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丘陵区土壤深松增墒水分动态研究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1997 ̄1998年观测资料,人热量平衡角度出发,论述了土壤深松保墒增墒的物理基础,初步探讨了深松条件下田间土壤有效水动态规律和保墒作用。深松改变了近地层水热状况,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土壤孔隙度增大,可接纳的天然降水增加,30 ̄50cm土层含水量比对照提高20%以上,产量平均提高20% ̄30%。
其他文献
将三套显式云降水方案移植、耦合到国家气象中心业务有限区数值预报模式HLAFS中,显式云降水方案包括双参数暖云方案、简化混合相云方案和双参数混合相云方案,明显地改进了原模
通过对远程自动气象站数据实时采集传输通讯方式的比较,提出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远程自动气象站数据实时采集和传输系统的技术方案,以小数据流方式,实现野外自动气象站
该文将“中国登陆台风外场科学试验”(CLATEX)中得到的风廓线仪探测资料加入到模式中进行牛顿张弛逼近(nudging)四维同化分析,并讨论在同化过程中不同nudging时间间隔以及不同
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分晴日、阴日及不区分阴晴3种情况,研究了湿润与较干冬小麦田午时冠层温度、气温和地温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湿润麦田晴日使用气温预测冠温效果最好,基于
根据相空间嵌入定理,按照Grassberger和Procaccia提出的计算分数维的方法,利用近百年来南、北半球地面气温资料,估算了气候吸引子的分数维.计算结果表明:气候吸引子的分数维南半球为3.3~3.7,北半球为3.2~3.7.它提供了气
对华北地区冬小麦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确定了冬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曲线,提出了农业干旱指数和农业干旱预警指数两个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明确生物学
从理论上讲,在多节点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系统上用MPI/OpenMP进行混合并行编程,即在节点间用MPI通信,而节点内用OpenMP,应该取得比用纯MPI并行化的应用程序更好的并行性能。目前,各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暴雨预报服务系统是以国家气象中心的现代化气象业务环境为依托,系统地集成了国家气象中心和气象业务与科研单位近年来研究开发的台风,暴雨预报成果建立的实时
该文扼要介绍了1994年5月9~13日在意大利召开的《季风变率与预测》国际讨论会的内容,包括季风与ENSO、亚洲季风、非洲季风、季风变率的模拟及季风预报等5个问题
文章引进了美国NCAR的区域气候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改造和改进,建立了能适合中国区域性气候特征,模拟中国区域性气候的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模式对1991年夏季长江流域强降水过程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