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膛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思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defend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走出一条以“联合求生存,以合作求发展”的市场农业新路子。
  一、发展现状
  从运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农村能人,大户牵头型。这类组织主要是由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农民为了使自己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而由少数的大户或能人组织成立的,这类协会由于与农户联系紧密,在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上组成比较紧密的链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为会员组织产品销售,指导标准化生产,提供并引进更新品种、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组织技术培训,负责产品的贮存等。协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只向会员收取少部分费用作为必要的办公经费。
  2.龙头企业带动型。这类组织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协会为纽带,组织引导农民发展原料基地生产,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专业性生产经营体系。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集团绥滨农场分公司。
  3.村干部带领型。这类组织是由村级领导把分散的种植户汇集在一起,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收益分配方式,最大程度地抗拒市场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绥滨县兴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主任何守祥带领下,把分散的村民集中在合作社下,统一经营管理。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近几年开始的,有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户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专业合作组织不过是为生产经营而组织在一起的简单联合形式,加上非常成功的典型事例较少,干部和群众由于缺少直观的认识,对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对此项工作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还认识不足,研究不够,指导不到位,没有具体的工作要求,没有示范引导,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仍然处在一种盲目和自发状态。
  (二)扶持力度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发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迫切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贷、技术、税收、人才、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其发展。现在鹤岗市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形成完整规划,对各阶段的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工商、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没有出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
  (三)培训力度不够,人员素质不高。当前部分专业协会中的领头人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型人才不多,加之有些地方培训跟不上,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经营管理,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宜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摆上位置。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宜传先进典型,加强对农民和农村干部的宣传教育及合作意识的培养,普及合作社的基本知识,深化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
  (二)树立典型,带动农户。充分认识典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扶持和树立几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一方面用“龙头”、合作组织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扩大规模,扩大影响,另一方面,用事实向广大农民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带动农民组织和参与农民合作组织。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一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帮助建立规范的组织章程,依法办理登记注册;二是帮助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三是指导其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四是帮助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制度。
  (四)强化组织建设。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把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作为一件大事纳入重要日程,加强和充实业务指导力量,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指导管理工作制度化、具体化、经常化,尽快到顺和强化此项工作的管理体制。
其他文献
从分析秦巴经济走廊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入手,在探讨并借鉴日、美、德等发达国家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我们可以勾勒出秦巴经济走廊生态环境整治的战略构想,并设
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末,有这样一条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的河南省,一名叫黄勇的28岁青年用极其简单的哄骗手段诱杀了17名青少年男子,只有第18名受害者在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189-01  勐海县是西双版纳州的粮食主产区,全年水稻种植面积36万亩,稻田种植制度以一季中稻为主。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勐海县作为全州产粮大县,其粮食增产关系到全州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发展双季早稻作为一个增粮措施,提到了农科部门的议事日程,但作为中海拔地区的勐
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清理整顿、创新监管方式,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的会计电箅化、管理程序化、运行规范化、管理网络化、监督即时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