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辍劳作 身心和谐--记百岁女寿星金雨仂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初夏的一天,我们在县城同乐园,遇见了百岁女寿星金雨仂。那天,她女儿的外甥女结婚,特别接她来县城吃喜酒。她在两个女儿的陪同下,在同乐园游玩之后,轻移莲步,缓缓而行,步履轻捷稳便地往女儿外甥女家走。行人见了都驻足观看,交口称赞这么大年纪还能这样走路。她女儿却说:“这点路算什么,最近,她还几次独自步行10多里到马荃镇我二姐家去呢。平时上山捡柴,下地种菜,更是常事……”
  我们跟随老人,来到她女儿外甥女家,想探究一下老人健康长寿的奥秘。我们原以为老人会找借口推辞,然而出乎我们所料,老人兴致勃勃,向我们讲述了她的百年传奇故事。
  金雨仂,1908年农历9月16日出生于余江县马荃镇管坊村西楼。在5个姐弟中,她居长,弟妹年齡分别为96、90、84、79岁,至今都健在,还经常往来。丈夫于木和,比她大两岁,念过私塾,能写会算,可惜62岁时已去世。老人育有四女一男,儿子于喜厚,已去世,四个女儿都健在,大的79岁,小的64岁。
  金雨仂14岁到于家做童养媳,16岁便结了婚。在于家做小媳妇常挨婆婆的训斥,尤其是因前三胎生的都是女孩,更被婆婆骂为“绝妇”。但她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埋头做事。熬到28岁那年,她生了一个男孩,才开始有资格抬起头来做人了……丈夫去世后,她强忍心中悲痛,把精力都用到了儿孙身上。她帮着儿媳妇,手脚不停地做家务,把家事调理得妥妥帖帖。不料天有不测风云,50岁的儿子过早地离开人世,儿媳妇又耐不住寂寞,抛孤弃子,改嫁去了。金雨仂面对这些打击,没去听天由命,怨天尤人,而是用铮铮铁骨撑起了这个破碎的家,义无反顾地捡起了媳妇撂下的重担。当时年近九旬的她,心胸开阔,境界高远,誓将3个孙子培养成人,成家立业。直到孙子们成家之后,她为了不拖累孙子,又自行独立生活。10多年来,她自己做饭,自己洗衣,百岁还能穿针引线,缝补衣服。她还在屋前开了块小荒地,种了南瓜、辣椒之类的蔬菜,还养了10多只鸡、鸭。蔬菜和禽蛋做到了自给有余。前年百岁寿宴用的鸡鸭都是她自己养的。
  大概由于长期不辍劳作,老人消化力强,一日三餐,每餐都有好胃口,一天消化六七两米。平日以蔬菜素食为主,吃些鸡蛋,很少吃肉。吃得香,睡得香,从不便秘。她虽然牙齿全都掉了,但咀嚼仍然周到。她女儿的外甥女介绍说:“在这次婚宴上,老人喝了一杯啤酒,吃了一碗米饭,还啃了几块猪脚和鸡腿、肉等菜肴,食量相当不错。”老人自豪地说:“老天照顾,我这辈子没住过医院,只到赤脚医生家拿过几回丸药,打过一次吊针。”
  老人不但吃得下,做得动,身体好,而且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记忆力强。百岁寿庆那天,许多亲友前来祝贺,每个来客她都能叫出名字,说出年龄,是谁家的子女。老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中哪家做红白喜事,她都会主动去帮忙。农忙时她在家帮家人看小孩,邻居们也常将孩子送来托她看管。每逢村里有婆媳吵嘴,妯娌不和,她都会前去劝解,每每都能息事宁人,创造和谐。
  纵观老人一生,不辍劳作,锻造出了钢筋铁骨般健强体魄;忍辱负重,养成了坚强不屈的意志、毅力;行善积德,恢弘了宽广博大的胸怀;家住农村,环境清新,陶冶了康乐和谐的身心。老人拥此“四宝”,终结长寿之果。这也许给我们做人处世、健身延年提供了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老友》专家门诊:   我今年80岁,患高血压病经过服药已基本恢复正常,但心室率却总是偏高,有心房纤颤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还有坏胆固醇增高。请问:我应怎样进行治疗,要服哪些药?   玉山县?刘××   刘××同志:   你患高血压病,经服卡托普利等药,血压已趋向稳定(<140/80mmHg),但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心房纤颤(房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心室率波动,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现就你
期刊
《老友》专家门诊:   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原来双眼视力一直很好,但随着糖尿病缠身,视力越来越差,眼睛经常发?,甚至眼前一片模糊。请问:我的眼睛应怎样治疗,平日应如何保护?   武汉市?张××   张××同志:   你问到糖尿病患者应怎样保护眼睛,这要从糖尿病说起。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障碍性疾病,可影响全身各器官。糖尿病与眼睛的关系尤为密切,国外有人统计,15%~20%的盲人由糖尿病引起。糖尿病最常
期刊
《老友》专家门诊:   我已年过七旬,近二三年来老是睡到半夜会小腿抽筋,一抽筋脚就伸不直。医生要我补钙,可补了几年也未见效果。请问:有什么药方能治好这种抽筋病?   靖安县?黄××   黄××同志:   关于小腿抽筋,从西医角度一般认为是缺钙,我们中医即诊为肢拘挛。其病因证治为:①属于老年性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建议服用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药物(炙黄芪、熟地、当归、山萸肉、白术、狗脊、萆 、山药、
期刊
我是1995年患上糖尿病的,严重时餐后两小时血糖高达17.36mmol/L,尿糖+++。十几年来,我坚持以服药为前提的多方面综合治疗,使糖尿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血糖恢复正常,尿糖也呈阴性(-),人也有精神了。   我控制糖尿病的做法是坚持四个“不”。   一是心不烦。人的思想情绪与糖尿病很有关系。患病不怕,怕就怕终日笼罩在疾病的阴影里不能自拔,这就有可能小病成大病,大病难治愈。我这个人什么事都想得开
期刊
“糖尿病”是一个外来词,它在英文中是甜性多尿的意思;传统中医称之为“消渴证”,是消瘦烦渴之意。完整準确地讲,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这主要是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多,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现,从而发生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这里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当肌体中使血糖维持在
期刊
《老友》专家门诊:   我于1998年秋天(当时我67岁)的一个深夜,突然死了過去。据老伴说当时我嘴唇不停地开合,两眼翻白,嘴唇、脸色乌紫,口吐白沫,手脚僵直,人事不省。经掐人中醒了过来,次日起居作息如常。此后,每年都不定时发作几次,有时白天也发。经查血液、心电图和B超以及脑电图都基本正常。请问:这种病应怎样检查治疗?   瑞昌市?王××   王××同志:   你于1998年(67岁时)开始,经常
期刊
糖尿病的致病原因,目前医学界尚无明确的说法,但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遗传。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遺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1型糖尿病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2型糖尿病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   △精神因素。中外学者已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
期刊
随着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发病数增多,老年糖尿病人在诊治中出现许多特殊问题。这些特殊问题,使患者失去了许多治疗的机会,很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殊性有哪些     1.老年人糖尿病多数起病缓慢,病情较轻,症状不典型,或缺乏症状;随着增龄,其症状越少,且呈隐匿状态,在“三多一少”中仅有一二种症状或无症状。直至已引发了眼睛、肾脏等器官的并发症,在专科医生那里检查时才发现已患了糖尿病。而
期刊
《老友》专家门诊:   我已77岁,右脚小趾跟底部有一个鸡眼,剥掉没过几天就开始发红肿痛,脚背也开始红肿,并有发热感。排除痛风后,外科医师诊断为右脚小指头感染,并切开挤掉了一些脓血。现在虽然刀口已愈合,但小趾和脚背仍然阵发性疼痛。请问:这是什么病症,应该怎样治疗?   樟树市?杨××   杨××同志:   据信中所述,你右脚小趾跟底部有一个鸡眼,剥掉后出现脚趾、脚背红肿发炎,经治疗虽有好转,现小趾
期刊
2009年7月,我退休了。8月10日,我第一次走进县公安局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参加活动。一进门,老友们便拥了上来,嘘寒问暖,很是热情,让我这个新成员倍感温暖。党支部书记还递给我一本近期的《老友》杂志,深情地说:“这本杂志不错,对你这个刚退休的人肯定会有所帮助。”   說实话,工作了几十年,整天忙忙碌碌,虽然很辛苦,但感觉充实。现在退休了,虽然轻松了,但无聊中总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空虚时,我默默地告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