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老年患者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择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50例,年龄≥65岁,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参麦注射液组(S组)和对照组(C组).于麻醉诱导后,S组将参麦注射液0.6 ml/k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20 min(T0)、麻醉诱导后10 min(T1)、颈动脉夹闭15 min(T2)、颈动脉开放15 min(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时抽取患侧颈内静脉球部血样,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TNF-α和IL-6的浓度;并于以上时间点行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球部血气分析,计算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jugular venous oxygensaturation,SjvO2)及动脉预内静脉血氧含量差(cerebral arterial-jugular venous oxygencontent difference,Da-jvO2). 结果 2组间T0~T5时SjvO2和Da-jv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T0、T1时血清S100β、TNF-α、IL-6、MD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2组患者T3~T5时S100β浓度升高,T1~T5时血清IL-6浓度升高,T3、T4时血清MDA浓度升高,C组T2~T5及S组T3、T4时TNF-α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患者T3~T5时血清S100β浓度降低,T2~T5时血清TNF-α和IL-6浓度降低,T3、T4时血清MDA浓度降低(P<0.05). 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通过抑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脑组织炎性反应减轻脑损伤.
其他文献
如何让企业文化开花结果,彰显对企业管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根据多年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探讨体会,笔者认为,将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和外化于行,是构建特色企业文化并让其
经皮肾镜取石术总体安全有效,其手术并发症亦不少见,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发热以及尿液外渗,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以及胸膜或结肠损伤多见于手术开展早期.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
IFN-λ,即Ⅲ型IFN,是一类新发现的细胞因子,由IFN-λ1(IL-29)、IFN-λ2(IL-28A)和IFN-λ3(IL-28B)三个亚型组成.IFN-λ具有不同于Ⅰ型IFN的基因、结构及特异性受体,但具有与Ⅰ型IFN相类似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效应.此文就IFN-λ的表达、信号转导通路及生物学效应等研究现状作了综述。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其潮热、性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而饱受争议,且由内分泌治疗引起的去势抵
目的探讨κ-阿片受体(κ-opioid receptor, κ-OR)激动剂U50,488H后处理对心搏骤停复苏早期大鼠心功能和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心搏骤停的SD大鼠按照以下3组的干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复苏后2 h各组仍存活达20只为止。3组分别为手术对照组(Con组)、肾上腺素组(Epi组)和肾上腺素+U50,488H组(EU组)。Con组和Epi组于心搏骤停后复苏开始前股静脉注射0.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化疗行PICC置管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5.00%、导管留置时间为(182.04±43.9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
隐匿性HBV感染的存在和临床意义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且发现在单纯抗-HBc阳性者中发生率最高.此文就各类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若干研究作了综述.
膀胱腺癌是膀胱恶性肿瘤中一种罕见类型,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多数对放化疗不敏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预后差.本文就膀胱腺癌的组织来源、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等,虽可使很多患者从中获益,但肿瘤复发率和进展率仍较高,而且对于晚期膀胱癌的治疗目前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