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d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在分析六安市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并探讨了保障措施,以期寻求、探索更加适合六安市畜牧业发展的方向与模式。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方向;六安市
  中图分类号 S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8-115-02
  近几年,六安市畜牧业随着国内外行情变化波动频繁,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起起落落。行情高峰时,养殖企业的利润空间较其他地区小,行情跌入低谷时,又比其他地方养殖企业损失严重。为了促进本地区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改善畜牧业经济效益不容乐观的现状,笔者常年深入基层进驻养殖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寻求、探索更加适合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方向与模式。
  1 存在的问题
  1.1 外源畜禽品种杂交优势不明显 外来畜禽品种具有生长环境要求高、营养需求精、抗病能力差、繁殖能力弱等特点,与我市的气候多变、生产条件较差、高精饲料原料缺乏、管理技术匮乏等实际情况严重相悖,从而决定了我市畜牧业发展外来品种畜禽亏多赚少局面将长期存在。同时,我市现有外源畜禽品种的纯度与复壮均相对落后于河南、山东等发达省份,比国外原种场相比差距更大,因此,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个体也偏小,繁殖能力低下,经济效益差。
  1.2 饲料成本高 外源畜禽饲料营养需求高,河南、山东及东北为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产地,自产自销,沿海地区进口原料也便宜,而本地因气候和种植习惯等原因,所产玉米等少且易发霉,养殖企业玉米、豆粕等90%以上靠外购,饲料原料价格及运费成本远远高于周边地区。
  1.3 养殖条件简陋,经济效益低下 我市隶属农业大市,经济落后,农民可支配资金严重匮乏,绝大多数养殖场条件简陋、设备不全、生物安全系数低,导致疫病多发、生长速度减慢,经济效益低下。
  1.4 管理理念陈旧,养殖技术匮乏 大多养殖企业没有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从防疫到管理是跟着感觉走,没有科学的饲养方法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因此造成了在我市养外源生猪相比其他地方是同养难同利的局面。
  2 发展对策
  2.1 选育本土优良品种 六安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培育了不少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如霍寿黑猪、皖西白鹅、皖西麻黄鸡、大别山黄牛、江淮水牛、安徽白山羊等,这些品种世代生活在六安,适应本地区的生活环境,例如,霍寿黑猪是我们祖祖辈辈选育出来适合本地气候环境的优良品种,耐粗饲(一盆浓水一瓢糠)、抗病力强(很少生病)、繁殖力高(正常1年2.5窝,每窝12~16头,而外源猪1年2窝,每窝8~12头),圈养、散养均可。20世纪60年代初自然灾害期间,本地养殖的外源猪基本灭绝,而霍寿黑猪靠吃野草啃树根,种源生生不息,生命力极其顽强。发展地方品种畜禽的养殖,不仅是多年地方畜禽发展规律的传承,更是当地畜牧业发展的必选之道。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本土品种着眼,发展特色产业,将是我市养殖业主攻方向。
  2.2 发展生态养殖 随着畜牧业的高速发展,规模化养殖场的排污造成环境污染,滥用药物造成病原菌抗药性增强,病毒毒力增强,混合感染性疾病增多,肉、蛋、奶产品药物残留,危害人类健康。生态养殖有利于养殖过程中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六安市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生态屏障,建设生态市是我省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城市建设的核心体系。我市水资源丰富,较大的河流有7条,分别是淠河、史河杭埠河、汲河、沣河、东淝河、丰乐河;主要的湖泊与水库分别是城东湖、城西湖、瓦埠湖、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佛子岭水库、龙河口水库、磨子潭水库。水资源主要来自降水,水质优良,是我市及周边合肥等大中小城市供水源头,故而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是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2.3 自然放牧与种养相结合 六安市为农业大市,总体市情为“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山区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金寨、霍山及金安、裕安、舒城南部),山场、林地、河湾面积大,这些地理条件均为自然放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本地不少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妇女较多,自然放牧节约劳动力,减少投入,技术含量要求低,老幼均能参与。
  2.4 发展牛羊草食动物,形成地域优势 六安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大片疏林、灌地、草地闲置,急需合理开发利用,发展牛羊草食动物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本地的谷物、青绿饲料、秸秆资源丰富,也为草食动物提供充足的优质饲料。
  2.5 生产高端产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绿色、安全的肉食品及口感鲜美、风味浓郁的地方原生态肉食品是消费的新崇尚,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以无抗食品、品牌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依托,占领高端肉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我市畜牧业产出价值。
  3 保障措施
  3.1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能力 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程度,决定了一个行业的发展状态。畜牧业的发展是个缓慢、长期、持续的过程,政府部门要以高瞻远瞩的视角发展畜牧业,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资料现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自然条件的优势,制定长远规划,并持续执行,不可随意变更,要摒弃立竿见影见成效的急切心情,要转变高高在上的态度。业务部门组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深入基层,与养殖户、养殖企业结对帮扶,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县项目,加强科技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员职责。
  3.2 缔结产学研纽带,提高畜牧业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我市养殖业的发展具有导向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地方品种的养殖不能一味的传承,而应有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霍寿黑猪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美中不足的是其脂肪层较厚,生长过于缓慢;皖西白鹅产蛋少、以往夏秋季节没有鹅苗供应等。我们应该在保留其优势特征的同时,大胆开展技术研究,促进其向着更好更优方向发展。市区各级主管部门应与省内大中院校及科研单位积极对接,缔结技术合作纽带,建立专业实验室,成立专业技术团队,形成教授、专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与养殖户结成一个团拧成一股绳的良好局面,为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3.3 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为了保障当地畜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主管部门鼓励支持组织成立皖西白鹅、麻黄鸡、霍寿黑猪、牛羊草食动物等协会和合作社组织,以龙头带动,以章程约束,有秩序的组织生产、防疫、加工、销售等工作,建立公司加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一步步的把优质产品向市场推进。
  3.4 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从地头到餐桌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坚决杜绝畜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我市畜产品的市场信誉,赢得百姓的信任。
  3.5 支持和鼓励企业参加“三品”认证,提升产品档次 支持和鼓励企业参加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建立自己的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社会的影响力,拓展一线城市的销售渠道,打开走向世界的局面。
  3.6 培育新型产业体系,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 积极加强与省内外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拓展加工产品的研究领域,在确保畜产品品质优势的基础上,紧跟市场需求,改变单一销售初级畜产品的现状,积极开展畜禽肉休闲食品和新型肉制品等的开发研制,增加畜产品附加值,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责编:吴祚云)
其他文献
【正】比尔急着要寄一份重要的文件,他来到邮局,冲向柜台上气不接下气地对邮务人员说:“我这封信必须立即寄出。”邮务人员把信称了一下说:“邮费要98美元。”比尔翻出身上所
弹性管束换热器利用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识别换热元件的模态特性对于了解其运行机理、优化结构设计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运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先推导出弹性管束每个部件的
科学告诉我们,再优异的育雏产品,也决不可能使“鸡”变成“凤凰”。但科学证明,育雏期的营养的的确确与雏鸽的智商发育及今后的赛绩密切相关。请你不妨对照一下此文,看看自己
摘 要:近年来,太湖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毛竹产业发展,把发展毛竹作为“生态立县、产业富县”的支柱产业来抓。该文介绍了太湖县发展毛竹产业的现状、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毛竹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太湖县;毛竹;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2-101-02  1 太湖县毛竹产业发展现状  太湖县位于安徽
JinYihongandHisScrap-IronSculpturesOneperson'sgarbageisanother'sinspiration.BystaffreporterXUELISHENGItellothers'storiesbypla...
期刊
ACanadian'sAnecdotesTheauthor.ByBEVERLEEJEANNEMCLEANThePeopleWhoMustWalkonTheirHandsIntheHarbourviewRoomoftheVancouverTradean...
期刊
氢化物发生一原子吸收法中存在液相干扰和气相干扰,为了有效地取出干扰,首先要分清干扰的种类,找出干扰的机理,才能建立应对干扰的措施。
TheMarvelousGingkoTreeByCHENSHUPENGDOUBTLESSeveryonehasherdofthegingko,butfewknowhowspe-cialatreeitreallyis.Scientistscallthe...
期刊
农业机械是代表当前农业生产力的先进工具,是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等一系列技术与措施的载体。经过几十年的引进、推广和发展,农业机械已在各地农业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