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通用工种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它有自身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并和其它一些相关课,生产实习课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学好制图课的基本投影理论,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几何学基础知识。为了学好制图课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学生应具有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初步知识。而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和专门工艺学等许多相关课,又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识图能力。
机械制图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以教材的章次顺序来分,前五章为第一教学阶段,后五章为第二教学阶段。这两个阶段虽然都应在其共同的教学原则下进行,但他们在教学特点、教学组织、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上,又有各自的特点和较大的区别。第一教学阶段:基础阶段。主要任务是贯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是传授新知识。因此,就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运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对空间物体的表达能力,使每个学生头脑里树立起一座“空间骨架”,为继续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打下扎实而牢固的基础。第二教学阶段:应用阶段。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将前一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本阶段讲授的新内容应用到制图的实践中去,从而养成识读与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针对以上特点,本阶段应突出学生的自我实践环节,采用精讲多练,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独立思考,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系列的练习题和一定分量的作业,从而达到全面养成识图与绘图能力这一教学目的。机械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作图技能。在制图教学中,应结合传统的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扩充课堂信息量,调动学生的“立体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方面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精讲多练、不断创新,以最佳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读图、作图技能和知识水平。
以上识从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材方面要多下苦功夫,同时有一些小的技术问题,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计导语。导语设计得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如:新购买的一台机器没人会使用,或出了问题没人会修理。只要你懂识图,就能看懂使用说明书上的零件图、装配图,就能看懂它的工作原理,怎么使用、维修、拆装顺序等。虽然没有使用过,维修过,但能看懂图,那么你就会使用、会维修。我曾经给别人修过压路机、挖掘机、柴油发动机等,使学生对课程充满好奇。
2、设计板书。在黑板上把重点、难点、关键词用彩色粉笔写出,同时图文并茂,画的图前后联系,彼此能相容,能利用,似乎无意写出、画出,结果前后呼应,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感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感到新奇,实际是由老师设计好的。
3、注意教态。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教师上课应该愉快乐观,满怀信心,热情真挚,若教师没精打采,恹恹欲睡,怎么可能希望学生会兴致勃勃呢。老师讲课要有激情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兴奋起来。
4、引导想象。课要上得有趣,生动形象,有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如:1-4的定位尺寸不好理解我就说,去电影院看电影,买到票后怎样找到自己的座位,学生马上就能理解了。2-1三视图的六向方位不好理解,我就举例照大头照片,前面、头顶、侧面,然后分析,眼睛、鼻子、耳朵、嘴的位置也就好理解了。
5、请学生参与教学。正常上课是,首先复习上节所学内容,然后提问,使学生留心,复习重点内容,增强记忆。再就是讲评作业多请示指出错误,可以到黑板上作图,也可以学生之间互批作业,再就是在上课中,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图使,不要自己一味画全讲完。而是多请学生上讲台作图,作错纠正,不懂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同时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6、请学生说、读、画、写。如果教师把课堂变成讲堂,只是自己一讲到底,那么讲的技术再高,最终效果也不会太好,因为学生失去了说、读、画、写实践的机会。我们现在的技校学生,许多人有注意能力持续不了45分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听的太多,失去了练习,消化,理解的机会,时间长了,越欠越多,上课就会越来越没兴趣。上课时,只让学生听,不让学生讲,捆住他们的手,由教师唱独角戏,实在是费力不讨好。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说、读、画、写,这样做,学生的兴趣比听老师唱独角戏要浓得多。
7、学习竞赛和技术比武。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中级技术工人。主要任务是动手能力,当实际动手遇到一些理论问题后,带着问题再学习就比较容易学懂,因此,我们有目的地举行一些学习竞赛和技术比武是更有效的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好办法。
俗话说,学有规律,教无定法。总之,只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和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地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煤炭工业技工学校)
机械制图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以教材的章次顺序来分,前五章为第一教学阶段,后五章为第二教学阶段。这两个阶段虽然都应在其共同的教学原则下进行,但他们在教学特点、教学组织、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上,又有各自的特点和较大的区别。第一教学阶段:基础阶段。主要任务是贯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是传授新知识。因此,就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运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对空间物体的表达能力,使每个学生头脑里树立起一座“空间骨架”,为继续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打下扎实而牢固的基础。第二教学阶段:应用阶段。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将前一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本阶段讲授的新内容应用到制图的实践中去,从而养成识读与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针对以上特点,本阶段应突出学生的自我实践环节,采用精讲多练,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独立思考,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系列的练习题和一定分量的作业,从而达到全面养成识图与绘图能力这一教学目的。机械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作图技能。在制图教学中,应结合传统的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扩充课堂信息量,调动学生的“立体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方面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精讲多练、不断创新,以最佳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读图、作图技能和知识水平。
以上识从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材方面要多下苦功夫,同时有一些小的技术问题,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计导语。导语设计得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如:新购买的一台机器没人会使用,或出了问题没人会修理。只要你懂识图,就能看懂使用说明书上的零件图、装配图,就能看懂它的工作原理,怎么使用、维修、拆装顺序等。虽然没有使用过,维修过,但能看懂图,那么你就会使用、会维修。我曾经给别人修过压路机、挖掘机、柴油发动机等,使学生对课程充满好奇。
2、设计板书。在黑板上把重点、难点、关键词用彩色粉笔写出,同时图文并茂,画的图前后联系,彼此能相容,能利用,似乎无意写出、画出,结果前后呼应,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感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感到新奇,实际是由老师设计好的。
3、注意教态。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教师上课应该愉快乐观,满怀信心,热情真挚,若教师没精打采,恹恹欲睡,怎么可能希望学生会兴致勃勃呢。老师讲课要有激情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兴奋起来。
4、引导想象。课要上得有趣,生动形象,有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如:1-4的定位尺寸不好理解我就说,去电影院看电影,买到票后怎样找到自己的座位,学生马上就能理解了。2-1三视图的六向方位不好理解,我就举例照大头照片,前面、头顶、侧面,然后分析,眼睛、鼻子、耳朵、嘴的位置也就好理解了。
5、请学生参与教学。正常上课是,首先复习上节所学内容,然后提问,使学生留心,复习重点内容,增强记忆。再就是讲评作业多请示指出错误,可以到黑板上作图,也可以学生之间互批作业,再就是在上课中,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图使,不要自己一味画全讲完。而是多请学生上讲台作图,作错纠正,不懂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同时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6、请学生说、读、画、写。如果教师把课堂变成讲堂,只是自己一讲到底,那么讲的技术再高,最终效果也不会太好,因为学生失去了说、读、画、写实践的机会。我们现在的技校学生,许多人有注意能力持续不了45分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听的太多,失去了练习,消化,理解的机会,时间长了,越欠越多,上课就会越来越没兴趣。上课时,只让学生听,不让学生讲,捆住他们的手,由教师唱独角戏,实在是费力不讨好。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说、读、画、写,这样做,学生的兴趣比听老师唱独角戏要浓得多。
7、学习竞赛和技术比武。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中级技术工人。主要任务是动手能力,当实际动手遇到一些理论问题后,带着问题再学习就比较容易学懂,因此,我们有目的地举行一些学习竞赛和技术比武是更有效的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好办法。
俗话说,学有规律,教无定法。总之,只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和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地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煤炭工业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