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3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不理想现状
  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大多还是采取先讲例题,然后训练,训练也是学生先做题,之后教师再讲,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学生普遍感到应用题难学,教师感到应用题难教。学生因此对应用题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只能采用题海战术。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不理想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问题过于单一。千篇一律的问题呈现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结构封闭,缺乏开放性,不能给提供创新的机会,无法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其次,忽视语言教学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第三,教学“类型化”现象严重,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意识;最后,教学仅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实际意义、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重视程度不够,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处理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式子”这几个转化过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较好地体现,学生只能程序化、机械化地接受。正是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活力,变得越来越费时费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郁闷困惑。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景。
  有些数学应用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而如果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景,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生活情景,能促发强烈的问题意识,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情感,培养创新意识。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如“将两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周长。这道题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纸做题中的图形,把较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当学生清楚的“看到”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图失去2条正方形边长时,解法自然产生。
  (二)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有人曾做过研究,显示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困难儿童解应用题的困难并不主要表现在解题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的分析,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所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决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使应用题的教学外显化,让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我们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论文网在线
  (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
  1.摆脱定势。有些应用题,学生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让思路清晰可辨。例如,张明期终考试语文、外语、科学的平均成绩是76分,数学成绩公布以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张明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按照常规解法,可知张明期终共考了四门功课,要求数学成绩,可以用四门功课的总分减去其中三门功课的总分。由于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高3分,那么四门功课的平均分就是76+3=79(分),四门功课的总分为79×4=316(分),语文、外语、科学三门功课的总分为76×3=228(分),所以张明的数学成绩为316-228=88(分)。如果我们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假设张明数学也考了76分,这样四门功课的平均分仍然是76分。但实际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高出的成绩正好分给每一科,使每一科各增加了3分。这样共多出了3×4=12(分)。思路清晰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我们就能很快地算出张明的数学成绩是76+3×4=88(分)。
  2.整体思想。有些题目较为复杂,若按常规方法来思考根本无从下手,往往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死胡同”。对于这样的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思维方向转换一下,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全面观察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解题的效果就特别好。例如,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2后,这5个数的平均数则为10。改动的那个数原来是多少?读了题目之后,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想知道5个数各是多少,都忙着去试找这5个数,这显然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此题的解答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不要只看到其中的某个数,简单地把这5个数分开来考虑。首先要知道改动后的5个数的总和为10×5=50改动前5个数的总和为8×5=40,改动后比改动前增加了50-40=10,那么,什么数“增加10”后变为12呢?这样问题就简单化了。
  3.移多补少。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离不开“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数量关系式。不过,如果能紧扣“平均”二字的意义来思考,那么,解那些灵活性强的题目,往往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在“平均”二字中,“平”就是“拉平”,也就是移多补少,“均”就是相等。“平均”二字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用“移多补少”的办法,使每份数量都相等。因此,移多补少是我们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的重要策略。
  (编辑徐褀琛)
其他文献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早就对“微笑”教育作了呼唤。由于独生子的日益增多,从社会到家庭,从学生的思想到知识,都越来越向民主发展,向成熟迈进。 “微笑”教育,是时代的期待。  一、“微笑”教育的涵义  所谓“微笑”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所有学生都能以爱为前提,始终以微笑、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做到情育并茂,以情促育。“微笑”教育是师爱的一种最佳体现,是一种最温柔
期刊
一、幼小衔接实施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中的“幼”与“小”分别指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校;“衔接”指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从一个较基础的学习场所转到另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场所。通俗的说是指幼儿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学习阶段的转换过程,做好幼小衔接对于孩子医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幼小衔接有助于儿童顺利渡过行为要求的变化期。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因
期刊
体育素质是指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在身体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终身体育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体育素质内涵中的目标之间的要素,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促进的,各项目标都是统一的。共同组成了学校体育的实践。但是小学阶段的体育素质,和情感如喜欢、厌恶、愤怒等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一切认知活动都受生理和心理相的直接影响,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尤其是接近成年的学生,受
期刊
一、紧扣一点,教活一课  小语课文,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这些词,或揭示了文章中心,或点明了文章情感,或概括了文章内容,或暗示了文章思路。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教活整篇课文。 《开天辟地》结尾处有“开天辟地”、“化生万物”一词,概括了全文内容,提示了课文思路。教学时教师紧紧抓住这两个关键词语分以下几步设计:  (一)让学生自读全文,找出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关键词(“开天辟地”“ 化生万物
期刊
听写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英语发音、词汇、句型结构、语法知识,特别是对听读理解的能力。目前,无论在中学,还是在大学,听写已经普遍地用作测试手段了。随着考试的组织者对听写测试的日益重视,教师也会相应地加强对学生的听写训练。可以说,听写已经融入常规的课堂训练中,并逐步影响英语语言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但目前,大学听写存在较多的问题,笔者试图从分析原因开始,对听写方法及对策做些探讨。  一、听写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一、认真研读«中考说明  «中考说明»是中考复习的指导性文件,中考题型会有哪些变化?考什么内容?不仅是学生、家长,也是老师最关心的话题。同时也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测试内容及难度要求都要严格按照«中考说明»来进行,这样复习起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学生现状,复习方法灵活多变  (一)关注全体学生,集体进步。  在整个初中英语复习的
期刊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种田要备耕,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也就是预习。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那么,课前学生应预习些
期刊
高校教学管理内容繁杂、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是一个多因素、多序列、多层次的动态过程,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更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前提。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任何管理必须有人执行,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及方法直接影响教务管理的质量。笔者发现,在当前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弊端。  一、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且流
期刊
从事教育教学以来,我一直记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该用无私的师爱为夜行的学生导航护航!  首先要用爱心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爱心,让我懂得尊重和欣赏孩子;理解和沟通,让我走进孩子的心扉。我们要不断挖掘孩子们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
期刊
对于中学生来说,物理首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物理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必须依托于物理实验的现象获结果来理解和解释,因此上好实验课对中学物理教学来说极为重要;其次,物理对中学生来说是一门较为困难和枯燥的学科,但是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往往忽视了课堂导入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而有经验的教师却非常在意这一方面,在上课之前,他们常常会就用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或者一个让人觉得新奇好玩却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