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的飞速发展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和动力,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發展和行为方式等。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信息网络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中影响,抓住有利条件,消除不利因素,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传播优势,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信息网络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网络普及率达到54.3%,手机网民占比达96.3%,网站数量为506万,而在广大的网民中,大学生占很大比例。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已成为高校育人的基本要求,尤其在信息网络背景下,加强大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一、网络信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
  1.网络信息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理论创新
  网络信息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开辟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融合了电视、广播、报纸等特点,将文字、图片、声音等信息融为一体,形成更形象更直观的信息,相对于传统文化,网络信息具有生动性、灵活性和趣味性,同时它还具有超越民族、超越时空、快捷方便,互动性强等特征,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提供了大容量、全方位的资料,使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变得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2.网络信息的发展推进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信息网络具有很强时效性,它的制作和发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体,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方针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情,以便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能清晰、全面的认识,并在现实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增强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网络信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网络的兴起和普及,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实践方式、交往方式、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丰富的网络信息使大学生冲出了相对封闭的校园天地,进入到一个宽广的五彩缤纷的新世界,使他们知道了许多前所未闻的新事物,使其主体意识迅速觉醒并不断增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他们已不满足于教育者的灌输,而是积极主动地猎取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和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探讨人生道路上的心态的困惑、理想的迷惘、感情的失落、精神的求索等政治问题和思想疑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现了网上网下的良性互动。同时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交往对象间都是平等没有利益关系的,他们在交流过程中没有心理负担,很多青年将网络作为休闲娱乐的工具,他们可以通过论坛、微信、微博、情感驿站等工具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思想,丰富课余生活、扩大人际关系,缓解学习压力,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网络信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负面影响
  1.网络信息的发展削弱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度
  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基础,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向我国大学生推行他们带有色彩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政治理想、生活方式及其他意识形态,宣扬西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达到西方和分化的目的。企图通过网络、贴吧、聊天室等多种方式针对社会热点话题,传播政治谣言,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最终达到“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
  2.网络信息的发展导致高校大学生社会价值多元化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在信息网络的影响下,多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派生出的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导致很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心理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信息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自主性、全球性等特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大肆意宣扬他们的腐朽思想和错误观念,既有个人主义,也有集体主义;既有资本主义、封建残余思想,又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既有无政府主义,也有保守主义;既有马克思主义也有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这些千奇百怪的错误思潮,一旦反映到大学生的头脑中,他们的思想意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呈现出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在西方发达国家思想的侵蚀下,一些大学生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他们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这些不良的腐朽思想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3.网络的不合理使用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由于信息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很多大学生更容易沉溺于虚拟的网络里,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大学生,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对比较自卑,也比较被动,经常看不惯生活中很多事情,但由于他们比较胆怯,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只能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他们开始沉溺于网络聊天、看电影、玩游戏、交友、浏览色情网站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他们长期沉迷于网络,在现实中不愿与人沟通交流,更有甚者不能正确对待网络与现实的关系,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人格分离和心理障碍。上网成瘾也导致他们视力下降、失眠、神经衰弱等现象,严重的出现焦虑、性格孤僻、冷漠、与人交往困难等心理障碍。   三、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滲透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显得更为重要。面对信息网络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遵循“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阵地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信息网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关,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其他非马克思义主,反马克思主义必然会去占领。因此、必须借助网络的特殊影响力和有效途径,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红色网站,如人民网、光明网、党建研究网、求是杂志网等网站宣传我国主流价值思想,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占一定的地位,从而为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加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并且要以方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客观公正等方式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帮助大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社会生活,并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热点讨论,勇敢的批判各种不良社会之风,提高他们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和辨识能力,更加准确的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定型,道德观念还不稳定,抵御诱惑能力较弱,对身边的事物不能全面、客观、理性的判断,往往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网络中出现的有害信息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带来很多不利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多组织一些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思考、学习和领悟,加深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提高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校要多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大学生三下乡”等活动,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学习和锻炼,促使他们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形成责任意识和责任感,找准个人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相互关系,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并在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部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激发灵感,进而对完成对理想人格的塑造。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物质、信息、制度、活动中,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校刊、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征文、知识竞赛、优秀作品展示等形式扩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覆盖面,并利用这些宣传手段向大学生传播最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成果,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其次,高校要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手段,建设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校园网,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形成线上线下双重教育的合力。再次,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展现到社团活动中,通过参与活动,使大学生亲身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从而达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4.加强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实效提供根本保障
  信息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持久性和渐进性的工程,它不仅要求大学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而且还要善于运用网络,使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平台。因此,高校要着力培养一支既能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深刻认识的高素质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校要从实际出发,分层次、有重点、多形式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不定期的安排老师到优秀院校进修学习,通过学术交流、名师指导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高校要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评教的重要标准,教师要不断的通过各种政治学习、业务培训来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并从个人言行、职业作风、职业操守、职业纪律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实效提供根本保障。
  总之,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在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尤其是我国的舆论导向和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流方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造新的宣传教育方式,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
  [2]邓如辛.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3.
  [3]顾鑫.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与培养途径[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作者简介
  田应美(1981—),女,仡佬族,贵州遵义人,法学硕士,讲师,贵州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7年贵州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意识形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51701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比较两种下腹部小切口术式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60例,A组患者采用内环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与过去相比已经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在当前这样一个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的大环境下。为了更好地保障自身
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力求学生能够通过语文阅读学习从而自动地生成一些语言方面的能力.这样要求就滋生了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出现,自然生成就
多彩的地衣世界
期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更高效、规范、科学的进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是我们需要突破的重要课题.
本文提出了以科研活动促进教学改革、完善培养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期刊
1 建立企业标准的意义rn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各种竞争十分激烈,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优劣就是单位能否提高竞争力,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衡量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优劣就是看产品
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基本方法和最佳选择.根管治疗术通过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炎性牙髓和感染坏死物质,成形根管,严密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
天然彩色棉是一种棉纤维本身具有自然色彩的特殊类型棉花,因其纤维具有独特的自然色彩,无需漂染,不含残留化学毒素,对人类和环境无污染,用天然彩色棉生产的纺织服饰具有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