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中国“生生”美学

来源 :东岳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oy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跨文化对话的视角,在文化类型说的基础上,分析欧陆现象学之生态美学、英美分析哲学之环境美学之得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生生”美学,作为当代生态美学之一翼.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环境美学逐步介绍到中国,影响深远.在当代生态美学发展中,“生态”与“环境”之争持续多年,中西美学由此得到对话与交流,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之“原生性”特点也由此得以突显.由此深化了产生于《周易》的“生生美学”之“生命的创生”的丰富内涵.本文阐释了“生生美学”所特具的“天人合一”“阴阳相生”“太极图式”与“线性艺术”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其特有的道德理性与知白守黑的逻辑特性.“生生美学”特别体现在各种中国传统艺术之中,表现于意境、筋血骨肉、琴德、气韵生动、虚拟表演、因借与吉祥安康等传统艺术范畴之中.
其他文献
随着微波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线及其馈电网络作为雷达以及通信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在阵列天线馈电网络的设计中,功率分配器(下面简称功分器)的功
学位
基于千兆以太网的宽带无源光网络系统(EPON)是目前解决宽带接入的最经济高效的方案。在本课题中设计了一种基于EPON的IPTV传输系统,能够把大数据量的视频IP流传输到用户,真正
明嘉靖以来,由于水环境的恶化,下河地区的州县普遍面临赋税征收的困难.府、巡按一级的官员,根据水环境与水利系统维护的差异性,一方面蠲免受水之高邮、宝应、兴化、泰州等州
鲁迅的古籍辑校起于绍兴而贯穿一生,呈现出辑文广泛、体例谨严的特点.其“绍兴体验”以现实绍兴之感受、留日经历之深化、浙东文化之接续,催生并丰盈古籍辑校的场域,并通过不
作为鲁迅早年论述人类演化学说史最重要的文章,《人之历史》奠定了鲁迅对人类生物本性的基本认识.鲁迅在开篇引入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与伦理学家泡尔生的争论,他采纳了海克尔
汉末魏晋以降,随着政治、社会风尚之变化,儒家礼法制度悖情违性之规范日益受到冲击,在通脱、玄化风气影响下,种种任情纵性之新现象层出不穷.汉魏之际,出自寒门的曹魏统治集团
本论文从工程的角度上,详细地论述了对位移精度达到纳米级的纳米伺服电机及其驱动的研究、设计及实现过程。本题目主要研究了阴极材料发射均匀性测量中对操作平台的控制运动。