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消费高潮逼近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三波消费高峰中,随着人口结构变动、中产阶层的崛起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消费开始从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品牌消费将成为趋势。
  在诸多私募基金看来,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市场庞大的消费需求与资金需求,而不断升级的消费领域也是其未来投资所关注的重点。
  
  消费占GDP份额将达45%
  
  德同资本主管合伙人田立新表示,自己偏好投资与中产阶层消费者有关的项目以及制造业。“随着国内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并日益与国际接轨,人们对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有了更多要求,因此一些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品质的行业,势必会迎来爆发性增长。”田立新说。
  麦肯锡最近的一份报告认为,消费在中国GDP中所占的份额从1995年的47%跌至2005年的37%。预计在未来的20多年内,随着投资的减缓和收入的增加,中国的消费在GDP中所占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增加到2015年的41%,并將在2025年达到45%。
  对此,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表示,麦肯锡的调查,基于人口分析来看,是很有道理的。“按照人口来计算,中国人的消费总量应该是很厉害的,但是,基本消费还是占据很大一块,”卢汉龙说,“举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主要消费的是老三件(吃、穿、用),90年代主要是家用电器,而21世纪,住房、汽车、通讯、电脑等变成了消费的增长点。”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计越认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会有一个消费升级过程,而提高生活品质,则可以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生活中每一天产生关系的消费,都会产生新的投资热点。
  对此,卢汉龙也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方式开放,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还将提升很多。“现在日常基础消费这块,也可以分层次拉开,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都能找到,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也将造就新的城镇消费群体。”
  
  消费升级需要体制保障
  
  目前,众多私募基金都看好消费领域,业内人士指出,消费升级包括消费总量升级、结构升级、消费形态升级等方面。在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消费升级也将是个持续的过程,表现在具体方面则是消费产品结构呈现高端化、倡导健康消费、品味消费、体验消费等。
  卢汉龙表示,从社会角度来说,考虑到人口的因素,未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将推动大众消费。而沿海城市的中产阶层,以及二、三线城市正在成长的新生消费群体,将有望成为未来的消费主力。
  与这一消费群体所对应的基础性消费,以及如何提高基础性消费的品质,将是未来中国消费的增长点。“但是,中国究竟能否从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消费大国,还是与体制密切相关,中国只有建立比较好的保障体制,人们才敢消费”,卢汉龙说。
  
  人口结构带来的第三波消费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一份分析报告也指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即将步入第三波消费高峰(注:我国第一波消费高峰在1984~1989年,第二波消费高峰在1992~1997年),而人口出生率和人口结构是影响消费结构的关键变量。该报告认为,1981年之前出生的独生子女有9000多万,目前正处于收入和消费的上升期;而1992~1998年出生的独生子女约有3亿多,亦将逐步进入消费年龄。这两代人的消费倾向要远高于储蓄倾向。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一组数据也显示,200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703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24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33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4150元。
  从居民购买实力角度看,以上这组数据也支持着消费升级将继续走向深化的观点。国泰君安的报告认为,第一、二次消费高峰满足了人们对服装、电视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在第三次消费高峰中,随着人口结构变动、中产阶层的崛起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消费开始从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品牌消费将成为趋势。
其他文献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包括金融新秩序的重建,都很难在短期内得以实现,尽管新兴经济体已经更多地参与其中,但这种参与必定是一个逐步且漫长的过程。    刚刚闭幕的G20峰会在一片“和谐”中落幕,在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布什的召集下,20国元首坐到了一起,共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对策。尽管,会上并没有出台有实质性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但却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突破。标志便是以“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开始与西方经济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以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剌激症及血性脑脊液三大症状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不及时给予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我院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放射单侧下肢痛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18~55岁,平均47.2岁.ASAI~II级,VAS7~10分.L4~5突出30例,L5S1突出28例.突出物占1~2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