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健康 加强安全教育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ife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是全社会的特殊人群,幼儿园又是幼儿集中的地方,由于幼儿没有行为能力,所以安全是幼儿园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近阶段发生多起幼儿意外伤亡事故。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因此,幼儿的健康、安全教育非常重要。
  1996年,国家教育部、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安全教育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属于重中之重。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尽管教师为幼儿的安全做了很多努力,还是难以避免事故的发生。面对幼儿这个特殊人群,教师要对幼儿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
  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才能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首先,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应该怎样做,以建立幼儿园良好的生活秩序,避免伤害幼儿的事件出现。如入园时,不带小刀、扣子等危险物品进园;晨间锻炼、早操时,提醒幼儿增减衣服,上下楼梯防止拥挤踩踏,行走时抬头挺胸,手前后自然摆动。学会靠右行走;游戏等活动时,要遵守游戏规则和集体纪律,不挥舞小刀、铅笔等危险动作:开展专题或渗透性的安全教育活动时,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进餐前,要先安静下来并到盥洗室洗手:进餐过程中,做到安静进餐,细嚼慢咽,不说笑,以免呛着;午睡时,要睡姿正确,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不含着东西睡觉:离园时,要有序活动,静待家长,安全返家,等等。其次,由于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并且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因此,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方法外,还要经常提醒。不断强化,逐步形成幼儿的自觉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安全贯穿始终,教师要处处做到细致入微,时刻把幼儿的安全放在心上。
  二、提高教师安全教育专业化程度
  幼儿的安全与教师密不可分。因此,幼儿的安全教育应从提高教师安全职业素质入手。
  1 加强学习,提高幼儿教师安全意识和手段
  幼儿安全教育是一门全面且内容丰富的理论课程,涉及面广,包括交通安全教育、水电用品安全教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意外伤害安全教育、饮食卫生安全教育,教师一日工作常规等。要开展科学且全面的安全教育,教师必须接受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能够做到借助案例分析,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对安全事故的预见和应急反应能力,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如从地震专家对汶川“5·12”大地震的总结中,学习防震知识和自救技能。地震时,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是就近躲避,在室内选择开间小、坚固的家具旁或钻到桌下就地躲藏,尽量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好头部、眼睛、掩住口鼻,震后迅速转移到安全地方。
  2 邀请安全专业人员为教师开展专项技能培训
  由于教师自身缺乏专业排除安全隐患及救助经验,需要幼儿园组织教师跟着消防人员学习灭火器的使用、逃离火海的正确方法:跟着电工学习迅速脱离电源、触电急救方法:跟着泳池救生员学习落水施救、溺水者被救助岸上的现场急救方法等现场救护技能。
  3 利用互联网收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方法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收集各类安全教育题材的课件或者动画片,既能解决教师安全教育专业知识、技能缺失的难题,又能丰富教师开展安全教育的形式。通过教学多媒体播放后,可实现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还能解析出行、户外玩耍、交通安全等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以达到提示孩子及家长的目的。
  三、建立并实施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
  幼儿园的安全制度应规范齐全,涵盖幼儿园内生活学习的全部安全内容。条文应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为了不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幼儿园除组织员工学习并将制度公示外,更重要的是安排专职人员对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在全园创建处处安全,时时安全的环境。比如,每月坚持幼儿园活动场地的检查工作制度。根据该项制度要求,教师定时开展安全自查活动,像每个电源插座、插头的放置;每块瓷砖、每阶楼梯,从户外到户内只要是孩子逗留、经过的场地,都要认真检查:水龙头松了,需赶紧修好,以防幼儿因地湿而滑倒:幼儿的玩具有破损,应马上上报更新,以防幼儿割伤;凳子摇摆了,应及时修补,以防幼儿摔倒,等等。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发现,都可能避免一个事故的发生。再如,设立每周安全总结制度。每周末总结一周内的安全情况,即安全的得失及原因,总结要做到全面、细致、周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危害幼儿安全的死角。教师还应坚持每天观察幼儿及环境的变化。如幼儿来园时,应及时检查其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是否有传染性疾病,是否修剪过指甲,是否携带易让幼儿受到伤害的小物品等。当幼儿园举办大型活动时,还要进行临时安全检查,只有这样才能让安全预防发挥作用。
  此外,还可利用家长会、家长园地等,向家长宣传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家长主动参与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教育。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幼儿的安全教育就会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护技能的培养制度化,才能使幼儿防范危险,保证安全,使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寓安全教育于活动中
  教师只有树立幼儿安全首位意识,才会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必须的安全行为规则。比如,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拨打电话,以巩固他们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和使用,熟悉危险事物,适应危险存在,初步建立自我防范意识。
  1 认识自己,初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头、耳、鼻、眼、口、牙、四肢和头发等,知道要保护自己的五官及身体各部位,了解身体各器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2 利用各种途径教会幼儿自我保护
  运用标志提示幼儿注意安全。在室内可能出现危险隐患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如在电源插座旁设置标志,表示此处有危险,警示幼儿不玩电:在热水桶旁设置标志,提醒幼儿这里有开水小心烫伤:在水管旁设置标志,表示地面有水小心滑倒摔伤等。外出活动时,要认识马路、公园内的各种交通标志,提醒幼儿要遵守交通与安全规则,如在过马路时,见红灯亮,就要停下来,不能再走了:绿灯亮时,要在人行道上快速行走通过马路。可利用谈话活动向幼儿及时讲述关于幼儿走失等危害人身安全的新闻,启发幼儿探寻可能发生走失情况的原因。通过讨论使幼儿了解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遇到意外事故如何自救等。可开展主题为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掌握有关防走失、防拐骗的技能。比如,教会幼儿遇到走失或被拐骗时,应拨打110电话寻求警察帮助,或给家里打电话,给父母打手机等。幼儿只有具备这些自救能力,才能得到自我保护。教师要使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技能常态化,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方能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尹杰)
其他文献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但同时,也要运用到军队基层的管理之中,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保障官兵的各项权益,发挥士兵在部队建
有只小蚂蚁想搬一头大象,搬不动,结果被人责怪,这时如果蚂蚁说:哎呀,这搬不动大象又不是我的错,要怪就怪大象太重了,而且你换了别只蚂蚁恐怕他也搬不动,凭什么骂我呀?虽然这蚂蚁说的是事实,但他这种态度呢?却往往只会让人眉头一皱,觉得蚂蚁在推卸责任。但反过来,如果这个时候蚂蚁的说法是:“对不起,搬不动大象全是我的错,全都要怪我。都是我个人准备不足,努力不够,我会反省,我很愧疚。”哈,这时候大家一听,会是
期刊
教研活动是以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实践性研究活动。通过组织教研活动能使课程理念、要求及时传达给广大一线教师。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是实现理念与实践沟通的有效途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许多全新的理念。对于小学品德学科来说,这种变革显得尤为巨大。对于广大的一线教师来说,需要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给予传达。然而,从教研现状来看,形式单一、主题随意等问题普遍存在,这对学科的发展
<正>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激励他们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能,2010年5月14日俄罗斯教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2011年1月1日开始,俄罗斯将对中小学教师实行5年一次的资质
有关部门对于演员的收入做出了一些规范规则规定,网上出现了一批大骂表演艺术家的言论,强调演员旧社会称作“戏子”,地位极其低贱,与娼妓差不多,而现在暴富,如何如何没有道理,并且欢呼一番,以为明星们会被收拾得与发论者一样惨淡了。  演员的收入标准,有所管理调整,这是对的,如此轻易地回到旧社会一般,戏子长,戏子短,却是暴露了另一个问题。长期的绝不公正的封建等级观念,原来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如此根深蒂固,如此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