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把家当小品实验室

来源 :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h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喜剧演员蔡明,要不是她告诉人们,大家还真不知道她是回民。就是这样一位少数民族演员,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小品,倍受亿万人民的赞美。在一些名演员频频更换配偶的暗流中,她却爱情专一,家庭和睦,她与丈夫之间的爱情故事,她与儿子的亲情故事,世人有所不知。按蔡明的话说,她太感动了,在感动中得到了丈夫,感动中得到了儿子,婆婆更令她感动,总之一句话,她“感动”得在家中演着一个又一个小品,从中品味出人生中的幸福。
  
  一
  
  蔡明与丈夫的恋爱,关键时刻是靠两地情书,蔡明看到男友那些美丽的文字太感动了。用蔡明的一句话来说:丈夫真是写情书的高手,就是那些洋洋洒洒的文字,让蔡明太感动了,感动得与丈夫分不开了。
  那是一次蔡明出外演出的3个月里,她男朋友那时还在北京广播学院读书。于是,她男朋友抓住这一天不见如隔三秋之际,大开写意,一古脑儿地用在情书上,那些文字几乎把世上最美好的语言全用上了,让蔡明读了暗自流泪,字字都打动着她的心,让蔡明当了俘虏。
  平时,蔡明喜欢使小性子,明明巴不得恋人早点到来,好早点投入恋人怀抱,可见到恋人后却故意把脸绷着,显得非常稳重,有时还装出十分不高兴的样子,常使得男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活泼、幽默的蔡明自有她的办法,一会儿就能把他给逗乐了。那时,他们在一起总是说戏、练发音、谈人物刻画等。大她4岁的男朋友,在她出外排戏时,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几乎两天一封情书。蔡明特感动,谁知,在蔡明结束演出回到男友身边时,蔡明的恶作剧又来了:
  “你给我写了那么多信,可不如另一位朋友的一封信,那封信让我太感动了。”
  男友一听大惊,有点语无伦次地问:“谁还给你写信,你脚踩两只船呀?”
  “有两只船有啥不好,我可以从中挑选呀,那才有意思呢!”
  男友几乎忐忑不安地问:“那——你觉得我比那人强,才又来找我?”
  “你比他应当差,不然他怎么能一封信就让我感动?”蔡明掩口笑了,“我是来与你拜拜的。”
  “你在骗我,根本没有第三者!”男友一把抱住她说,“你在演小品,故意考验我。嫁给我吧!”
  “那可不是件好事,你愿意更换民族信仰吗?”原来,回民女子不嫁给汉人,只嫁给本民族男子,而回民男子可以娶汉族妻子,男友是独生子,能男到女家吗?不过,蔡明提出的这个民族传统,也是国家允许的,何况这事要双方父母在一起才能说清楚。男友不由发愁了:两个人的婚姻,怎么就成了两个民族的事了?蔡明的父母同意女儿嫁出来吗?实际上,蔡明又进入演小品的戏中了,男友压根不知道。
  没过多久,一天蔡明涕泪涟涟地找到男友,十分凄婉地告诉男友:“我爸说,不是回民不让我嫁。偏偏那个写信的人,又找上家来了,他可是个回族人,你看咋办?”
  男友已上了一回当,这回谨慎了,为她抹去脸上的泪水,笑问:“我敢肯定,你又在演小品给我看,还让我评价演艺如何呢。”
  “人家快急死了,你还拿人家开心。真的,你说咋办?”
  男友大胆地说:“我们举家上门求亲,这该满意了吧?”
  “不,去那么多人干啥,又不是抢我。”蔡明翻动大眼睛,“你一个人去吧?”
  “好,我一定去。”男友不安地说,“好像你永远长不大,我只好把你当小孩子。”
  “你希望我快点老,真的快到两颗门牙也‘下岗’吗?”蔡明的小品台词一会儿就冒了出来,让人觉得既好笑,又为她的真情所感动。男友觉得她不那样演“戏”,才没有意思,还把蔡明的反话作为笑料在同学中宣传呢。
  
   二
  
  当蔡明将恋爱的事告诉父母时,蔡明的爸爸和妈妈摇头一句话:无先例!蔡明就使小性子说:“我就不能破例?再说,我让他信咱们的教不就得了?”
  “可他总是汉人,不是回民。”
  “要我一定嫁给回民,我坚决不答应。除非有一个回民是名演员。”
  父母只好妥协。不过,也有条件:要见见她男友,看是否合意。蔡明有蔡明的心计,要求父母一定给她面子,不要伤害男友。蔡父反问:“这要看你男友的态度,我们会认真考女婿的。”
  蔡明如此这般给父亲出主意,设计了一场考女婿的节目。那天她将男友带回家,男友也十分紧张地与老人们交谈。蔡父严厉地问:“你知道我们回民姑娘不嫁外族,为啥还选择蔡明?”
  “恋爱和结婚,连国界都没有,这不也是伊斯兰信徒的传统吗?”
  “你知道回汉和亲,两家人吃饭就不能常在一起,还有什么亲情?”蔡父又问出关键的一句。
  “这只能委屈岳父一家了。我上岳父家,那什么都可以顺从,也是一样有亲情。再说,友情、爱情不在乎一顿饭,而在于心心相印。”男友也滴水不露讲出观点。
  一番舌战后,蔡父对女婿宣布考试合格,蔡明追问为啥合格,蔡父指着女儿说:你教的几招,是不是也告诉了女婿?你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呀?蔡明哈哈大笑。这回做人是她,做鬼也是她,她演了一出双簧。当蔡家一家人送蔡明到丈夫家,正是他们大婚之时,丈夫的父母十分客气,不知怎么来招待亲家才好。老亲家试探地问这不行,问那也不行,最后只好买回冰淇淋,大家一人一支吃了起来,总算同桌一顿“饭”。蔡明戏言是冰淇淋婚宴,就是指这事。不过,两家人吃了冰淇淋,心里没发冷,而是产生了热。两个民族,各有各的风俗习惯,互相理解就是了。蔡明后来向世人公布她的婚宴是世上最节约、最廉价的婚宴,有谁比这更简单呢?有人问蔡明,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你那样太丢人,该有失落感吧?
  蔡明一笑说:“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吃山珍海味就不失落吗?就是吃了山珍海味,丈夫若喜新厌旧,那才是大大的失落。”
  她的生活中有戏,处处又以平常心在“演”,似乎就该是演小品的大家。她承认丈夫十分爱她,像爱护小妹妹一样,她没有失落感,而是有幸福感。蔡明对公婆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一进屋就爸妈叫个不停。帮老人捶捶背,逗老人乐得哈哈打过天。公婆也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只要蔡明在北京,做了饭就集体等她回来吃。就为这一点,她着实很感动,她说那吃起来才知“亲情”味,是一家人。若把饭菜放在那儿,等她自己回来吃,亲情又从何谈起?蔡明明白这一切:这是父母之心,她是这个家庭的一员。
  
  三
  
  蔡明自己承认,她是永远长不大的小女孩,与丈夫结婚,生下儿子后,仍要求丈夫把她当小孩一样,曾闹出不少笑话,若是写成小品,没准儿是上乘之作。
  生儿子时她自己承认糊里糊涂地生下一个肉团,挺好玩的,那个肉团有7斤3两重,一头黑发,哭声特别洪亮。满月后的蔡明,第一次走出家门,就演了小品:那天她心情特别高兴,终于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飘白云了,可以看到飞翔的小鸟了。她一边走着,有个大嫂就奇怪地问:“蔡明,这阵子没看见你,又上哪儿拍戏去了?”
  “是啊,我上女免谷拍了一个月的戏。”
  大嫂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地名,笑着问:“女免谷在哪儿,没听说过,你到底演的什么角色?”
  “女免谷才好玩呢,那里招待很好,一切是免费的,我在那儿演了女主角,戏名暂叫‘传宗接代’,过几天电视上播就知道了。”
  “这样好的地方在哪儿?”大嫂硬要拉她问个明白。
  “在人间天堂!”蔡明挣脱跑开了。蔡明将分娩不便明说,不过将“娩”字分开说,让大嫂一时体会不到,后来大嫂知道了,夸蔡明的戏路大,笑得不得了。还有一次丈夫外出,回来时给儿子买了个小汽车,儿子正玩得高兴,当然不肯把遥控器给蔡明。蔡明就与儿子猜拳,谁赢了谁就玩。儿子当然猜不着,总是次次输,当然就该蔡明玩,儿子气得在地上哭了,她却在一旁玩得开心极了,也不管哭闹的儿子。丈夫只好抱起儿子又去买小汽车。若不那样,还不知儿子哭闹到何时,可蔡明冲丈夫问:“你这人太不象话,为啥只买一个?”
  丈夫听了摇摇头,有了这一次,丈夫吸取了教训,以后给儿子买玩具,就买双份了,让蔡明同儿子各玩各的。
  这不,蔡明像小孩,就让丈夫出了一回洋相:
  丈夫有一次出差,回来时去商店为儿子买玩具,同行的朋友也跟着。他挑了一样的玩具两份,要服务员给他包好。朋友看了不解地问:“你就一个小孩,为啥要买两份,怕儿子摔坏了就多买一份吗?”
  丈夫认真地说:“我有两个小孩,不是一个。”
  “你,你什么时候又生了一个,为啥不请客?”
  “两个是两个,这两个小孩不同,一个大的有二三十岁,一个小的四五岁,不买双份,他们又会吵架。”
  “你,你莫不是把蔡明也当小孩了?”
  “不是她还有谁,童心未泯呀。”丈夫哈哈大笑起来。
  “难怪她演喜剧那么好,她的生活中到处有戏。”
  “这还是小事。”丈夫索性讲开了,道出一件令人发笑的故事。
  那次蔡明与儿子玩,不知怎么谈到了装死的话题上。蔡明约儿子一块儿装死,睡在地上不动,谁先爬起来就是输了。蔡明可能连续几天地排演小品,演出太辛苦了,装死睡下后,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儿子装不了,不一会儿便爬起来,他不敢喊妈妈,去家里拿了饮料来喝,喝完饮料见妈妈仍睡着,以为妈妈真的“死”了,大哭大喊起来:“爸爸,妈妈真死了,你快来救妈妈!妈妈——”丈夫匆匆跑过来,一摸蔡明的鼻子有气,拍醒她,她一下子惊醒了,爬起来还冲儿子大喊:“你输了,不如妈妈会装死!”
  同行的朋友大笑一阵,冲蔡明丈夫说:“她在家里也天天在演小品呀!”
  丈夫点头说是,又摇头说不是,想了想只得苦笑,不过还是承认了。
  她在家中不知演了多少次小品,反正把家里当成了小品实验室,演绎了多少人间真爱,让人刮目相看。她把笑声不仅留给了家人,也传给了世人,大概这就是小品演员的风格吧。
其他文献
在四川郫县,张浩堪称青年才俊,他在31岁时就当上了唐昌镇粮站的站长。站长之职级别不高,可在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里,可谓权倾一方。然而,有着良好前途的张浩却因为爱上了一位已婚下属而不能自拔。为了眼前这位美人,他不仅与自己的妻子离了婚,还贪污、挪用百万公款打造自己的豪华恋情。即便是在贪污之事东窗事发后,为了情人能继续维持富裕生活,他放弃了自首,而选择了携款潜逃。张浩的梦想是带着情人远走高飞,孰料,
期刊
1    白净的脸庞,五官整齐,眼镜架在鼻梁上,颇有些斯文的外表。这是我所记得的,杜康两年前的样子。  那段纠缠始于大学。恋爱泛滥的日子,稚气未脱的杜康很勇敢,走到我面前说爱。我瞪大了眼珠从一头雾水中看见他,自此便起了波澜。形势政策课是我们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惟一交集。大教室,六个班,三百人。偶尔,抬头会遇见杜康的目光,越过无数人头传过来,直钻进心底那个不知名的角落。  我和杜康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期刊
一个旅行者专门赶到魔法村,他想亲眼看看神奇的魔法,如果可能,他还想学那么一两手。  他边走边想,想得入迷。  正在想着,他撞到了一个人身上。  “你是魔法师吗?”旅行者小心翼翼地问。  “是的,我是魔法师,你怎么敢撞我?我要把你变成矮人?直到十天以后,我才来解除我的魔法。”  说话间,旅行者就觉得对方长得高大无比,再一看身边的树,也比平时高了几十倍,原来他已经被变成矮人了!  魔法师走了,这个人却
期刊
周恩来一生廉洁、俭朴,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着想,从不乱花一分钱。他戴的手表,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事例。  据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除了特殊工作的需要外,很少戴手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新中国的政务总理兼外交部长后,才由组织上发给一块瑞士产的“如莱克斯”牌手表(当时还没有实行工资制,干部、战士都实行供给制)。他戴着这块表走南闯北,出席
期刊
编辑同志:  1988年我与赵某结婚,婚后住的是赵承租的赵单位的住房。1990年房改考虑赵的工龄、职务、家庭人口等因素,单位以低于当时市价2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赵,由赵用我们夫妻的钱买得。现我与赵离婚,双方均不想要此房,我们准备上市出卖。他提出房子有他的20万元福利在内,分割卖房款时他应当多分。请问,他的要求合理吗?   银花    银花朋友:  他的请求不应得到法律的支持。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除夫
期刊
舒雨:  我结婚已8个月了,性生活一直比较和谐。但是最近一段日子里,在月经前几天与丈夫性交时发现阴道分泌物中有许多的白色块状物,像掉皮一样。丈夫的阴茎上也会粘上许多这样的东西,这使我们的性欲大大下降。平时我们都很注意卫生,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异常情况呢?这会是什么病呢?怎样治愈?  青岛小林    小林朋友:  根据你描述的症状,你可能患的是霉菌性阴道炎。当然,最终的确诊还需要进行妇科检查和实验室
期刊
本文主人公马晓莉曾经历过一次不幸的婚姻,她终于觉醒:把命运押在找个好老公身上并不可靠,女人们普遍认同的这一底线其实是那样脆弱,不堪一击!9年前,她毅然离婚去了美国,在她的打拼精神烘托下,她不但赢得了爱情,也拥有了资产过千万元的大公司。    不愿做个小女人    马晓莉的少女时代就像家乡湘江水一样安宁恬静,她家在长沙市,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大学毕业后,她分配到小学教书,过着从家里到学校的两点一线式的
期刊
编辑同志:  1990年,经人介绍我与部队干部杨某认识,并在不久后结婚,1年后生下儿子。在生活中我们之间的性格差异渐渐显露出来,两人之间分歧和距离越来越大,但为了孩子,我们都没有提出离婚。1997年,杨某转业到地方并领到了3万元转业费。2004年,考虑到孩子也长大了,我们决定离婚。在分割财产时,丈夫杨某坚持认为转业费是他的个人财产,可我认为婚后这么多年我抚养孩子、照顾老人、料理家务,这转业费也应有
期刊
男人和女人总是从不同的角度洞悉感情。人们都喜欢从信号猜测判断很多事情。然而,一些混乱的信号,往往成为恋爱旅途的障碍。千万注意,不要会错意,贻误终身。    信号一:AA制  当你说:“这顿饭咱们AA制吧。”其实是说:“我的确真心对你,但现在已经是21世纪,我已有很不错的工作,而且刚赚了一些钱。没有理由总让你为我付饭钱,不是吗?”他收到的信号却是:“我不想因为钱的缘故觉得欠你什么。”正确发射:如果你
期刊
编辑同志:  我6岁时父母离婚,我被判给了母亲,后来母亲带着我改嫁给李某,生父也再婚。继父李某视我如亲子,一直抚养我到大学毕业,其间我与生父孙某也一直保持联系。1998年,继父去世,我与母亲及继父与前妻的女儿共同继承了遗产。自工作以后,我时常去看望生父并经常带钱带东西给他。2003年,生父孙某也去世了,对于他留下的遗产,其后妻子女提出:我在母亲与李某结婚后,就与继父李某建立了相互抚养和赡养关系,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