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岩穴之隐”到“林泉之隐”——中国早期隐逸中的山林传统嬗递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apple1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隐逸文化中的山林传统,以儒道隐逸理论的核心价值为思想资源,围绕“道统”与“政统”之间的文化调节而产生,逐渐成为相对于朝廷、政治的自足的文化系统,是士人维系个体独立、缓解与政治威压紧张关系的重要平衡力量。在山水审美的自觉意识萌发并融入隐逸文化的魏晋之前,中国早期隐逸中的山林传统经历了从“岩穴之隐”到“林泉之隐”的嬗递。考察这种嬗递的历史动因和演变形态,有助于理解在专制政治环境下“山林”所彰显的隐逸精神价值,也可以从中厘清山水审美依托隐逸活动而发生和发展的逻辑脉络。
其他文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与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兴的力量逐渐崛起,社会日渐活跃,奴隶制度走向衰落最后崩溃,封建制日渐确立,奴隶改变身份获得自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近5年来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病人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随访2年优良率达95%。结论:关节面
目的为加强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合成兰索拉唑的相关物质。方法以2-氯甲基-3-甲基-4-(2,2,2-三氟乙氧基)吡啶盐酸盐和2-巯基苯并咪唑为起始原料,用化学法合
2018年9月18日,WHO发布了《2018年全球结核病报告》[1]。报告指出,自2000年以来,通过对结核病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全球避免了5400万患者的死亡,使结核病病死率降低了42%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的遗传性疾病,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滑囊、软骨、肾脏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