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法制意识状况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法制意识状况及对策研究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u7623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大学生逐年犯罪率逐年攀升,高校大学生防电信诈骗案件的现实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及高校大学生担负民族复兴大任历史使命的大局需求,了解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是十分必要的,这符合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法治意识、法制意识、民办高校、大学生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修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形成了最新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中指出:“引导社会主体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引导公民理性表达诉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2]公民的法制意识提升已经上升到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层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大任的肩负者,其法制知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显而易见民办高校也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义务,因此做好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是民办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重要人物之一。为此,本次调调研以天津传媒学院的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问卷,并结合相关人员的访谈等,了解本校学生的法制意识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使之成为优秀的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

一、相关概念的明确

(一)法治意识与法制意识的区别联系

1、法制意识。法治,相对于人治而言,指依照法律规范治理国家、维持社会秩序。树立法律权威、人民守法的一种国家治理形式,法治意识就是从国家到个人都树立法治的理念,“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法制意识。法制意识又称法律知识,是指公民个人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认识遵守法律的过程,包含两个部分: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前者是对于国家现有法律体系的认知以及对于法律权威性畏惧心理,是自发形成的,后者是人们能够有意识的用法律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以及形成法制观念甚至法治的观念,这需要通过培养而形成。

由此可见,法治意识与法制意识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并且最终统一于法治意识。

(二)民办高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4]可见民办高校就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招收已经完成高级中等教育的人员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

(三)大学生

自2018年以来,90后、00后大学生逐步成为我国大学的主体,他们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多出生于他们在421式或者是422式的家庭。他们成为了家庭的中心,发达的网络和富裕的家庭,使他们有了开阔的视野、强大的知识储备,活跃的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但是因为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成熟的阶段,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内向易孤独,比较宅,冲动易怒、沉迷于手机、少现实社交,多网络社交,自我调节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法制意识比较淡薄等群体特征。民办高校大学生相较于公立学校大学生有存在个性更强、思维更加开阔、组织纪律性差、文化基础较差、权利意识较强等特点。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制意识状况

伴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法治思想逐步深入人心。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法制宣传日的开展,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也呈现出比较好的状况。

(一)理论方面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在校学生中,有86.21%的学生表示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有91.93%的学生表示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有89.02%的学生表示了解法制意识与法治意识的区别。有83.77%的学生表示了解法制意识与法治意识的联系。有82.46%的学生表示大学开设有关法律的课程对自己有用,16.14%的学生认为有一点用,1.41%的学生认为没有用,纯属多余。从理论方面问卷,可以得出结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开展是卓有成效的,学生工作者的法制宣传工作也是比较到位的,学生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的了解和理解都是较为深入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开展的课程,存在理论性较强,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二)实践方面

1、关于法律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校学生中,有57.88%的学生认为法律对于个人生活的作用非常大,法律是生活的必需品,遇到麻烦时,首选就是寻找法律途径解决,有37.52%的学生认为法律对于个人生活的作用是比较大的,会有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时候,有4.41%的学生认为法律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一般吧,我基本不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除非迫不得已,有0.19%的学生认为没觉得法律在个人生活中有作用。就上述调查而言,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学生还是比较认可法律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的,也会主动寻求法律的帮助,但仍有少部分的同学忽视法律对于个人生活的作用。

2、你知道每年的12月4日是什么日子?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校学生中,有67.07%的学生知道是国家宪法日,有31.99%的学生知道是国家法制宣传日,仅有0.94%的学生不知道是什么日,当仍知道法律相关的日子。整体上来看学生对于国家法定的法律宣傳日认知还是较为清晰的。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报纸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摘要:在全民阅读时代,我们积极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学术讨论。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图书馆阅读推廣,介绍和分析了当前推广过程中的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关键词:图书馆;热点问题;阅读推广引言:图书馆行业开展对于图书的宣传活动,向到馆读者提供辅导的活动,促进阅读的活动几乎都是一些较为传统的馆内工作,并且这些服务性工作也由来已久。但从近几年图书馆的服务改革来看,阅读推广活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些改变,图书馆的内部工作者不应该还继续保持之前低水平的工作状态,而更应该将在图书馆工作积攒下来的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