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行说”与中国传统美术色彩》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Spa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行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华文明思想中影响最深远、涉及最广的学说之一。大多数情况下“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或物质,它们可以象征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它们之间又具备相生相克、相化相制的功能,包涵万物生生不息的哲学观念。五行思想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其延伸出的“五行色”的概念直接影响到我国传统美术色彩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五行说; 五行色 ;五色 ;中国传统美术色彩 ;考工记
  一、五行与五行色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原始的五行物质元素说,上升为“五行学说”之后,基本上已经不是单纯的指五种物质本身,而是作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来应用。“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其主要的思维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类"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将相似属性的每类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运用五行生克规律,以阐释或推演事物或现象的复杂联系和变化。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古人论事“以五”是思维定律也是民族习惯。五行最初源于对“五”数的崇拜,也导致了大量与“五”有关概念的产生:“五音、五官、五脏、五味、五谷、五方、五色、五岳”等等。其中“五方”与“五色”的概念直接影响到我国传统美术色彩体系的发展。
  “五色”之说早在约2500多年前就有相关的文献记载。书面记载最早见于《尚书》中所提到的“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而在民间,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也有关于“五色”的提法。在这个家喻户晓的民间神话故事里,女娲炼石补天用的就是“五色石”,可见“五色”在我国古人的审美意识中早已形成了一种传统定式。
  上古的人们钟情于青、黄、赤、白、黑五色,在殷墟甲骨文中,这些颜色词已基本出现,在甲骨卜辞中就记录着殷人在祭方时对祭祀所用牲的颜色要专门进行占卜。到了春秋时祭牲的颜色和祭方之间已有了较为固定的联系,色彩和方位相对应。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五行色”已基本形成。
  五色的运用在周代深入到祭祀、生活的各个方面,周人已有了成熟的“五行色”概念。“五行色”在《周礼·考工记·画缋》出现了更为明晰的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从这段史料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色彩与方位的关系是东为青、西为白、南为赤、北为黑、中为黄。这些颜色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也包含了中国古人对自然宇宙的理解和想象。这便是“五行色”之说源于“五行”之说的体现。
  “五行色”观念是“五行”思想趋于成熟时期的衍生物。
  2、五行与中国美术的色彩系统
  上述《周礼·考工记·画缋》中的这段话是中国工艺美术着色最早而又系统的文献资料。许多学者认为它体现了中国上古时代的色彩思想与运用,是难得的史料。它既是对周代及其以前传统工艺美术用色的记录和总结,又为之后的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奠定了基调。其中包含的“五行色”概念直接影响到我国传统美术的色彩体系。
  “五色”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用色。在中国,青、黄、赤、白、黑为正色。其中青、黄、赤正好是色彩的三原色,具有极强的精神特征,是最鲜艳的装饰色彩,其它的色彩都由其调配出,黑白則是最好的调和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套颜色体系在我国一直被沿用至今。
  纵观我国的工艺美术,不难发现不管是民间美术中的年画、社火脸谱、剪纸用色,还是宫廷建筑中的雕梁画栋、戏剧脸谱、刺绣作品等,都爱用五色对比。中国民间工艺品最能体现这五色的应用和定义。在民间工艺品中,大多数的颜色都包含了青色。但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以黄、赤为尊为喜庆,但孤立的黄与赤并不能很好地让其产生跳跃感,单纯的黄、赤工艺品单调平淡,只有配合了青色作为对比色才是得工艺品具有很好的层次感。这五种色彩并置,效果强烈,能让灰暗的房间四壁生辉,如果在配以金银两色,那更是金碧辉煌,他们形成了中国传统美术所特有的色彩。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我们可以从我国的寺院与宫廷建筑中深的体会。
  而在上一章节曾提到过“五色”与“五行”之间的关系,根据东南西北中及“五行”学说,把青、赤、白、黑四色循环为一个圈,中间则是黄色,同时还有一个代表天的玄色,将一个平面立体化,融入了天地宇宙的概念,形成了“五行色”体系。
  色彩与方位的相连产生了“五行色”,方位的尊卑就自然对应地体现在色彩尊卑上。中央高于四方,那么与中央相应的黄色就高于四方之色了,黄色在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中的至尊地位大概既源于此。黄色在古代中国是皇帝的专用色,皇帝的衣食住行用色都离不开黄色,黄袍、皇榜、连宫廷酿的酒也要用黄罗帕来封。也正是由于色彩与方位相连,其同时也是和时间相连的。这样,五行、五方、五候、五色就有了一种对应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在四季冷暖的时间感受中,草木枯荣的色彩变化被古人铭记在心。《周礼·考工记·画繢》中提到“东方谓之青”,而在对应关系中五方里东所对应的五候是春,是生机勃勃的象征,故在中国传统美術中青色是生命的颜色,青所对应五行中的木,它有着质朴的本性,湘西的蜡染、扎染多以青色为主都表现出老百姓对生命的热爱和淳朴的性情。   五色中赤所对应的是五行中火,是热烈喜庆的象征,红色成为了婚庆、节庆的专用色,红盖头、大红喜字、红灯笼。红黑两色漆器等都是如此。
  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宇宙的色彩、地下的色彩、鬼的色彩,是中国丧事的专用色。白,与黑对立,它们二者分别代表着黑暗与光明。阴阳对立思想就是以黑白二色的太极图表现的。
  五色中青、黄、赤、白、黑并列为正色,青、黄、赤为三原色,白和黑为极色,根据五行中相生相无的原理,使五色按照此原理旋转而产生间色,间色而在和间色,原色和间色产生复色,从而产生丰富无穷的色彩变化,使中国传统美术有了较为科学和完整的色彩系统。我国美术作品就是在正色间色及相次对比的关系中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杰作。
  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体系的形成是由“五行說”及“五色”循环转换而来,而非是根据西化的真实状物及直观视觉经验。正是因为中国的色彩体系因五行学说而与物质、向位、空间、时间相关联,从而使得中国传统美术的色彩使用展现出独特的面貌,即:伦理性、象征性、概括性。
  3、结语
  “五行说”包罗万象,如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它的相生相无、对立统一与发展变化促使中国美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色彩体系。“五行说”的不断发展丰富了“五行色彩学”,使得“五行色”的使用深入各个角落。正是“五行说”的繁荣和兴盛才使中国传统美术的色彩体系和五色审美至今活跃于我们的生活中,也使得中国传统美术独特的色彩体系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行说”及“五行色”是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理论的根基并对今后中国美术色彩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张越·《考工记》的工艺美学思想·山东社会科学,2005
  [3]张乾元·《画缋》考辨·美术学,2003
  [4]周跃西·试论汉代形成的中国五行色彩学体系·装饰,2003
  [5]徐园 徐睿·阴阳五行哲学观念与中国图案及绘画·装饰,2003
  [6]陳仲先 姚杉杉·《考工记·画缋》中的“五色审美观”·安徽文学,2006
  作者简介:倪明(1994.7~),性别女,籍贯(山东省济南市),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历(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工笔画创作与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山东省鄄城县紧紧抓住建设林业大县的机遇,结合自身实际,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改善生产条件,促进林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来抓,积极兴建林业生态防护体系。按照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引進繁育速生杂交杨、抗性泡桐和名优经济林苗木,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将对该县今后在林业产业化发展中应采取的对策作一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产;产业化;经
期刊
【照耀】: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林业建设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当前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推动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上,林木的成活率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育苗技术方面一定要重视来,通过运用现代育苗培养技术和先进育苗理念,从而使林业更持续稳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创造优质的条件。  【关键词】:林业育苗;育苗技术;具体措施  1、现代林业育苗
期刊
【摘要】: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位特殊、自然资源丰富,在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中具有重要的生态走廊作用。本文对保护区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困扰保护工作难题的对策。  【关键词】:观音山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对策  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8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13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兼有保护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这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发达国家因为科技的推动,所做出的贡献远远大于其它生产贡献,科技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变成了强大的生产力。简单阐述了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与作用,具体分析了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希望林业技术推广更好地应用与生态林业建设中,创造巨大的林业价值。  [关键词]:生态林业;林业技术;技术推广  [引言]:生态林业建设是我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却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其中温室效应问题尤为突出。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多,为了能够缓解此种局面,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就森林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使森林碳汇有所增加,从而起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森林碳汇概述、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
期刊
【摘要】:房地产企业的成本高低关系其盈利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其成本管理是否合理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房地产行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成本;成本管理  1、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1.1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是指承包人为使项目的成本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所作出的预测、计划、控制、调整、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管理工作。项目成本管理就是要確保在批准的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生存现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改善环境,努力使社会、生态、经济三者达到和谐统一,我国政府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在当前阶段的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为此,本文针对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问题提出了相应
期刊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发展我国的农村地域的资源利用与城市周边区域的生态化建设推动了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方面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退耕还林与森林恢复,以及旅游发展的融合性发展之下,目前对于森林公园景观的设计出现了诸多造型新颖的表达形式。本次研究借助这股发展热潮选取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作为植入点对其进行具体的设计实践分析。  【关键词】:传统园林艺术;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植入  我国传统园林艺术多以皇家
期刊
【摘要】:苗木保护苗木从圃地到造林地,需要经过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苗木常常会因风吹日晒而失水,因装卸不慎折断苗木或碰伤顶芽,包被过于密实影响通风而发霉。特别是路途遥远时更是如此。这些都会降低苗木成活率、延长缓苗时间,因此要抓好每个环节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杨树苗;栽植;过程;管护  【导言】:杨树是杨柳科杨树落叶树木类的通称,该类树种细化分类可包括100多种。杨树是遍布世界各大洲最为广泛的树
期刊
【摘要】: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必须面临的问题,因此,植树造林早已展开,而杨树因其生长较快、树形高大、产量高的原因,成为我国造林的不二选择,特别是杨树大苗,可以迅速成林,高效地抵御沙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杨树的移植技术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对提高杨树移植技术的成活率进行重点研究,就其实际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春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