给予心理疏导,能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从而减少对生理指标的影响,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减少对手术的负面影响,手术室的医疗质量显著提升,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绍静.手术室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影响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21), :170
[2] 刘晴.浅析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 6(28):115.
[3] 钱凤菊.手术室舒适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5):130.
[4] 申玲玲,王伟鑫,孙幸田.分析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89.
[5] 夏岩,丛俊秀.手术室优质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9):193-194.
[6] 吴丹,杨晶.心理护理对手术室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改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286-287.
[7] 王海平,曲东方.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響[J].健康必读,2020,(14):147.
[8] Mohammadi G,Tourdeh M,Ebrahimian A.Effect of simulationbased training method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motion in o-perating room students during the educational internship[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2019,30(8):172.
[10] 杨玉连.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32):10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