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酮软膏治疗妇女多毛症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n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妇女多毛症的某些类型,其发病机理主要是皮肤中男性激素代谢障碍。特发性和遗传体质性多毛妇女的临床或实验室检查都无雄激素过多的迹象。

其他文献
一般认为黑棘皮病与机体的抗胰岛素状态或卵巢疾病有关.作者报导一例黑棘皮病合并原发性无月经的21岁女性患者.内分泌检查除没有排卵外,血清雌二醇和睾酮水平低下,垂体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
期刊
面部肉芽肿治疗较为困难.以往曾用过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切除、局部及全身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等,但没有一种其疗效是肯定的.作者用氩激光治疗3例经多种治疗无效的面部肉芽肿病人获得了成功.全部斑块均消失.随访5~23个月无复发.
为了解尿毒症患者皮肤病变的发病率和类型,以及评价某些临床和生化因素在皮肤发病机理中的可能作用,作者调查了94例定期透析病人,其中68例为定期血液透析治疗(RHT),26例为长期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
期刊
1例50岁女性患者,患与系统性疾病无任何关联的血管炎.在其小腿、臂、胸部均有紫癜样损害,右腿下部和足背已发生溃疡,病程4个月.紫癜处皮损活检,真皮上部可见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和红细胞外溢.免疫荧光显示:在真皮乳头部的毛细血管壁中IgA、C3和纤维蛋白原呈连续的颗粒状沉积.血、尿、便及感染灶X线检查无异常,除血清中C3、C5水平稍增高外所有免疫学试验均正常.
作者对70例极型麻风血液中抗坏血酸的基础水平进行了研究.其中LL53例,TT27例,25例健康者,为具有相同社会经济状态,生活条件相近的病人亲属作为对照者.结果显示LL和TT麻风病人血抗坏血酸的基础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尤以TT病人为著.在未治过的LL和TT病例之间上述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在未治和经治LL或TT麻风之间未发现明显差异,表明麻风患者抗坏血酸不足,但氨苯砜不能改变其状况.瘤型麻风有无E
早在1954年文献记载局部麻醉药具有抗菌性质,以往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对G+、G-菌、分枝杆菌及真菌有抑菌作用。作者选择从皮肤损害中分离出的细菌评价利多卡因的作用,与以往研究进行比较,使用的技术与临床实际应用的那些方法很类似。局部麻醉剂为1%利多卡因及1%利多卡因加0.05%尼泊金甲酯作为防腐剂,所有药物均用pH7.2的等渗磷酸缓冲液稀释,并用该缓冲液作对照。试验菌株为从皮损中培养出的8株菌,即两株A
期刊
用补体结合抑制试验已证实: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血清中存在抗Mi(小牛胸腺提取物中的一种抗原)抗体,而无肌炎者血清中无此抗体。用免疫扩散试验确定原先的Mi参考血清中含两种沉淀抗体,即抗Mi-1和抗Mi-2。抗Mi-1不结合补体,不是原先的Mi抗体。作者进一步详细研究了抗Mi-2抗体,它是存在于Mi血清中的一种抗体,能结合补体。作者以亲和层析法纯化Mi-2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干扰素具有抗增生、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这些作用提示治疗MF可能有效。作者研究了小剂量重组α2干扰素在治疗早期MF中的作用。本研究纳入了12个临床和病理确诊为MF的病例,皮疹为早期斑块性病灶,临床检查未见淋巴结或(和)肝脾肿大,未接受过系统治疗或放射治疗,半月内未接受任何局部治疗。病人被随意分成两组,第一组9个病人,用干扰素治疗,第二组3个病人用安慰剂治疗。每个病人选出3个典型病灶进行观察,第一和
1975年,Matsumara和Mizushima首次报告用秋水仙素治疗白塞氏综合征(BS)获得成功。这种疗法可避免传统疗法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作者报告2例BS用秋水仙素治疗获得成功,并复习了1975~1984年间的文献。
淋病患者的皮损多数由淋球菌扩散而致,极少数为原发皮肤感染,作者报道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引起的包皮脓肿。例一,男性、41岁,长期患糖尿病。5天前有冶游史,包皮山现痛性丘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